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01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02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1分)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
    3.(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番茄汁(4.0~4.4) B.鸡蛋清(7.6~8.0)
    C.肥皂水(8.3~9.1) D.草木灰水(10.3~11.1)
    4.(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碘酒 C.果粒橙 D.豆浆
    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6.(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O2 B.2O C.2O2﹣ D.2O2
    7.(1分)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食盐 B.烧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
    8.(1分)一种镉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和64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6 B.48 C.64 D.112
    9.(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干冰用于制冷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10.(1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O2 B.监控O2流速
    C.吸收CO2 D.收集O2
    11.(1分)如图所示,在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孔穴1、4溶液变为蓝色
    B.孔穴2、5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
    C.孔穴3是空白对照实验
    D.孔穴6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
    12.(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无晶体析出
    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33分)
    13.(1分)科学家研发出在光照条件下,以氧化钴纳米粒子为催化剂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2分)泡腾片放入水中,立即生成大量CO2,状如沸腾。
    (1)某VC泡腾片的营养成分表如图,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
    (2)列举出一个学过的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   。

    15.(2分)海水是溶有氯化钠等盐分的混合物。反渗透海水淡化法部分流程示意图:
    (1)高压泵需要的能量可由天然气燃烧提供。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推测:泵入“膜单元”的海水、得到的淡水和浓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16.(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甲醛(CH2O)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甲醛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08mg/m3.下面介绍几种吸收甲醛的方法。
    活性炭包活性炭内部有大量细微孔道,可吸附甲醛。
    空气净化器其内置主要有电机和滤网。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滤网除活性炭滤网外,还有静电驻极过滤网、光触媒滤网等。静电驻极过滤网靠静电力捕获带电微粒,但不能捕获甲醛。光触媒滤网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物质,该物质可杀菌和分解甲醛等有机污染物。
    植物某小组在3个密闭容器内分别放入吊兰、绿萝和芦荟,测定0~24h甲醛的浓度,计算不同植物对甲醛的去除率(见表),比较其吸收效果,并绘制了吊兰的吸收曲线(见图)。柚子皮和菠萝不具有吸附性,也不与甲醛反应,常温下只能靠自身的气味掩盖甲醛的味道。

    吊兰
    绿萝
    芦荟
    0h时甲醛的
    浓度(mg/m3)
    0.88
    0.80
    1.13
    24h时甲醛的
    浓度(mg/m3)
    0.13
    0.07
    0.19
    去除率(%)
    85.2
    91.3
    83.2
    以上方法效果不一,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   (填序号,下同)。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2)空气净化器吸收甲醛比活性炭包效率高的原因是   (答1条即可)。
    (3)依图分析,吊兰吸收效率最高的时间是   。
    A.0~1h B.1~2h C.7~8h
    (4)依表判断,吸收效果最好的植物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使用时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B.空气净化器的每层滤网都可以吸收甲醛
    C.本实验中,3种植物都不能使密闭容器内甲醛含量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
    D.柚子皮和菠萝吸收甲醛的效果较好
    17.(2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制光气的主要流程如图:
    (1)I中产生CO和一种气体单质,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2)Ⅱ中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3分)利用氢氧化镁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反应。
    (3)电解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生产24kg金属镁,理论上需要氯化镁的质量是   kg。

    19.(3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所示。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③的名称是   。
    (3)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0.(2分)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1:打开K1,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1,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   。
    21.(2分)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已知:20℃和40℃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63.9g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研究NH4NO3和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C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22.(2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中的实验现象是   。

    23.(3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B.60s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120s时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D.180s时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能证明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

    24.(6分)用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的实验。取适量的铁粉与氢氧化钙平铺在试管底部,点燃酒精灯,待有较大气泡产生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直至有爆鸣声。
    【提出问题】改变铁粉和氢氧化钙的质量及两者放置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查阅资料】①Ca(OH)2CaO+H2O↑
    ②“气泡爆鸣时间”指从开始加热到第一个气泡爆鸣所用的时间
    ③“气泡爆鸣时间”越短,实验效果越好
    【进行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记录“气泡爆鸣时间”。
    表1
    实验
    铁粉与氢氧化钙的放置方式
    铁粉的质量/g
    氢氧化钙的质量/g
    气泡爆鸣时间/s
    1
    铁粉在上层
    0.5
    1.5
    151
    2
    1.0
    1.0
    119
    3
    1.5
    0.5
    66
    4
    铁粉在下层
    0.5
    0.5
    88
    5
    1.0
    a
    44
    6
    1.5
    1.0
    54
    7
    二者均匀混合
    0.5
    1.0
    77
    8
    1.0
    0.5
    58
    9
    1.5
    1.5
    60
    【处理数据】根据表1,计算“气泡爆鸣时间”均值,结果如下:
    表2
    因素
    放置方式
    铁粉的质量/g
    氢氧化钙的质量/g
    铁粉在上层
    铁粉在下层
    均匀混合
    0.5
    1.0
    1.5
    0.5
    1.0
    1.5
    气泡爆鸣时间均值/s
    112
    62
    65
    105
    74
    60
    70
    83
    85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使用氢氧化钙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其理由是   。
    (3)表1中,a为   g。
    (4)根据表2推断,最佳的实验条件为   。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1.5g铁粉对应的均值为60.计算该值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   。
    (6)实验中,铁粉在下层比上层的实验效果好。从金属性质的角度解释原因:   。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1分)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
    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食物腐烂
    C.燃放礼花 D.切割玻璃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放礼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切割玻璃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番茄汁(4.0~4.4) B.鸡蛋清(7.6~8.0)
    C.肥皂水(8.3~9.1) D.草木灰水(10.3~11.1)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番茄汁的pH<7,呈酸性,符合题意;
    B.鸡蛋清的pH>7,呈碱性,不合题意;
    C.肥皂水的pH>7,呈碱性,不合题意;
    D.草木灰水的pH>7,呈碱性,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碘酒 C.果粒橙 D.豆浆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A错误;
    B、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择B正确确;
    C、果粒橙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选项C错误;
    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O2 B.2O C.2O2﹣ D.2O2
    【分析】化学符号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在前表示微粒个数;在上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在右下角表示微粒中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解答】解:A、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
    B、表示2个氧原子;
    C、表示2个氧离子;
    D、表示2个氧分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难度稍大.
    7.(1分)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食盐 B.烧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
    【分析】酸性土壤一般用碱性物质来中和。选择碱性物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种物质的性质,如不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盐,显中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选项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一种镉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和64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6 B.48 C.64 D.112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解答。
    【解答】解: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外电子数是4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中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干冰用于制冷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铜、一氧化碳、干冰、稀有气体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1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O2 B.监控O2流速
    C.吸收CO2 D.收集O2
    【分析】A、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B、根据气泡冒出的速度来判断气体的流速,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图中装置,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干燥CO2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A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逸出,通过气泡冒出的速率,可以监控气体流速,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应从长导管通入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C正确误;
    D、用图中装置,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1分)如图所示,在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孔穴1、4溶液变为蓝色
    B.孔穴2、5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
    C.孔穴3是空白对照实验
    D.孔穴6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
    【分析】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中性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解答】解:A、孔穴1、4分别为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A正确;
    B、稀盐酸、稀硫酸都是显酸性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是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B正确;
    C、孔穴3中是水,属于空白对照实验,故选项C正确;
    D、孔穴6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显碱性,属于盐,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无晶体析出
    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选项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选项说法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会析出少量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33分)
    13.(1分)科学家研发出在光照条件下,以氧化钴纳米粒子为催化剂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H2↑+O2↑ 。
    【分析】水在电解或光、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
    【解答】解:水在电解或光、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H2↑+O2↑。
    故答案为:2H2O2H2↑+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2分)泡腾片放入水中,立即生成大量CO2,状如沸腾。
    (1)某VC泡腾片的营养成分表如图,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糖类 。
    (2)列举出一个学过的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 碳酸钠 。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与数据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该VC泡腾片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糖类;
    (2)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碳酸氢钠等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填:碳酸钠(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酸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
    15.(2分)海水是溶有氯化钠等盐分的混合物。反渗透海水淡化法部分流程示意图:
    (1)高压泵需要的能量可由天然气燃烧提供。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2)推测:泵入“膜单元”的海水、得到的淡水和浓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浓盐水 。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海水的处理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4+2O2CO2+2H2O;
    (2)海水经过膜单元后分离出淡水,所以所得浓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浓盐水。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海水淡化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6.(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甲醛(CH2O)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甲醛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08mg/m3.下面介绍几种吸收甲醛的方法。
    活性炭包活性炭内部有大量细微孔道,可吸附甲醛。
    空气净化器其内置主要有电机和滤网。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滤网除活性炭滤网外,还有静电驻极过滤网、光触媒滤网等。静电驻极过滤网靠静电力捕获带电微粒,但不能捕获甲醛。光触媒滤网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物质,该物质可杀菌和分解甲醛等有机污染物。
    植物某小组在3个密闭容器内分别放入吊兰、绿萝和芦荟,测定0~24h甲醛的浓度,计算不同植物对甲醛的去除率(见表),比较其吸收效果,并绘制了吊兰的吸收曲线(见图)。柚子皮和菠萝不具有吸附性,也不与甲醛反应,常温下只能靠自身的气味掩盖甲醛的味道。

    吊兰
    绿萝
    芦荟
    0h时甲醛的
    浓度(mg/m3)
    0.88
    0.80
    1.13
    24h时甲醛的
    浓度(mg/m3)
    0.13
    0.07
    0.19
    去除率(%)
    85.2
    91.3
    83.2
    以上方法效果不一,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 B (填序号,下同)。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2)空气净化器吸收甲醛比活性炭包效率高的原因是 空气净化器的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或空气净化器中活性炭滤网和光触媒滤网均可除去甲醛) (答1条即可)。
    (3)依图分析,吊兰吸收效率最高的时间是 B 。
    A.0~1h B.1~2h C.7~8h
    (4)依表判断,吸收效果最好的植物是 绿萝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使用时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B.空气净化器的每层滤网都可以吸收甲醛
    C.本实验中,3种植物都不能使密闭容器内甲醛含量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
    D.柚子皮和菠萝吸收甲醛的效果较好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分类来分析;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4)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来分析;
    (5)根据题干中的材料信息与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1)由甲醛(CH2O)的化学式可知,这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B;
    (2)空气净化器的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空气净化器中活性炭滤网和光触媒滤网均可除去甲醛,所以空气净化器吸收甲醛比活性炭包效率高;故填:空气净化器的电机可加快抽入气体的循环流动速度(或空气净化器中活性炭滤网和光触媒滤网均可除去甲醛);
    (3)依图分析,吊兰吸收效率最高的时间是1~2h;故填:B;
    (4)依表可知,绿萝的吸收率最高,所以吸收效果最好的植物是绿萝;故填:绿萝;
    (5)A.甲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由于甲醛有毒,所以使用时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净化器中的静电驻极过滤网靠静电力捕获带电微粒,但不能捕获甲醛,选项说法错误;
    C.本实验中,绿萝都能使密闭容器内甲醛含量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选项说法错误;
    D.柚子皮和菠萝不具有吸附性,也不与甲醛反应,常温下只能靠自身的气味掩盖甲醛的味道,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个材料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17.(2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制光气的主要流程如图:
    (1)I中产生CO和一种气体单质,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H、C 。
    (2)Ⅱ中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l2═COCl2 。
    【分析】(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氯气加热生成光气解答即可。
    【解答】解:(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氢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发生改变;在该反应中,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碳、氢元素;
    (2)一氧化碳和氯气加热生成光气,化学方程式为:CO+Cl2═COCl2;
    故答案为:(1)H、C;(2)CO+Cl2═CO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能力,书写方程式,通过此题的考查让学生认识的到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18.(3分)利用氢氧化镁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 。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复分解 反应。
    (3)电解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生产24kg金属镁,理论上需要氯化镁的质量是 95 kg。

    【分析】(1)反应物接触越充分,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制取的镁的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故填: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
    (2)反应器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3)设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x
    MgCl2Mg+Cl2↑
    95 24
    x 24kg

    x=95kg;
    故填:9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19.(3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所示。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操作③的名称是 蒸发 。
    (3)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②①③ (填序号)。
    【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与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2)根据实验操作来分析;
    (3)根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2)由图示可知,操作③是蒸发;故填:蒸发;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除去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填:②①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仪器的作用、操作的名称以及实验步骤的排列,难度不大。
    20.(2分)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1:打开K1,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1,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气球鼓起 。
    (2)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的压强的变化分析回答;
    (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解:(1)实验1:打开K1,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1,振荡。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鼓起。
    (2)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气球鼓起。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1.(2分)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已知:20℃和40℃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63.9g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研究NH4NO3和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C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 
    【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来分析;
    B.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放热情况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解答】解:A.已知20℃和40℃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63.9g,由实验结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现象: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所以要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在两只试管中的100g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硝酸钾,加入的硝酸钾晶体质量应大于31.6g,小于或等于63.9g;
    故答案为:Xg(31.6<X≤63.9);
    B.已知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因此加入水后,试管内的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压强减小,观察到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已知NaOH溶解时温度升高,因此加入水后,试管内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观察到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
    C.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已知实验中,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铜,所以活动性Fe>Cu>Ag;
    故答案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2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2)B中的实验现象是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水;故填:2H2O22H2O+O2↑;
    (2)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难度不大。
    23.(3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
    (2)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B.60s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120s时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D.180s时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能证明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中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3)根据溶液中pH的变化、图象信息、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
    (2)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填: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3)A.由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知,溶液中的pH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选项说法正确;
    B.60s时对应溶液的pH>7,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选项说法错误;
    C.120s时溶液的pH<7,显酸性,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选项说法正确;
    D.180s时溶液的pH<7,显酸性,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6分)用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的实验。取适量的铁粉与氢氧化钙平铺在试管底部,点燃酒精灯,待有较大气泡产生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直至有爆鸣声。
    【提出问题】改变铁粉和氢氧化钙的质量及两者放置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查阅资料】①Ca(OH)2CaO+H2O↑
    ②“气泡爆鸣时间”指从开始加热到第一个气泡爆鸣所用的时间
    ③“气泡爆鸣时间”越短,实验效果越好
    【进行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记录“气泡爆鸣时间”。
    表1
    实验
    铁粉与氢氧化钙的放置方式
    铁粉的质量/g
    氢氧化钙的质量/g
    气泡爆鸣时间/s
    1
    铁粉在上层
    0.5
    1.5
    151
    2
    1.0
    1.0
    119
    3
    1.5
    0.5
    66
    4
    铁粉在下层
    0.5
    0.5
    88
    5
    1.0
    a
    44
    6
    1.5
    1.0
    54
    7
    二者均匀混合
    0.5
    1.0
    77
    8
    1.0
    0.5
    58
    9
    1.5
    1.5
    60
    【处理数据】根据表1,计算“气泡爆鸣时间”均值,结果如下:
    表2
    因素
    放置方式
    铁粉的质量/g
    氢氧化钙的质量/g
    铁粉在上层
    铁粉在下层
    均匀混合
    0.5
    1.0
    1.5
    0.5
    1.0
    1.5
    气泡爆鸣时间均值/s
    112
    62
    65
    105
    74
    60
    70
    83
    85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使用氢氧化钙的目的是 氢氧化钙受热分解生成水,为铁和水蒸气反应提供反应物 。
    (2)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其理由是 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并且生成可燃性气体 。
    (3)表1中,a为 1.5 g。
    (4)根据表2推断,最佳的实验条件为 铁粉在下面,铁粉为1.5g,氢氧化钙为0.5g 。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1.5g铁粉对应的均值为60.计算该值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 66、54、60 。
    (6)实验中,铁粉在下层比上层的实验效果好。从金属性质的角度解释原因: 铁粉具有导热性,能够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
    【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来分析;
    (4)根据表2中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来分析;
    (5)根据表2中的数据来分析;
    (6)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因为氢氧化钙受热分解生成水,为铁和水蒸气反应提供反应物,所以实验中,要使用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氢氧化钙受热分解生成水,为铁和水蒸气反应提供反应物;
    (2)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且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故答案为: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并且生成可燃性气体;
    (3)根据表1中的实验方法以及每组实验所用氢氧化钙的质量有0.5g、1.0g和1.5g三种情况,所以a=1.5;故答案为:1.5;
    (4)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气泡爆鸣时间均值最短,根据表2推断,最佳的实验条件为铁粉在下面,铁粉为1.5g,氢氧化钙为0.5g;故答案为:铁粉在下面,铁粉为1.5g,氢氧化钙为0.5g;
    (5)由表1中1.5g铁粉对应的值分别为66、54、60,可得1.5g铁粉对应的均值为60;故答案为:66、54、60;
    (6)铁粉具有导热性,能够保证反应所需温度,所以实验中,铁粉在下层比上层的实验效果好;故答案为:铁粉具有导热性,能够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题意、明确实验目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对比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化学变式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化学变式题附答案,共143页。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答案,共1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