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滑轮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课时 滑轮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滑轮组的特点.
【难点】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滑轮组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1-102,完成以下问题:
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滑轮组的特点
设计实验: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匀速提升重物时的拉力大小F,与重物的重力G进行比较;用刻度尺测量细绳端点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比较二者的大小.
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细绳、钩码、刻度尺.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图甲所示,先测得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力G=2.4 N,然后使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钩码,如图乙所示,细绳端的拉力是0.8 N;再测得细绳端移动的距离s=30 cm,钩码上升的高度h=10 cm.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发现:F=G,s=3h.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或细绳的绕法(如图丙所示),多做几次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答:①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滑轮的绳子股数有关.②有几股绳子吊在动滑轮上,拉力就是物体重(包括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不计绳重和摩擦),即F=(G+G动).③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h为物体上升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探究二 怎样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答:采用隔离法,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只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如上图所示,动滑轮上有4股绳子,故n=4.
演示一 相同的滑轮可以有不同的绕法
1.这两种绕法有什么不同?
答:绳子的起点不同;拉力的方向及大小不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同.
2.滑轮绕线的原则是什么?
答:“偶定奇动”.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奇数时,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为偶数时,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
例题 如图所示,要使拉力为物体重的,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
解答 根据题意,拉力是物重的,所以滑轮组由3股绳子承担物重.需要由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教师点拨】
在分析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时,误认为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就是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正确的判断方法是:把动滑轮和被提升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有几股绳子跟这个整体相连,就有几股绳子承担总重.
【跟进训练】
1.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200 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 N.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则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A.30 N B.45 N
C.60 N D.300 N
2.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解:n=3,F=f=×3×103 N=1×103 N.
知识点二 滑轮组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1-104,完成以下问题: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但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如汽车起重机的结构组成中就含有许多简单机械.
知识拓展 滑轮组的特殊用法
(1)一般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此时拉力的大小与物重有关;有时滑轮组也用来拉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此时拉力的大小与物重无关,而与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有关.
(2)在判断特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不能只看绳子的股数,要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绕过滑轮的绳子各处的拉力是相等的)
F甲=G总 F乙=G F丙=G总
课堂小结
1.滑轮组
(1)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F=(G+G动)
(3)滑轮组的绕线原则:“奇动偶定”
2.滑轮组的应用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重力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重力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四、功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四、功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