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培养学生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课文中的北京人复原头像等,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北京人生活想象图,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京人的学习初步树立历史学习的证据意识,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通过了解北京人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体会远古人类生活的艰辛和生存的智慧,初步认识历史是人类不断进步和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北京人的特征
2、难点: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三、教学设计
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什么是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历史呢?
学生思考后自由回答,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文字之前的历史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引出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我们七年级所学的历史是人类出现以后的历史,那么人是如何起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女娲造人、亚当与夏娃等等。教师引导学生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元谋人
师:我们国家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什么呢?
生:元谋人
展示元谋人发现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除此之外我国境内还有许多古人类的遗址:观察课本插图。
3、北京人的发现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做多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课本中重点介绍北京人?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多,发现时间早。
3、北京人的特征
观察课文中北京人复原头像:对比北京人和现代人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回答,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讨论。
4、北京人的生活和发现的意义
了解了北京人的外部特征后,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生活情况。观察课本中的三幅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力,来说一说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可以是某个生活场景,也可以是一整天的生活情况。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第一,北京人生活在打制石器时代,也就是旧石器时代。第二,北京人会使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可以讨论火使用的意义。第三,北京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和分工。第四,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群居和居无定所,共同劳动。第五,北京人发现的意思。
5、讨论课后活动第2题。可以穿插到北京人的生活活动中。
6、知识拓展:山顶洞人(对比北京人的生活:外部特征、石器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7、板书设计
一、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元谋人 约170万年
二、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 裴文中
三、北京人的生活: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教学反思:在文字出现之前化石和考古文物是我们了解古人类生活的主要证据,这不光是本课的难点,甚至可以说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在本单元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强调化石和文物的作用。在难点突破方面,我主要是展示考古发现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合理的发挥想象和思考,从历史文物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树立了历史证据的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自学互研,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