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1.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B. 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 加大汽车尾气监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 减少施用农家肥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100mL的量筒量取9.8mL的蒸馏水
B.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 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 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
4.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花棚里香气扑鼻
C. 湖面上柳絮飘扬 D.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5.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过滤
7.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氮气充入灯泡中延长使用寿命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 下列关于H2O2、NO2、SO2、O2四种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气 B.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2个氧原子
10.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
B. 反应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1. 如图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④属于非金属元素
C. ②的符号为Al3+ D. 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
12. 我国某企业成功研发出制园珠笔笔头用的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我国向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笔头用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3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D. 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13.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4.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4种元素
C.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两种单质分子
D. 生成物中共有3种分子
1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1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中含有大量水分,2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符号是 ______)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2)陶瓷中一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MO2,其中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则M是 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______。
17. 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______,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空气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______不同。
(3)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的微观过程是 ______。
(4)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写出氮气和氧气的相同点:宏观 ______、微观 ______,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 ______,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18. 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我们通常用 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______。
(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19.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D ______。
(2)D物质的用途是 ______。(任写一种)
(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在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______。
(4)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2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做过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B: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______.
(3)实验C: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______.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______,缓慢插入集气瓶中.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21. 根据图1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3)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中观察到 ______的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如果实验后C装置中的水变紫了,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5)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个类似图2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22. 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CuO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也可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及用量
分解温度/℃
A
5gKClO3
580
B
5gKClO3、1gMnO2
350
C
5gKClO3、1g CuO
37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均取用5gKClO3目的是 ______。检验实验C中加入CuO后KCl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的方法是将5gKClO3、1g CuO的混合物放于试管中,加热,然后 ______。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依据是 ______。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说出一种你的猜想 ______。
23. 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回答下列问题:
(1)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2)17.06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以防止污染水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应合理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B、根据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以防止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C、根据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D、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进行解答。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2.【答案】B
【解析】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棉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9.8mL的蒸馏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公路上大雾弥漫,大雾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
B、花棚里香气扑鼻,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正确;
C、湖面上柳絮飘扬,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
A、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不能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正确;
C、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故正确;
D、常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水不是水净化的方法,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解答;
C、根据蒸馏可以得到纯水解答;
D、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图中操作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正放,防止瓶塞被污染,故错误;
C.熄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故图中操作不正确;
D.图中过滤操作符合“一贴,二低,三靠”,故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正放;
C.熄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
D.过滤操作是“一贴,二低,三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理解,难度系数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A、稀有气体充入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A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充入灯泡中延长使用寿命,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说法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考虑;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考虑;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考虑;
D、根据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来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8.【答案】B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D、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的内容,难度不大。
【解答】
A、H2O2、N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不正确;
B、H2O2、NO2、SO2、O2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正确;
C、H2O2、N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不正确;
D、H2O2、N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不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A、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多是氢气,则a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故A叙述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故B叙述正确;
C、该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叙述不正确;
D、电解水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论、微粒的变化、反应的特点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反应的特点等知识即可分析判断.
11.【答案】C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④的核内质子数为5,为硼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铝原子,②的符号为Al,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③分别是钠原子和氯原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④的核内质子数为5,进行分析判断。
C、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铝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D、①③分别是钠原子和氯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而不是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碳、铁、钨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错误,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错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选项错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A
【解析】解: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A.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正确;
B.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钼、金、碳、氢、氧5种元素,故错误;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的微观模型中由一种单质氢气分子,故错误;
D.由物质的变化和构成可知,生成物中共有CO2、H2两种分子,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各选项问题分析解答。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5.【答案】D
【解析】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因此装置中气体体积应该约减少五分之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至少含有氯化钾,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氧气质量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6.【答案】2H2OO2 Fe2+ SiCO32−(或SO42−)
【解析】解:(1)2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2H2O;氧气的符号是O2;亚铁离子的符号是Fe2+;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元素。表示为Si;
(3)根据题干残缺标签,该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硫酸钠,则阴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表示为CO32−、SO42−。
故答案为:
(1)2H2O;O2;Fe2+;
(2)Si;
(3)CO32−(或SO42−)。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硅元素。
(3)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21%混合物 沸点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都是气体 都是由分子构成 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空气属于混合物;故填:21%;混合物;
(2)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故填:沸点;
(3)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的微观过程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在宏观上看,氮气和氧气都是气体,微观上都是分子构成的;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如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氮分子和氧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故填:都是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1)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物理变化的微观实质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分子结构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答案】A 引流 肥皂水 煮沸 淘米水用来浇花(合理即可)Cl2 +1
【解析】解:(1)净化水时一般是先通过静置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再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固体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过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采用吸附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所以在这四个过程中静置沉淀的净化程度最差,其次是吸附沉淀,再次是过滤,再进行吸附,最后蒸馏,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所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故填:A;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我们通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填:肥皂水;煮沸;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节约用水的措施是一水多用,如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过衣服的水拿去冲洗厕所等;使用节水器具、漫灌改成喷灌或滴灌等;故填:淘米水用来浇花(合理即可);
(5)①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A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所以A物质属于单质,每个A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所以A物质的化学式为Cl2;故填:Cl2;
②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D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1。
(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5)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熟练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并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项操作分别可以除去哪些物质,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19.【答案】H2OO2 供给呼吸 淡黄色固体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解反应
【解析】解:(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液体,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E是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D是氧气,F是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H2O;D是O2;
(2)D物质的用途是供给呼吸;
(3)反应④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实验现象是:淡黄色固体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在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H2O;O2;
(2)供给呼吸;
(3)淡黄色固体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液体,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E是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D是氧气,F是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玻璃片上有水雾 水进入集气瓶约五分之一体积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 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解:(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片会凝结成小水滴,故填:玻璃片上有水雾;
(2)待燃烧匙内的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的现象是水进入瓶中至五分之一体积处.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如果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都能够导致实验测得的结果比预计的偏小.故填:水进入集气瓶约五分之一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答案合理即可);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答案合理即可).
(3)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4)铁在氧气中燃烧是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故填: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2)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瓶中的氧气,会导致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瓶中;根据进入瓶中水的多少可以判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
(3)根据反应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注意的事项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顺利解题的关键所在.
21.【答案】酒精灯 试管 BC或B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a
【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或D收集。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可以开始收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加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个类似图2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故答案为:
(1)酒精灯;试管;
(2)BC或BD;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5)a。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及氧气助燃性分析。
(5)根据装置用途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气体的验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综合性比较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2.【答案】控制单一变量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二氧化锰 质量和化学性质 催化剂颗粒大小
【解析】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均取用5gKClO3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检验实验C中加入CuO后KCl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的方法是将5gKClO3、1g CuO的混合物放于试管中,加热,然后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故填:控制单一变量;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依据是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故填: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锰,是因为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分解温度最低。
故填:二氧化锰。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填:质量和化学性质。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催化剂颗粒大小有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
故填:催化剂颗粒大小。
氯酸钾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1:16
【解析】解:(1)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6×14)=1:16。
故填:1:16。
(2)17.06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17.06g×51564+51+14+224=1.02g。
答:17.06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1.02g。
(1)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
(2)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充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安全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