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第1页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第2页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Al B.Mg C.Fe D.Cu
    2.(2分)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生理盐水 C.液态氧 D.泥水
    3.(2分)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Cl B.K2SO4 C.KNO3 D.Ca(H2PO4)2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水作溶剂
    B.铜用于制导线
    C.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2分)下列物质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是(  )
    A.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6.(2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可防止树木冻伤和防止害虫生卵
    C.使用95%的酒精溶液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以防生锈
    7.(2分)根据如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变弱 B.碱性变弱 C.酸性变强 D.酸性不变
    8.(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分类均正确的是(  )
    A.硫酸钠 NaSO4 盐
    B.氧化钙 CaO 氧化物
    C.烧碱 KOH 碱
    D.碳酸 CO32﹣ 酸
    9.(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合金都是由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10.(2分)在pH=1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Na+、SO42﹣、H+ B.Fe3+、Na+、Cl﹣、NO3﹣
    C.Ag+、Ca2+、NO3﹣、Cl﹣ D.K+、Cl﹣、NO3﹣、Ba2+
    11.(2分)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熟石灰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食盐与水 D.浓硫酸与水
    12.(2分)84消毒液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但它不能与洁厕剂混用,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此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几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3.(2分)下列物质: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澄清石灰水,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
    14.(2分)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
    NaH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变
    D
    Mg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15.(2分)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可以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A、B、C溶液
    C.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D.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16.(2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
    B.乙图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D.丁图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盐酸的溶质为   ;
    (3)纯碱的化学式为   ;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
    18.(4分)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知识。
    (1)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20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此次大火使建筑受损严重。
    ①消防队员发现燃烧时架空的木质结构比压实的木材火势更大,其原因是   。
    ②巴黎圣母院里的珍贵文物面临被焚毁的厄运,为了保护文物,避免产生非燃烧性损坏,最适宜选用的灭火器材是   (填字母代号)。
    A.高压水枪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19.(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则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的化学性质与   相似(填“A”或“B”),B、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0.(4分)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1)此反应操作是向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   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
    (2)M点所含的离子有   。

    21.(5分)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活性纳米CaCO3的流程如下:
    【资料】①氨水的pH约为11.7,氢氧化镁完全沉淀的pH约为10.87。
    ②CaC12+2NH3+H20+CO2=CaCO3↓+2NH4Cl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加入NH4Cl将溶液酸化,说明NH4Cl溶液的pH   7(填“>”、“=”或“<”);酸化浸取时Ca(OH)2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滤液1中通入NH3调节溶液pH,主要目的是;①使滤液2能吸收更多CO2;②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3和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6分)某同学配制100g 6%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   g,量取水应选择   mL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如图配制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添加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3)配制溶液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23.(5分)某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0mL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如下: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难溶于水,Mg(OH)2MgO+H2O
    【猜想与假设】Ⅰ.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MgCl2
    Ⅱ.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Mg(OH)2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①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浸
    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检验。
    滤纸变红
    3
    ①在1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5mL蒸馏水;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饱和的氯化镁溶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镁条表面立即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试管中生成大量灰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   。
    (3)根据上述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碱性物质
    【反思与评价】
    (4)经过进一步实验测定,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   反应生成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为了测定某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CuSO4溶液)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ρ=1.056g/cm3),加入NaOH溶液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保留小数点后1位)


    2021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Al B.Mg C.Fe D.Cu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铝、镁、铜、铁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2分)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生理盐水 C.液态氧 D.泥水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
    B、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2分)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Cl B.K2SO4 C.KNO3 D.C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水作溶剂
    B.铜用于制导线
    C.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水作溶剂是利用水能溶解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5.(2分)下列物质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是(  )
    A.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分析】根据盐的化学性质,某些盐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某些盐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某些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能与盐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可防止树木冻伤和防止害虫生卵
    C.使用95%的酒精溶液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以防生锈
    【分析】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解答】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可防止树木冻伤和防止害虫生卵,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般杀菌消毒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75%酒精溶液的杀菌作用最好,使用95%的酒精溶液不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以防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用途、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根据如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变弱 B.碱性变弱 C.酸性变强 D.酸性不变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肉越新鲜,则pH越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A、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酸性减弱,故A正确;
    B、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酸性减弱,不是碱性,故B错误;
    C、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酸性减弱,故C错误;
    D、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酸性减弱,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分类均正确的是(  )
    A.硫酸钠 NaSO4 盐
    B.氧化钙 CaO 氧化物
    C.烧碱 KOH 碱
    D.碳酸 CO32﹣ 酸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分类均正确。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合金都是由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B、根据钢的组成考虑;
    C、根据合金的特点考虑;
    D、根据钛合金与人体的相似性考虑。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A错;
    B、钢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铁的合金,故B错;
    C、合金是指一种金属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C错;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似性,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知道合金的特点,钛合金的性能。
    10.(2分)在pH=1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Na+、SO42﹣、H+ B.Fe3+、Na+、Cl﹣、NO3﹣
    C.Ag+、Ca2+、NO3﹣、Cl﹣ D.K+、Cl﹣、NO3﹣、Ba2+
    【分析】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解答】解: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和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Fe3+和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g+、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11.(2分)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熟石灰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食盐与水 D.浓硫酸与水
    【分析】根据物质混合物后温度升高则是物质间接触要放热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熟石灰与水混合物不放热,错误;
    B、生石灰与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C、食盐与水混合不放热,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是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应用,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混合时能量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分)84消毒液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但它不能与洁厕剂混用,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此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几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HCl、NaCl中氢元素显+1价、钠元素显+1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故此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3种。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物质: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澄清石灰水,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
    【分析】敞口瓶久置于空气发生变质即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判断。
    【解答】解: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没有发生变质;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没有发生变质;
    ③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④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变大且变质;
    ⑤澄清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质量增加,发生了变质。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生石灰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2分)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
    NaH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变
    D
    Mg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HCO3和NaOH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Mg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可以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A、B、C溶液
    C.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D.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20℃时,A、B、C三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可以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A、B、C溶液,故B正确;
    C、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75g=1:3,故C正确;
    D、20℃,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
    B.乙图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D.丁图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分析】A、根据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结合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锰酸钾、二氧化锰中均含有氧元素,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的质量应从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
    (2)盐酸的溶质为 HCl ;
    (3)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 ;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
    【分析】(1)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2)盐酸的溶质为氯化氢气体;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答案为:O;
    (2)盐酸的溶质为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HCl;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表示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4分)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知识。
    (1)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离子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20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此次大火使建筑受损严重。
    ①消防队员发现燃烧时架空的木质结构比压实的木材火势更大,其原因是 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②巴黎圣母院里的珍贵文物面临被焚毁的厄运,为了保护文物,避免产生非燃烧性损坏,最适宜选用的灭火器材是 B (填字母代号)。
    A.高压水枪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来分析;
    (3)根据促进燃料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填:离子;
    (3)①架空的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氧气充足,燃烧旺盛。故填: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
    A、水会造成图书、文物等损坏,不适合用水来扑灭珍贵文物的火灾。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珍贵文物火灾。
    C、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气体吹出干粉来灭火,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不适合用来扑灭珍贵文物火灾。
    D、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喷出的溶液会损坏图书、精密仪器,不适合用来扑灭珍贵文物的火灾。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5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则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的化学性质与 A 相似(填“A”或“B”),B、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SiO2 。
    【分析】(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及其分布规律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
    故填:55。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碳元素),C是硅元素,B是氧元素,则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的化学性质与A相似,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硅元素化合价是+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SiO2。
    故填:;A;SiO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0.(4分)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1)此反应操作是向 NaOH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2H2O+Na2SO4 。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 无色酚酞 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无色 ;
    (2)M点所含的离子有 Na+、SO42﹣、H+ 。

    【分析】(1)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M点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2H2O+Na2SO4。
    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无色酚酞溶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无色。
    (2)M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老师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钠,M点所含的离子有Na+、SO42﹣、H+。
    故答案为:
    (1)NaOH; 2NaOH+H2SO42H2O+Na2SO4;无色酚酞;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无色;
    (2)Na+、SO42﹣、H+。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5分)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活性纳米CaCO3的流程如下:
    【资料】①氨水的pH约为11.7,氢氧化镁完全沉淀的pH约为10.87。
    ②CaC12+2NH3+H20+CO2=CaCO3↓+2NH4Cl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
    (2)加入NH4Cl将溶液酸化,说明NH4Cl溶液的pH < 7(填“>”、“=”或“<”);酸化浸取时Ca(OH)2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
    (3)向滤液1中通入NH3调节溶液pH,主要目的是;①使滤液2能吸收更多CO2;② 除去氧化镁等杂质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3和 NH4Cl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操作A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为过滤。
    (2)加入NH4Cl将溶液酸化,即加入的氯化铵为酸性的,酸性物质的pH<7,所以说明NH4Cl溶液的pH<7;酸化浸取时Ca(OH)2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3)向滤液1中通入NH3调节溶液pH,主要目的是;①使滤液2能吸收更多CO2;②除去氯化镁杂质。
    (4)在流程中氨气开始是生成物,后来是反应物,所以可以循环利用,而氯化铵开始是反应物,后来是生成物,所以可以循环利用。所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3和 NH4Cl。
    故答案为:
    (1)过滤。
    (2)<;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3)除去氯化镁杂质。
    (4)NH4Cl。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6分)某同学配制100g 6%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 6 g,量取水应选择 100 mL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如图配制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B (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胶头滴管 添加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3)配制溶液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
    (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 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6%=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6g=94g(合94mL)。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如图配制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B,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胶头滴管添加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
    (1)6;100;B;
    (2)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
    (3)偏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5分)某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0mL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如下: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难溶于水,Mg(OH)2MgO+H2O
    【猜想与假设】Ⅰ.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MgCl2
    Ⅱ.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Mg(OH)2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①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浸
    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检验。
    滤纸变红
    3
    ①在1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5mL蒸馏水;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饱和的氯化镁溶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镁条表面立即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试管中生成大量灰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
    (2)【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 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镁能够溶于水 。
    (3)根据上述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B (填序号)。
    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碱性物质
    【反思与评价】
    (4)经过进一步实验测定,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 氯化镁溶液 反应生成的。
    【分析】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易溶于水;
    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答】解:(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填:Mg+2HCl═MgCl2+H2↑。
    (2)【猜想与假设】中Ⅰ不成立,其原因是由1中实验现象可知,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镁能够溶于水。
    故填: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镁能够溶于水。
    (3)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是因为灰白色固体加热时能够产生的物质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变红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显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镁分解不能生成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变红色的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现象可知,随着镁条长度增加,灰白色沉淀有无到有,由少到多,因此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溶于水显酸性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
    (4)经过进一步实验测定,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的。
    故填:氯化镁溶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为了测定某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CuSO4溶液)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ρ=1.056g/cm3),加入NaOH溶液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保留小数点后1位)

    【分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设硫酸铜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4.9g
    =,
    x=8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
    答: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1.056g/mL×19.0mL+50.0g﹣4.9g=65.2g,
    答: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5.2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关试卷

    2023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渝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1页。

    2022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mL液体,0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