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如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20年6月,科研人员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实现了对单个多糖分子的成像。右图亮度的六个峰,可以对应左图的六个单体图,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的糖类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
B. 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不同
C. 图中箭头所示的单位是葡萄糖,它的排序与多糖种类有关
D. 膜上糖蛋白的识别作用与蛋白质有关,与糖侧链无关
2. 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
3. 如图为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A~E为细胞内结构,①~⑨为物质运输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的LDL(低密度脂蛋白)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B. 溶酶体是由内质网形成囊泡而产生的
C. 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B→A→D→溶酶体
D. 若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E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减少
4. 人体的骨骼肌纤维可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大类,慢肌纤维含有更高密度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血液的供应较充足,更能抵抗疲劳;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强,有较高的糖原储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CO2以及少量ATP
B. 慢肌纤维中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中葡萄糖的分解
C. 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都可以产生丙酮酸和NADH
D. 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耐力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的占比较高
5.下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PT)的活性是限制光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i输入叶绿体减少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减少
B.暗反应中磷酸丙糖的合成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
C.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蔗糖形式运出细胞的
D.农业生产上可通过增加CO2来提高作物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6.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内的多个基因会发生基因突变
B.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的统一性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其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7. 黑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患者因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使得尿黑酸不能被氧化分解而导致尿液呈黑色。下图是该遗传病的某家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性状
B. 控制黑尿症的基因为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C. Ⅱ4和Ⅱ5婚配,所生男孩患黑尿症的概率约为1/3003
D. 若用该致病基因制作的探针检测,则Ⅰ1、Ⅰ2、Ⅱ4一定会出现杂交带
8. 下图表示控制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合成的基因内部碱基组成及其表达过程中的对应关系。图中数字的单位为千碱基对(kb),基因长度共8kb,已知该基因转录的直接产物mRNA中与d区间相对应的区域会被切除,而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在该基因的非编码区
B. 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Dnmt由29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C. 控制Dnmt合成的基因彻底水解产物最多有4种
D. 翻译时成熟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
9. 在蝗虫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会随细胞分裂的进行而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DNA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时,细胞不可能处于分裂中期
B. 核DNA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时,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 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时,细胞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D. 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时,细胞内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10. 下面的图1为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图1结构浸泡箭毒(一种毒素)前、后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相同刺激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
B. 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C. 刺激一段时间后才检测到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兴奋在突触部位存在信号形式的转换
D. 箭毒可能是通过阻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11. 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
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
C. 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
D. 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
12.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获取高性能的纤维素酶,某科学研究小组将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处理获得能产生高性能纤维素酶的新菌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前用70%左右的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 图中1号培养基中所显示的接种和计数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 用1号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
D. 由于诱变后的菌株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需要用2号培养基进行筛选
13.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主要包含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等几种方法。其中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是最常用的方法。RT-PCR是将逆转录(RT)、PCR以及荧光标记等相结合的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抗体检测方法相比,核酸检测能够检测到早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B. 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PCR的模板实际上是逆转录得到的cDNA
C. 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逆转录酶在每次循环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D. RT-PCR反应中需加入样品、脱氧核苷酸、耐高温DNA聚合酶、引物、逆转录酶等
14. 以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植株的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过程均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B. 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
C. ②③过程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不同
D. 经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纯合子占1/3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如图表示小麦育种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获得①和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②和③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获得④⑤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全都符合生产需要
C. 获得⑥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 秋水仙素作用的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判别
16. 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灌木丛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能利用率降低
B. 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区可能会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
C. 群落演替过程中,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D. 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17.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由致病基因决定的氨基酸代谢病,常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而智力低下,下图1是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为避免再生下患儿,该家族成员去医院进行了基因检测,已知被检测的PKU基因为142bp(bp表示碱基对).检测人员用特定限制酶酶切部分家庭成员(I1、II2、III3)的PKU基因,产生了大小不同的几种片段.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由一个基因决定
B. 若III2与III3近亲结婚,生-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0
C. III1的每个PKU基因中共有2个该特定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D. 可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18.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设置对照或本身存在对照的是( )
A.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B. 用新鲜菠菜的叶片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C. 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D.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19.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以此可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PCR扩增的依据是DNA分子双链复制的原理
B.进行PCR扩增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热稳定DNA聚合酶
C.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D.通过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11分) 光呼吸是指在光的驱动下将碳水化合物氧化生成CO2和水的一个生化过程(如图1),C3植物在环境中CO2比较少、O2比较多时容易发生光呼吸,会损耗掉光合产物从而造成减产。科学家们利用水稻自身的五个基因,即GLO(乙醇酸氧化酶)、OXO(草酸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 ,成功构建一条新的光呼吸支路,简称GOC支路。通过多基因转化技术成功将GOC支路导入水稻并定位至叶绿体中减少对光合产物的损耗(如图2)。
(1)根据图1可知Rubisco酶具有双重活性,一方面可催化暗反应中 ▲ 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催化C5 与O2结合成 ▲ ,发生的场所是 ▲ 。研究发现,1/3以上的光合产物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此推测,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增加,原因是 ▲ 。
(2)在光照条件下,研究人员检测了GOC型水稻的光呼吸代谢物水平,结果如图3所示,结合图1、2分析,你认为GOC型水稻是否构建成功? ▲ 。回答并简述理由: ▲ 。
(3)科研人员研究高施氮量条件下Rubisco酶(a)及碳反应速率(b)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①NO3-和NH4+是土壤中主要的氮素,可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根系运送到各个部位,用来合成含氮物质,如暗反应阶段中所需的 ▲ 等(至少写出两种化合物名称)。
②据图4推测,在高施氮量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Rubisco酶催化碳反应的效率 ▲ 。
21. (12分)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专门的味细胞(TRC)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配的神经节神经元。然后.这些信号再经脑干孤束吻侧核(NST)中的神经元突触传导,最终抵达味觉皮层。在味觉皮层中,产生甜昧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如下图)
(1)味细胞上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2)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 ▲ 、 ▲ ,最终传到 ▲ 产生甜味和苦味的感觉,该过程是否发生了反射? ▲ 。
(3)据上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人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 ▲ (能、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 ▲ (正、反)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 ▲ 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4)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相互作用有两种情况,如下图1所示。Sy17基因与图示两种方式有关,科学家检测了野生型(WT)和Sy17基因敲除(Sy17-KO)的细胞两种神经递质(CA和ATP)的释放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
据图1可知同一种递质不同释放方式的释放量是 ▲ (相同、不相同);据图2可推测CA囊泡融合方式在WT中为 ▲ ,而在Syu7RO中为 ▲ ;Sy17基因缺失 ▲ (影响、不影响)神经递质ATP的释放量。
22.(11分)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某地农村因地制宜开创了“稻田养龙虾、鱼”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其运作模式如下图。请回答:
(1)与传统的水稻田相比,在水稻田中增养龙虾、鱼等,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在养鸡的基础上,将鸡粪处理后作为饲料用于养猪和蚯蚓,减少环境污染,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2)从蚯蚓的食物看,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水稻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
(3)从稻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和 ▲ 。
(4)养殖龙虾要注意水温和水体的酸碱度,龙虾只有在水温高于20℃的弱碱性水体中才会开始交配和繁殖,在此过程中龙虾接受的信息类型是 ▲ 。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
(5)该生态农业增加了蚯蚓、鸡、猪的养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
(6)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用箭头补全该生态农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能
量流动关系。
23.(11分)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X和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又有非同源
部分,同源部分存在等位基因。该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七彩体色和单体色一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 ,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 ▲ (填“同源”或“非同源”)区域。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 ▲ 。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 ▲ ,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3)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昆虫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昆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长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①请在答题纸上标出结果I所对应的亲本雄昆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结果II的表现型比例为 ▲ 。
24.(12分)Cre/loxP重组酶系统是对转基因受体细胞DNA上的特定序列进行定点切割和重新连接,从而在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对生物基因进行遗传改造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重组酶Cre能识别loxP位点(特定的DNA序列),并使loxP位点间的基因序列被重组或删除。受此启发,科学家在检测抗虫基因成功导入烟草细胞后,尝试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启动子)。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 ▲ 等;loxP是一种含34个碱基对的小型DNA片段,由一个不对称的间隔区和两个反向重复序列组成。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反向重复序列并于特定位置切开 ▲ 键,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的原理是 ▲ 。
(2)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得到图中右侧的两个环状DNA分子。研究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在烟草细胞中不再表达,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若经Cre酶作用使得2个loxP位点间的序列发生反转,构建成了抗除草剂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其原因可能是 ▲ 。该种情况处理后的抗除草剂基因在烟草细胞中也不表达,其原因是 ▲ 。
(3)通常用 ▲ 法把携带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甲导入烟草细胞,而重组质粒甲的受体细胞最好选择烟草幼苗的 ▲ (填“分生区”或“成熟区”)细胞,原因是 ▲ 。
江苏省如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生物答案
1-5 ABBCD 6-10 BCBDA 11-14 DBCA 15-19 ACD AD BC ACD AD
20.(11分)
(1)CO2的固定 乙醇酸(C2)和1C3酸 (2分) 叶绿体基质
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
(2)是 与野生型水稻相比,GOC型水稻乙醇酸明显降低,草酸明显升高,说明GOC型水稻不仅减少了光呼吸,并转移了乙醇酸代谢途径 (2分)
(3) 酶、ATP、NADPH (2分) 下降
21.(12分)
(1)葡萄糖和氨基酸
(2) 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 电信号 大脑皮层 否
(3) 不能 正 抑制
(4) 不相同 全部融合 接触后离开 不影响
22.(11分,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
(1)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分解者 竞争 (3)(稻杂草、蔬菜、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人工输入的能量(4)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5)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6)(2分)
23.(11分,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
(1)单体色 B、b 同源 AaXbYB (2)5/6 1/24 (2分)
(3)① (2分) ② 5∶1∶1∶1(2分)
24.(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2分) 磷酸二酯键 基因重组
(2)质粒乙的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启动子(2分) 两个loxP序列方向相反
反义除草剂基因转录的mRNA能与烟草细胞内的除草剂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翻译)(2分)
(3)农杆菌转化法 分生区 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全能性更容易表达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南通如皋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南通如皋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