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学生都想亲自动手实验,这样奠定了学习化学的前提条件——兴趣。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根据书本内容合理的安排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悟探究过程,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真知,提高能力,并且在生生合作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在鲁教版8年级第六单元的“到实验室去”,旧版教材中该单元第三节探究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因此“到实验室去”侧重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练习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但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前面所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相同,新版教材的第三节就没有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呼应前面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脚手架,对比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创新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节是对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也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体验,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理论升华。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能更好培养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碳性质,进一步深化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时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二氧化碳的制法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氧气、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实验以及动手操作验证,明确一个成功实验方案需要满足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实验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理上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2.教学难点:发生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
五、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
六、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双孔塞、单孔塞、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火柴、破损试管、烧杯、带多孔塑料板的试管、带尼龙袋的铜丝、简易天平、电子秤、盛有高低不同2支蜡烛的烧杯、塑料水瓶、注射器;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七、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情 景 导 入 | 视频:“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新闻报道。 我们创新设计出了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创新作为我们的国家战略,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且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潮流;而实际上,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走进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创新实验活动。 | 观看 | 体会中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并把中国推向了世界强国、顶尖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也可以创新 |
温故:氧 气 的 实 验 室 制 法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相信大家一定记得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表格形式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信息:药品及反应原理、发生、收集装置、验满、放置。 我们解决的问题依次是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方法、放置方法。 今天我们也经历同样的思考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将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调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提供思路参照。 |
一、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 1、药品和反应原理的探究 问题: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我们选择药品的原则是什么? 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它们适用于实验室制取吗?
当我们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都解决不了问题时,我们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还可以在网上进行搜索,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助于同学们终身学习!
查阅资料可知,碳酸钠和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反应,石灰石和稀盐酸、和稀硫酸也都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它们都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结论确定反应原理。
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同学们有没有考虑:为什么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儿,会自动停止?
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就像巴甫洛夫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并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实验
小组合作分工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查阅资料所得信息,尝试总结 |
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体会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结合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同学们认为应该选择哪套发生装置? 2、发生装置的探究 你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 学生回答
| 以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为脚手架,对比选择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 |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你认为应该选择哪套收集装置? 3、收集装置的探究 你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 学生回答
| 利用二氧化碳性质,对比“氧气”选择
| |
怎样检验瓶内的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4、验满方法的探究 你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 学生回答
| 突出性质的决定作用
| |
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 5、放置方法的探究 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 学生回答
| 突出性质的决定作用
| |
有了制取二氧化碳的整个思路,我们动手操作之前,还应该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6、设计操作步骤,动手实验 有了合理的实验步骤,同学们小组合作,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吧
7、实验反思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哪个小组交流一下?实验过程中都出现哪些问题?
老师观察到,不同的小组选择的发生装置不完全相同,还有的小组使用2套发生装置进行对比,但总结起来有这三套,你能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吗?
桌面的塑料水槽中给大家提供一些仪器,你还能组装出哪些发生装置呢?你所组装发生装置的特点是什么?
展示启普发生器。 引导学生总结该仪器特点
改进是为了创新,期待同学们像科学家启普一样,创新研制出新的仪器;当然也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器材甚至是破损器材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进行巧妙组合,实现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甚至可以参阅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器材及相关的学科思想,将实验室里现有的某些仪器或物品,进行知识迁移,改进创新我们的实验装置。
| 小组讨论 回答交流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小组选出代表,分享交流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组装装置,总结特点
对比所组装发生装置,总结启普发生器的使用原理。
| 【德育】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与互助共赢的科学研究习惯
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明确的实验目的,周密的实验安排,规范的实验操作,团结的小组合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条件。
体会不同的装置有不同的特点,实验时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
“做”中“学”,通过自己动手组装、改进装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体会:对比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体会:实现装置的创新的方式有很多。 | |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 制取了二氧化碳,我们就来研究它的性质,之前我们系统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的设计来验证上述物理化学性质。
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仪器、药品,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方案?有没有新的创新实验方案?
选择小组代表为同学们展示实验方案
其实,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案还有很多,我们并不能全部设计出来并进行验证,但是只要我们的实验方案绿色环保,实验装置科学优化,实验操作可行便捷,实验现象明显突出,就是一个成功的实验方案
|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其他同学评价、优化。
| 系统梳理学过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式实验探究能力,活化理论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将展示小组的实验方案与自己小组方案做对比,提高自己评价方案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什么样的方案是一个成功的方案。 |
三、方法小结 | 对比“氧气”的学习,我们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创新;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创新、优化。 假如说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锦”,那么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的有效改进与创新就是锦上添的“花”。只要我们多一份思考与行动,多一份开拓与创新,就一定可以多一些精彩。
| 和老师一起梳理,总结
| 系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
让学生体会:创新可以使我们更精彩。 |
四、情感升华 | 观看视频小短片,进行情感升华。 人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成就一个意义非凡的创新。在创新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世界。
| 观看
| 【德育】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朝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意志力。 |
五、作业
| 展示课件: 你是一个思想者 你是一个设计者
| 看PPT
| 扩展学生的思维
|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装置选择,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学用品,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