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教学ppt课件
展开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平移变换,掌握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各点的变化规律,理解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平移实质是点坐标的对应变换。
2. 运用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来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从情境中引入,还是对新知的探究及拓展,要始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感受到代数与几何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观察、分析、抽象、归纳等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坐标系,感受点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过成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的平移过程,探索、归纳出坐标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会下棋吗?棋子的移动,什么在变,什么不变?那么在棋盘上推动棋子是否可以看成图形在平面上的平移?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
例1 将点(1,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向左平移1个单位,横坐标减1,向下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减2,于是点(1,2)变为(0,0).故答案为(0,0).
方法总结: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坐标关系:①上加下减(纵坐标变化),左减右加(横坐标变化).②正加负减,即向x(y)轴正方向平移,横(纵)坐标增加;负方向平移,横(纵)坐标减小.
探究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
【类型一】 已知平移方向与距离,确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例2 如图,将三角形ABC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求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并画出三角形A′B′C′.
解析:按照点的平移规律求出平移后点的坐标,向下平移5个单位,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5;向左平移3个单位,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3,再画出图形即可.
解:用箭头表示平移,则有:
A(3,5)→(3,0)→A′(0,0),
B(0,3)→(0,-2)→B′(-3,-2),
C(2,0)→(2,-5)→C′(-1,-5).
画出三角形A′B′C′如上图.
方法总结:画平移后的图形,应先求出平移后各关键点的坐标,再描点连线即可.
【类型二】 由坐标的变化确定平移过程
例3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在透明胶片上的平行四边形ABCD,点A的坐标是(0,2).现将这张胶片平移,使点A落在点A′(5,-1)处,则此平移可以是( )
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解析:由点A(0,2)变化到点A′(5,-1)知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可得出平移方向与距离,即由横坐标加5,纵坐标减3,得出此平移可以是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故答案为B.
方法总结:①可用排除法,对照备选选项,逐一分析,选择出正确答案.②由坐标定平移口诀:坐标变化定平移,横变纵定左右移,横坐标变大向右移,纵变横定上下移,纵坐标变大向上移,横变纵变两次移.③左右(上下)平移的距离,就是平移前后两点横(纵)坐标差的绝对值.
三、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验回顾,什么叫做平移,平移的两个条件,平移的方向,探究一,A-2-3,B1-3,C3-3,C-24,B-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平移,通用PPT模板,你收获了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备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楼大厦里运转的电梯,工厂传送带在传送,什么是平移,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下平移,右平移,x+ay,x-ay,xy+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