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4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
展开1. 借助具体情境,经过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等过程,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
2. 掌握全等三角形一般证法和它们的性质.
3. 能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全等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利用概念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准备:剪刀 透明纸 三角板
一、导入新课
情景1:展示几组图形(全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
情景2:利用动画,将展示的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两个图形一模一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概念.)
二、探究新知
B′
C′
A′
C
B
A
1.板书概念1: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讨论、举例,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3.剪一剪:利用剪刀,你能剪出一些全等的图形吗? (学生间相互交流.)
4.做一做:教科书第22页,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让学生用透明纸进行验证.(揭示课题)
5.板书概念2: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相关的概念: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记作:全等的符号为“≌”.
例如:如图,△ABC与△A′B′C′全等,记作△ABC≌△A′B′C′,对应顶点为: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
对应边为:AB与A′B′,AC与A′C′,BC与B′C′;
对应角为:∠A与∠A′,∠B与∠B′,∠C与∠C′.
注意:记全等三角形时,应将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6.找一找:拿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摆一摆它们的位置,使其符合下列图形;并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A
B
C
D
E
A
B
C
D
E
7.猜一猜:
根据你们手头上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猜一猜:全等三角形 可能具备什么样的性质?
在学生动手实践与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归纳其性质.
8.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几何语言:如上图:∵△ABC≌△A′B′C′
∴AB=A′B′,AC=A′C′,BC=B′C′,
∠A=∠A′,∠B=∠B′,∠C=∠C′
三、理清思路,体验应用.
例:如图,AD平分∠BAC,AB=AC.△ABD与△ACD全等吗?BD与CD相等吗?∠B与∠C呢?请说明理由.
分析:现在我们若想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否重合)
你怎么判断两个三角形重合?
教师板书示范.
填一填:(见课后作业题)
如图:在△ABC,AD⊥BC于D,BD=CD,则∠B=∠C,请完成下面的 说理过程:
解∵AD⊥BC(已知)
∴∠ADB=90°( )
当把图形沿着AD对折,射线DB与DC
∵BD=CD()
∴点B与点重合,
∴△ABD与△ACD,
∴△ABD△ACD(全等三角形的意义)
∴∠B=∠C()
1、已知△ABC≌△DEF,∠A=500,∠B=350,ED=8,
则∠F= ,AB= .
2、如图,已知△ABC≌△EFC,
且CF=5cm,∠EFC=650,
三、巩固练习
求∠B的度数和BC的长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去回顾、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一等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是,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学习,学以致用,范例解析,巩固提高,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