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上4.2.1《角的认识和度量》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3056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数学四上4.2.1《角的认识和度量》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3056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数学四上4.2.1《角的认识和度量》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3056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冀教版四 线和角教案
展开4.2.1《角的认识和度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第40~42页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会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
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表示角的符号、角的表示方法、书写方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角。
教师准备:
量角器、课件、折扇 三角板等。
学生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 长方形白纸一张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手举三角板,这是什么?
生:这是三角板。
师:为什么叫三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拿出五角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谁能说说自己见过的角吗?
生1:课本面有四个角。
生2:衣服的领子尖尖的有角,剪刀张开也有角。
……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角)
师: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角。看来角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搭建角的空间表象,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角的表示。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下面的每一幅图片,认识吗?说一说每一幅图分别是什么。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自己试着描出来。
师:现在,拿出折扇或有角的物体,进行描角,然后展示描出的角。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
教师画出两个角,先介绍表示角的符号,再讲解用数字表示角和用字母表示角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读法。
师:“∠”和“﹤”一样吗?(生讨论、区别后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意画几个角,用上面的三种表示角的方法表示出来,然后读一读。
设计意图: 从观察图片开始,找出给定图片中图形的角,然后再找实物中的角,接着抽象成数学图形“角”,教师介绍表示符号、记法和读法、区别比较“∠”和“﹤”,最后学生自己随意画角并读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最后的数学学习又高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交流学生的比较方法。
(预设)
生1:把一个角用透明纸描下来,然后放到另一角上进行比较。
生2:用三角板上的角分别比一比。
生3:把两个角剪下来,重合在一起比一比。
……
(3)教师总结: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比较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却不能准确比较出两个角相差多少。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既方便又准确。
设计意图: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这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激活,这样开放性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唤醒生活中比较角的大小的原有经验;二是对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度数比较大小打下基础。
3、用量角器量角。
师: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数学上用量角器测量。这样既方便又准确。数学上“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一般写在数的右上角。
(1)介绍量角器。(师生同时拿出量角器)
(课件播放)
① 先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样的?再认真观察量角器上的数字,了解两圈数的排列特点。
② 师介绍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然后说明,量角器的里、外两圈度数,是为了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③ 认识1°角 课件演示。 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通常我们用1 °表示1度。
④ 用量角器测量40页的∠1 和 ∠2,教师口述测量步骤,学生实际测量,最后交流测量结果。
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点对点(板书) 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重合---线对边(板书) 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要分清内外圈)
⑤复述量法。
(2)试一试 。
师:(课件出示)测量50°和75°角流程步骤。
师:当看另一边时有二个数,应该读哪一个数呢?
小结: 角的一边对着里面的零度刻度线, 就应当读内刻度线度数了。当角的一边对着外面的零度刻度线,就应当数外刻度线了---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3)运用练习。
师:用量角器量一量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各是多少度?
(生测量,师巡视指导后全班交流演示,最后得出结论:一组角是90°、60°和30°;另一组是90°、45°、45°)
设计意图: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形成角度,从学生学习角度思考教材中的数学活动、介绍1°角的形成的空白,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
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转你说,我说你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