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2989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形状的改变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知道抵抗弯曲的原理。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垫圈、包装箱瓦楞纸板、用作支撑的盒子。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钢材或者铝材做成“T”、“U”、“工”字等形状,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为什么钢材要做成这些形状?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我们用纸张来做模拟实验,在这张纸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同学们能折出哪些形状呢?教师把形状画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接下来用A4纸对每种形状进行实测,在实测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呢?(注意:两边的高度不变,硬币放的位置要在中间而且要轻轻的放,实验时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 3.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实测并记录,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巡视每个小组。 4.汇报实验结果:请每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板书:实验数据) 5.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或者纸的形状改变了,他的抗弯曲能力怎么样呢? 结论: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板书: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 6.进一步解释:让同学再观察一下改变形状的纸,出示一张没有改变形状的纸和改变形状的纸相比较,我们发现纸的什么改变了?(宽度减小了,厚度增加了). 7.出示不同形状的钢材,让学生体验. 8.那么让学生观察理解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材料也是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抗弯曲能力的。 9.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的练习题。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通过改变一张纸的形状,测试抗弯曲能力。你学习了之后,有什么收获吗? 希望同学们今后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活动,能有更多既节省材料,有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发明和创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能力的实验研究,瓦楞纸板的研究,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