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4)(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4)(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情景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小结提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对比《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     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预习】 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二、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2、赤壁之战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习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曹魏重视农耕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 诸葛亮治蜀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 吴国开发江南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3、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三国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辈出的时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国。        【巩固练习】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B  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A  A.袁绍和曹操      B.曹操和刘备     C.刘备和孙权      D.曹操和孙权 3.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A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4.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支持,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隆中对的人是( C  A.关羽             B.赵云             C.诸葛亮         D.许攸 5.废除汉献帝,建立魏国的是( B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爽6.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  A.台湾             B.澳门             C.日本           D.爪哇 7.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D  A.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              B.官渡之战曹操取胜C.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          D.魏、蜀、吴三个政权建立  布置作业: 熟读诸葛亮的《出师表》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个局势百姓苦,两场战役定格局,三国鼎立孕统一,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演练,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