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社会分工的结果,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 A.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劳力是成本,是痛苦的,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 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 ,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的安于其位的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 B.同样的,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各人有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C. 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里发生共同授予的权力了。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 D.这权力愈扩大,社会分工也愈复杂。如果不愿意受这种权力的限制,只有回到“不求人”的境界里去做鲁滨生,那时才真的顶天立地。不然,也得“小国寡民”以减少权力。再说得清楚些,得抛弃经济利益,不讲享受,象人猿泰山一般回到原始生活 上去。不然的话,这种权力也总解脱不了。--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为政治》)
(1) 填在原文横线处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固然
独善其身
水准
B.当然
独善其身
状态
C.自然
坐视不管
水准
D.虽然
坐视不管
状态
(2) 与文中的“同意权力”的发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 ______
A.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
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第八十章)
C.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D.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3) 结合上下文,选出文中A、B、C、D四处划线句子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2. 阅读下面所给材料,完成各题。
陶潜正如鲁迅一再指出的,“陶集里有迷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是不能超脱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关心的,也不要忘怀死”。陶潜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酒中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现象。超脱尘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他虽然没有阮籍那么高的地位,也没有那样身不由己地卷进最高层的斗争漩涡,但陶潜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了出知为什么这样?在他的诗文中,响着与阮籍等人颇为相似的音调,可以作为答案。“密网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作”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政治内容的。由于身份、地位、境况、遭遇的不同,陶潜的这种感叹不可能有阮籍那么尖锐沉重,但它显然仍是使陶潜逃避“诚足贵”的“荣华”,而宁肯回到田园去的根本原因。
陶潜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中退了出来,把精神的慰安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社会士大夫对整个人生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他也没有像后期封建士大夫信仰禅宗、希图某种透彻了悟,相反,他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着、关心,他仍然有着如《十九首》那样的人生慨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
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在怀疑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基础上,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宁同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温饱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曲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只有他,算是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心灵的慰安。从而,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这样,就与谢灵运等人大不相同,山水草木在陶诗中不再是一堆死物,而是情深意真,既平淡无华又盎然生意:
时复墟里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益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其实却只有通过具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和情感才可能达至到。
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一超然事外,平淡冲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它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应该说,不是建安七子,不是何晏、王弼,不是刘琨、郭璞,不是二王、颜、谢,而是他们两个人(阮籍与陶潜),才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1)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超脱尘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其实“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鲁迅语),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他。
B.与陶潜一样,阮籍也想逃避当时政坛的危险,但只有他没有能也不可能真正的退出来,所以,他“忧愤无端,慷慨任气”。
C.陶潜之所以“真个能不要”(朱熹语),是因为他认识到只有内在的人格和不委曲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D.山水草木在谢灵运等人笔下只是一堆死物,而陶诗中的山水草木却是客观的、真实的,是有思想情感、有灵性的。
(2) 为什么说“陶潜的超脱尘世只是一种外在现象”?(答出一条理由即可)
(3)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本里也学习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你认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文中所说的“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的诗句是哪两句?请默写出来,并加以分析。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陶潜正如鲁迅一再指出的,“陶集里有迷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是不能超脱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关心的,也不要忘怀死”。陶潜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酒中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现象。超脱尘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他虽然没有阮籍那么高的地位,也没有那样身不由己地卷进最高层的斗争漩涡,但陶潜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了出来?在他的诗文中,响着与阮籍等人颇为相似的音调,可以作为答案。“密网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作”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政治内容的。由于身份、地位、境况、遭遇的不同,陶潜的这种感叹不可能有阮籍那么尖锐沉重,但它显然仍是使陶潜逃避“诚足贵”的“荣华”,而宁肯回到田园去的根本原因。
陶潜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中退了出来,把精神的慰安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社会士大夫对整个人生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他也没有像后期封建士大夫信仰禅宗、希图某种透彻了悟,相反,他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着、关心,他仍然有着如《十九首》那样的人生慨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
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在怀疑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基础上,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宁同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温饱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曲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只有他,算是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心灵的慰安。从而,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这样,就与谢灵运等人大不相同,山水草木在陶诗中不再是一堆死物,而是情深意真,既平淡无华又盎然生意:
时复墟里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益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其实却只有通过具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和情感才可能达至到。
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一超然事外,平淡冲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它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应该说,不是建安七子,不是何晏、王弼,不是刘琨、郭璞,不是二王、颜、谢,而是他们两个人(阮籍与陶潜),才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兰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 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付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穷尽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诸:兼词“之于”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化:变化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原因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夫人之相与一俯仰一世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梅以相同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当其欣于所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永和,是东晋穆帝司马聊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如“建安”“贞观”“永乐”“乾隆”等。
B.癸丑,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法出现较晚,萌芽于西汉初,通行于东汉后。
C.楔,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拔除不祥。
D.筋,古代盛酒器。“流筋曲水”的应该是羽觞,浅腹、平底的椭圆形酒器,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故也称为“耳杯”。
(4) 给文中斜体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5) 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6) 王羲之(321年-379年)是东晋大书法家,与陶渊明(365年-427年)大体是同时代人,同样也可以算是“魏晋风度”的代表,虽然具体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这篇《兰亭集序》与陶渊明的一些作品还是体现着共同的“时代精神”。试结合材料一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注:《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这里借指裴迪。
(1) 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五律。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抒写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B.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字和“日”字用得很巧妙。寥寥十字,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写出了山水的灵秀。
C.颔颈联是诗人的形象。倚杖柴门之外,听风中蝉鸣,看秋山落日,既赏佳景,更有好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
D.尾联刻画了裴迪的形象,醉酒狂歌,是真性情,秋山落日,是大自然。相映成趣。既表现了二人的深厚情谊,也扣合诗题中的“赠”字。
(2)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一联是王维的名句,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苏轼语)的特点,历来被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中的动词赏析这一联。
(3) 诗人以“五柳先生”陶渊明自比,“墟里上孤烟”,也是从陶诗点化而来。但王维笔下的“山水”与陶渊明的“田园”还是有所不同。结合本诗和材料一,简要概括这种不同之处。
5. 按照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古往今来,人们因水而思,临水而歌,借水言志,以水传情,留下了大量引人深思的生命感悟。
(1) 杜甫登高远望,只见万木萧疏大江奔流,发出慨叹: ______ , 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 亡国之君李后主而对“春花秋月”却发出千古悲叹: ______ , ______ 。
(3) 苏轼而对滔滔江水,遥想赤壁当年,不由得无限遐思:大江东去, ______ , ______ 。
(4) 《短歌行》中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6. 阅读下面所给文本,完成相关题目。
我与地坛
史铁生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纪录,园子 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块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1) 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本文中选择地坛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B.夕阳残照里,地坛的断壁颓垣以时间的伟力、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顽强与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精神的启示。
C.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分界,以思辨为主导,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内涵丰富而意象玲珑。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个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呼吸相通的精神默契。
E.“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明确的表现出作者与地坛的同病相怜。
(2) 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有何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3) 作者在地坛中得到了哪些对生命的启迪?
(4) 文中划波浪线部分列举了很多“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事物:石门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这些都是地坛里最寻常的景象,却被作者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请赏析这段文字。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说法,史铁生饱受命运的捉弄,却最终大有成就,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本文与自己的观察与体悟,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100字左右)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网上流传着李兰娟院士的一段话: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列人员,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
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的风气)!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你对此有什么感想?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1)第一处,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当然:应当这样。自然:表示理所当然。虽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却是”等词呼应。语境先强调“享受是人人都愿意的”这个事实,然后下文转折,因此选择“固然”。第二处,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坐视不管:形容一个人对一件与自己有一定关联的某事某物不管不顾,袖手旁观,任由别人去处理。语境后文说“不能不管‘闲事’”,强调不能只顾自己,也要管他人,选择“独善其身”。第三处,水准,指水平,形容某方面质量高或低。状态: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语境强调生活的标准,故选“水准”。故选A。
(2)根据原文可知“同意权力”指: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同意权力”愈扩大,社会分工也愈复杂。如果不愿意受这种权力的限制,得抛弃经济利益,不讲享受。A.强调“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指人应当有理性,与人类社会打交道,为社会奔走。B.“小国寡民”是老子描写的理想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C.强调:部分人用脑子劳动,部分人用体力劳动;脑力劳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符合“同意权利”的发生。D.强调: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讲述治理国家需要教化和礼义。故选C。
(3)D.“这权力愈扩大,社会分工也愈复杂”语序不当,应为“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故选D。
答案:
(1)A
(2)C
(3)D
(1)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应了解词语和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和概念含义的能力,应了解句子意思并结合语境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应了解病句类型并结合相关语句辨析。
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
2.【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解析】(1)D.“山水草木在谢灵运等人笔下只是一堆死物”理解错误。原文第四段中“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这样,就与谢灵运等人大不相同”可见,在谢灵运等人的笔下,田园景色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不能说是“一堆死物”;另外既然山水有了感情和灵性,就不纯粹是客观的事物了。故选D。
(2)题干中说“陶潜的超脱尘世只是一种外在现象”,那从文中筛选其真实的样子即可证明他的超脱尘世是外在的表现。第二段“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密网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等诗句的列举,表明他的诗歌是“具有政治内容的”,他不是完全的超脱尘世,而只是对政治斗争的逃离。
(3)注意重点字的书写:暧,墟。具体从朦胧、空灵等角度进行表达即可。
答案:
(1)D
(2)因为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从他的好多诗作中可见其好多诗作内容“都是具有政治内容的”。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因为这两句里的景物“村”“墟”“烟”是“真实、平凡”的,这种朦胧、空灵的美感又是“不可企及的”,犹如人间仙境。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求进行默写。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
【小题6】
【解析】(1)C.“化:变化”错误,句意: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化:名词,造化。
故选C。
(2)A.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B.以:介词,因为;以:连词,等于“而”,表顺承关系,不译。
C.所以:表凭借,用来……。含义和用法相同。
D.于:介词,对于;于:介词,表比较,比。
故选C。
(3)B.“癸丑”是干支纪年法,也是干支纪日法的;本文中是干支纪年法。
(4)“览”的宾语是“昔人兴感之由”,动宾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C。“喻之于怀”是状语后置句,不能断开;“知一死生为虚诞”为动宾结构,“知”的宾语是“一死生为虚诞”,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5)①毕:全、都;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年老的人;咸:全、都。译文: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年轻的年老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②犹:犹如,像;视:看待。译文:以后的人看待今天的我们,也犹如我们看待以前的人们一样。
(6)魏晋时代的时代精神表现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材料一中论述了陶渊明的性情及其创作特点,陶渊明“把精神的安慰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其诗作蕴含一种“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记叙和描写,也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故二者在这一点上体现了魏晋时代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
材料一“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着、关心”,他仍然有着如《十九首》那样的人生慨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他对人生死有自己的看法;《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也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深入思考。这一点上二者共同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崇尚清谈的时代特点。
答案:
(1)C
(2)C
(3)B
(4)D
(5)①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年轻的年老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②以后的人看待今天的我们,也犹如我们看待以前的人们一样。
(6)共同之处:①作品中都崇尚寄情山水,喝酒纵歌,洒脱倜傥自由的人生追求。材料一中陶渊明把精神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他笔下的田园山水“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也记述了“群贤毕至”的集会的乐事,如赏景、饮酒、赋诗等洒脱的行为。②二人作品皆崇尚清谈,对生命都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见解。材料一中“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着、关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也有作者对生死的看法。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仔细理解本文与材料一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在“时代精神”方面的共同之处。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4.【答案】【小题1】A
【小题2】
【小题3】
【解析】(1)A.“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错误。诗歌首联和颈联写景“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均是景物,颔联和尾联写人“倚”“听”“醉”“歌”等均写出了人物的动作行为。
故选:A。
(2)首先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动词是“余”和“上”,描绘对象分别是落日和孤烟。“余”字描写落日慢慢落下,现在只剩下些许余晖,启发我们想象整个日落的过程和现在落日余晖的特点。“上”字,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慢慢升起,此句描给了炊烟袅袅升起的动态,给人以美感,这样形容了落日和孤烟动态的美感,一落一升中,使得景致更加生动,正所谓“诗中有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在陶渊明的诗中,田园是自己生活和兴趣的一部分,比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夕露沾我衣”“桑麻日已长,我上土日益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些诗句中,田园的景物也是作者劳作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已与景物融为一体。王维这首诗中的山水,比如“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皆是作者远观、近观所见之境,这些景物是局外的、徒供观赏的对峙物,作者相对来说更像局外的观察者,比起陶渊明的融入,二者在这一点区别明显。
答案:(1)A
(2)这一联的动词“余”和“上”。“余”字是剩余的含义,写出了渡头夕阳落下的过程,此时正是夕阳快要落尽之时;一个“上”字描绘出炊烟袅袅上升的动态,这样更加动态的形容了落日和孤烟的状态,使得景致更加生动。正可谓“诗中有画”。
(3)对于山水二人的主体参与度不同:田园景色在陶渊明笔下,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而王维这首诗中的山水是局外的、徒供观赏的对峙物。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拄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赏析:
此诗是王维酬赠裴迪之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描写了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优美景色,还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使人物和景物相映成趣,表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的闲居之乐和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体现出王维闲居辋川这一精神家园时内心生活之丰富及其所达到的深度。首联和颈联中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一系列富有时间和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卷,极度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真是名符其实的“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所有的景物都感染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被诗人赋予了灵魂,就好像一幅真实的山水风景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的是秋天山里的景色,即是寒山,表明秋意已浓,而以一“转”字到苍翠,从而使静态的山水画在色彩上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水之潺湲,本来就为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叮咚流动,一个“日”字则赋予了水的永恒特征,暗示了裴迪始终如一的高洁人格和精神的永恒,也对比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短暂的思索。“在寒秋,泉水叮咚,天色将晚,给山峦增添了一丝苍翠之色,”首联已经显露出黄昏落日的景象,仅仅十字,勾勒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日落山中之景,令人向往,而其中体现出无所住心才是禅宗强调的绝对自由,从动的现象世界中去体悟静的本体,在变化中体现出永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的是暮色中的原野,夕阳,炊烟,这是典型的日落黄昏时的田野乡村景色,给人的是一种宁静的感觉,水,陆,人迹和自然交织在一起,作者在景物的选取上独具匠心,表现出大家风范,“渡头余落日”,渡头上仅“余”下了落日,余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作者写出了落日即将与水交接的一刹那的景象,似乎那一瞬间就是永恒,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在水上捕鱼的渔夫们都已经把船停靠在岸边回家了,水面波光粼粼,倒映出落日的光辉,多美,多么宁静的乡村之景。首联和颔联作者写出了时间的两种形态:一种是无始无终,如水流一样未尝停滞的时间,就像首联中所写的“秋水日潺湲”,另一种是在某一刻度上瞬间存在的“切片”或片段,这就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很明显作者是化用了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依依”二字拟人化的表现了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景象,而王维的诗句表现了黄昏第一缕炊烟缓缓上升到空中的景象,各有各的意境,一个上字,不仅表现出炊烟缓缓上升之景,而更令人回味无穷。此联为我们勾勒出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的一幅恬然自乐的田野乡村之景。首联重点在动,此联重点在突出静,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诗,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题干中的要求,从动词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其“诗中有画”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涉及对景物描写的解读,是一道比较鉴赏题,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结合诗句比较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的不同之处。
炼字题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案】【小题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题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题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解析】故答案为: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
(2)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重点字:春)
(3)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重点字:淘)
(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重点字:深)
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短歌行》名句积累: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答案】【小题1】BD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B.“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说法错误,应为“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D.“地坛既是一个人文景观”说法错误,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2)“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写出了古老沧桑的特点。“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这些买鞋了地坛沉静落寞而荒凉破败的特点。“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写出了地坛富于生机的特点。本题可以分点从四个方面概括地坛的特点。
(3)根据文章中的“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等句子概括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万事万物都有生命的印迹”,然后总结感悟“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冷静乐观豁达地对待生命”“对人生应持有一种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4)史铁生在地坛感受到地坛虽荒芜但并不衰败,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并思考“怎样活的问题”,他望着“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感受到的是“地上的每一个坎坷”就是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苦难,而当人们回首人生路途的时候,那每一个伤痛,每一个当时觉得无法逾越的苦难,都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正是这些磨难甚至苦难,成就了人生的辉煌。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这些意象唯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不衰败的园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长久的思考。怎样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另外几个“譬如”构成排比,“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独特的自然之美,视觉、听觉、嗅觉交换使用,突出不同的景致,给人无限的生命思考。
(5)回答认同的观点的理由可以结合文章中说的苦难的确成就了史铁生来谈。作者说“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里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之事,一个人更应该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和方式。走出心灵困境的史铁生,致力于写作,成就非凡。在地坛的思考不仅医治好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而且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更是以其作品给更多处在困境中的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指引。回答不认同的观点的理由可以结合文章和现实人生来谈理由。如果没有疾病在他狂妄的年龄夺去他的双腿,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在极为需要人才的那个时代,史铁生同样可以有所作为。第三种态度还可以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苦难,给人的影响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回答时,首先要表明态度,再结合文章和现实实际阐述理由,做到自圆其说。
答案:
(1)BD
(2)①古老沧桑;②沉静落寞;③荒凉破败;④富于生机。
(3)①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传递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②个人在时间的伟力、宇宙的浩渺面前微不足道,故应冷静乐观豁达地对待生命。③地坛中万事万物都有生命的印迹,启示作者对人生应持有一种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4)①含意:回首人生路途,那一个个挫折和苦难必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是人们经历的挫折和苦难,成就了人生的辉煌。②选取落日、雨燕、古柏、雪地上孩子的脚印等,运用排比,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地坛四季的不同景致,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体悟和思考。
(5)观点一:认同这种观点。苦难的确成就了史铁生。在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而绝望的他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里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之事,一个人更应该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和方式。走出心灵困境的史铁生,致力于写作,成就非凡。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更是以其作品给更多处在困境中的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指引。
观点二:不认同这种观点。苦难并非史铁生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疾病在他狂妄的年龄夺去他的双腿,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在极为需要人才的那个时代,史铁生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等多种情况,它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1)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形象能力。答题时,首先阅读文章,然后找到描写地坛的多个语句或段落,最后用形容词概括地坛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答题时注意注意结合地坛的特征分析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主要应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考虑。
(5)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认真阅读,梳理文章内容。本题可以回答认同该观点,也可以回答不认同该观点。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7.【答案】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新华网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这当中有你的一票吗?我们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电竞选手、AI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己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互相冲突的。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离璀璨星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李兰娟院士指出了青年一代应该摒弃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融合。当今社会部分青年人择业观转变了,由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变成了最想成为网红主播。原因很简单,“寒窗苦读二十余载”,一个字“苦”!主播网红“唱歌聊天”,轻松快活。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不算什么,但是当“超过一半95后”有这样的想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择业问题了,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社会问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发展不只与个人相关,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我们要立下大志,要将个人的择业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联系,要崇拜的是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等等,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参考立意:
1.青年铸就时代,韶光不负家国;
2.追逐职业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3.做怀揣家国情怀的追梦青年;
4.个人价值与时代责任的融合;
5.小个体与大时代的融合。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高一语文docx、和平区2022答案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