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年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 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课时2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第1页
    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课时2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精练,共4页。
    课时2 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 (30分钟 100分)   基础达标能辨析词语,分析、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素养突破语言建构与运用  分析文本观点之方法:①分析概括性强的句子;② 分析关键词语、句段;③ 分析作者的评述。 题组一 基础通关(20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张教授:您好!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  ①  的大作,连夜  ②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  ③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④  。冒昧打扰,敬请  ⑤  !  A赠予速读感动知无不言海涵B惠赠捧读打动指点斧正宽恕C赠予赏读叹服万勿自谦原谅D惠赠拜读折服不吝赐教谅解 题组二 悦读时间(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60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写到“海”的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不过,这里的“海”恐怕很难说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流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一种意象,则被文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水的洁净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的代序,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中国古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而老子亦褒扬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扬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流水无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时光一去不返。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摘编自《中国象征文化》)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A.在中国古代,水有洁净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代序,民间为婴儿“洗三朝”的礼仪就是水意象象征意义的体现。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论述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D.因儒、释、道合流文化的影响,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A.文章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海”的诗歌名句入笔,意在引出下文对水的意象的重点论述。B.引用论证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论证方法,而且引用的资料比较经典,增强了论证的力量。C.文章引用《老子》中的话和《庄子》中有关流水的内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了流水意象不同的象征意义。D.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分别引述材料加以论证,最后总括归纳,结构严谨。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叙写了三月三日在兰亭水边聚会唱和的情景和由此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这与本文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B.在文人的作品中,流水既可象征着执着进取,也可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C.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所不在,因此古代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感叹事物一去不复返,抒发惜时叹逝之情。D.李白的《古风》《江上吟》、陆游的《黄州》、《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牡丹亭》等作品中的流水意象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二者胶着一体。题组三 语言秀场(20分)5.下面是一幅“求助救援”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20分)答:                                                                                80字
    参考答案课时2 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1.D(惠赠:敬辞,指对方赐予<财物>。赠予:赠送,送给。①处指收到对方的作品,用敬辞更恰当,故应填“惠赠”,排除A、C。折服:①说服;使屈服。②信服。打动:使人感动。“折服”的语意要比“打动”重,③处填“折服”更符合语境,排除D。拜读:敬辞,阅读。速读:快速阅读。捧读:指以庄重恭敬的态度读<别人的书、文章等>。赏读:欣赏阅读。②处指编辑读作者的作品,用“拜读”恰当。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知无不言:只要知道,就没有不说出来的。指点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万勿自谦:希望对方不要过于推辞。④处用“不吝赐教”恰当)2.D(结合文本内容“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分析可知,第一句与末两句非因果关系,“蕴含了……两难处境”并非在唐代之后)3.C(结合文本第三、四、五段内容分析可知,“正反对比论证”错)4.D(“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错,结合“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分析可知,只有消极意义)5.示例:居民可拨打电话96198或按呼叫器求助救援,各级服务处理中心收到求助信息后,会指派相关服务商到居民家中服务,服务结束后,居民将服务信息反馈给处理中心。 

    相关试卷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共7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解释下面语境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 丰富词语积累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 丰富词语积累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