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专区高二上学期课时作业
展开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出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
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对原著进行整体观照,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解读细致,阐释深刻。
B.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进行点评,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迅速联结虚拟空间,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B站上线四大名著后,年轻观众和年老观众的反应截然不同,年轻观众特别热衷,而年长的观众特别排斥,认为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
D.材料一拿弹幕和传统文艺批评对比,分析二者的长处和弊端,材料二对热衷弹幕者持一种理解的态度,同时也理性地审视了弹幕的负面因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
B.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直击键盘,才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饱受功利束缚的窘境。
D.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冒出一句“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名校模拟精编》。”
C.《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结合材料一,给弹幕下一个定义。(4分)
5.面对弹幕,我们应警惕它的哪些负面影响?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作答。(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翻越大雪山
韦延丽
雪,满世界明亮,新警小冯心里却一片灰暗。
走在高低起伏的怒龙雪山上,小冯的胃里翻江倒海,呕吐逐渐吞噬着他的意志。他索性把肩上的步枪往下一扔,仰面倒在雪上,心里骂道:“去他的盗枪犯,去他的抓捕!”
马背上的盗枪嫌疑人阿都回头悄悄地看了看,嘴角划过一抹冷笑。在他看来,身后倒地的小冯,犹如雪山顶上挤出的点点亮光。“哼,很快会见矿的。”阿都心想。
“见矿”即为转机。原本之前有一次转机的,那时他刚被押到山垭口。夜幕中,阿都父亲组织的“火龙”眼看就要追上,押解阿都的云丹贡布所长却冲着怒龙雪山一挥手说:“走,上怒龙。”追赶他们的人做梦也想不到,冬天鸟都不敢飞近的怒龙雪山,警察居然敢上。想到这儿,阿都狠狠地瞪了瞪前边拉马的贡布,恨不能一眼将贡布瞪落深渊。
贡布听到响动,急忙牵马回身,一把拽起雪地上的小冯说:“睡不得,睡不得。”边说边解下腰间的保温壶,拧开盖子递到小冯面前。
小冯推开所长递来的壶说:“拿开拿开,喝不惯。”“喝不惯也得喝,这酥油茶是药,镇得住你的高原反应。”此时,贡布也管不了那么多,只管举壶往小冯嘴里灌,咕咚咕咚……“茶是圣物,装进你这佛肚,加持开光,雪山多险都不怕。”贡布说。
阿都撇了下嘴,心想还加持开光呢,等下怒龙发怒,活佛也救不了你们。
小冯并没因为喝酥油茶而立即好转,高原反应像连绵不绝的雪山,重重地压在他身上,他痛苦扭曲的脸比雪还白。贡布很担忧,心想,要是小冯能骑上马恢复体力多好。但不可能,阿都这家伙下马便装死。之前两人好不容易将阿都弄上马背束紧手脚,如今将他放下来,他一定会故伎重演。“深呼吸,拽着马尾巴走。对了,把枪上膛。”贡布加重后边四个字,这话他是故意说给阿都听的。阿都当过兵,不得不防。
天大亮了,太阳拖着一抹红霞冲开雾气,跳上山顶,整个雪山一片圣洁。这世界终是明亮的。贡布心想,一个阿都,甚至一条怒龙算什么!贡布后来总结时才发现他当时太自信,因为明亮和黑暗本是一对双胞胎。
小冯是第一个发现眼睛不对劲儿的。酥油茶下肚后,力气一点点爬上脚背,小冯感觉似乎复活了,但眼睛的刺痛也愈发明显。贡布也觉得眼睛不舒服,却没在意,他的精力全部用在探路和防备阿都上。不过听小冯一提醒,贡布突然想到了兜里为防雪盲症而准备的东西一两条用墨汁染黑的医用纱布。20世纪80年代,因辖区雪山多,云南羊拉派出所的老民警常备这样的纱布。将一条黑纱布递给小冯,贡布正犹豫要不要给自己蒙上一条,却见马背上的阿都在拭泪,便索性将纱布递给了阿都。小冯当即不干了,说:“你自己都这样了,还顾坏人,坏人就该让雪挖他的眼睛。”“怎么能这样说呢?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阿都爱枪,一时糊涂偷枪,是有些可恨,但改了就好嘛!”贡布说完眯缝着眼睛问阿都:“是不是?”阿都点头,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他很想将纱布还给老警察,不欠老警察的情,可又担心眼睛坏了没法儿逃。
一行人往前爬了一段,泪流满面的贡布突然想起一个土办法。他吩咐小冯看好阿都,自己四周看看后跳进路旁山坳,解裤带、放闸门、接尿液、抹眼仁,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只听“嚓”的一声,贡布感觉像有白烟从双眼蹿出,仿佛开水浇上冰块,两只眼睛火辣辣的。贡布索性双手捧住尿液,将双眼浸泡在尿中,嘴里嘀咕:“让火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一切,贡布做得偷偷摸摸,毕竟撒尿做药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第二次用药时,他干脆将尿液灌进随身携带的保温壶,方便使用。
贡布说,他的行为想必玷污了雪山的圣洁,以致招来后祸。贡布记得第二次撒尿后没多久,太阳忽地不见了,黑云卷着雪轰隆隆从山顶滚来,他大喝一声:“快跑!”跑出几步才发现马背上的阿都一动不动。贡布说:“阿都快跑。”阿都说:“我绑着呢。”他抽出短刀跳过去。小冯说:“所长别管,再不跑来不及了。”贡布说:“不行。”他不知道有没有割开阿都脚上的绳子,后来的一声巨响,将他推入死一样的白中。
贡布醒来时在阿都背上,他下意识地掏腰间的枪,腰间空空的,让他一惊。阿都却冷冷地说:“别找了,枪丢了。”贡布说:“那你……”阿都说:“要跑我早跑了。”
阿都说,马背上位置高,他看见了贡布撒尿抹眼的情景。雪崩时,阿都原是要丢下他们逃跑的,但没跑几步便滑倒在地。他定睛一看,原来他将贡布装尿液的保温壶绊倒了,泼到雪上的尿液金晃晃的,宛如细碎的金沙。阿都说,那一刻,他再也无法迈开逃跑的步伐。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0年9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都看到新警小冯高原反应的痛苦模样,“嘴角划过一抹冷笑”表现了他对小冯的嘲讽以及内心喜悦、激动难以抑制的心理活动。
B.“这世界终是明亮的”,这句话是贡布所长看到太阳冲破雾气,将光明带临人间时的感悟,表达了正义终究战胜邪恶的不变真理。出工
C.文中的阿都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从开始的极力想逃转变为放弃逃跑机会救贡布,这是贡布用尿液洗眼睛的行为起的直接作用。
D.贡布用尿液来治疗眼睛,因为尿液的刺激非常痛苦,他就用心理暗示来为自己鼓劲,“让火来得更猛烈些吧”表现了他的坚毅和决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突出了大雪满山的艰难情景,烘托了新警小冯因高原反应而产生的怒火和不耐烦。
B.小冯是一个新警察,意志力较为薄弱,作战经验不足,“坏人就该让雪挖他的眼睛”表现了他思想不成熟的一面,在文中衬托了贡布的形象。
C.“贡布感觉像有白烟从双眼蹿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了贡布洗眼的感受;“仿佛开水浇上冰块”,冷热碰撞,生动地展现了贡布的痛苦。
D.贡布让阿都骑马的情节在文中很关键,一方面是怕阿都下马后装死不走,另一方面也为阿都能看到贡布用尿液洗眼的情景埋下了伏笔。
8.雪山的天气变化无常,请结合全文分析天气变化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分)
9.小说塑造了贡布所长感人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贡布所长的形象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累官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命督河道。三年七月,河大决沛县,漕艘阻不进。帝从大立请,大行振货。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阁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且言:“时事可忧,更不止此。东南财赋区,而江海泛溢,粒米不登,京储可虑一也。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畿辅、山东、河南,霪雨既久,城郭不完,寇盗无备,可虑三也。江海间飓风鼓浪,舟舰战卒,悉入波流,海防可虑四也。淮、浙盐场威泥尽没,灶户流移,商贾不至,国课可虑五也。望陛下以五悲十二图付公卿博议,速求拯济之策。”帝留图备览,下其奏于所司。
当是时,黄河既决,淮水复涨。平地水深丈余,人民多溺死。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山诸工,及淮流疏浚,次第告成。帝喜,锡赉有差,时大立已升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为左。会代者陈大宾未至,而山东沙、薛、汶、泗诸水骤涨,黄河又暴至,已而淮自泰山庙至七里沟淤十余里。其明年,遂为给事中宋良佐劾罢。万历二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就改吏部。明年入为刑部右侍郎,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六年,致仕归。
先是,隆庆末,有锦衣指挥周世臣者,外戚庆云侯裔也。盗入其室,杀世臣去。把总张国维入捕盗,惟婢荷花儿及仆王奎在,遂谓二人奸弑其主。刑部郎中潘志伊疑之,久不决。及大立以侍郎署部事,愤荷花儿弑主,趣志伊速决,置极刑。逾数年,获真盗。都人竞称荷花儿冤,流闻禁中。帝大怒,欲重谴大立等,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乃追夺大立职,志伊亦谪知陈州。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一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B.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C.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D.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艘,指运送粮食的船只,古时朝廷利用水道运送粮食,以供应京城、保障军需或民食调剂。
B.畿辅,汉代把长安周边三郡合称“三辅”,简称“辅”,后与“畿”合用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C.国课,国家赋税之意,盐是古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如果淮、浙盐场受损会导致税收减少。
D.追夺,指官员去世后被剥夺生前的官职待遇,“追赠”“追认”则是指死后被授予官爵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翁大立爱护百姓,想方设法救灾。当水患来临时,他先向皇帝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并向皇帝提出各种赈灾的办法,他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回应。
B.翁大立目光长远,考虑问题周到。他由水患联系到边防、农业、治安等诸多国家重大问题,分析水患带来的种种危害,引起皇帝对治水的重视。
C.翁大立勤于政务,仕途却很坎坷。他治理黄淮水患有功,可皇帝封赏并不丰厚,只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后来更因水患再起遭到弹劾而被罢免。
D.翁大立虽嫉恶如仇,但行事过于鲁莽。周世臣案,他干扰刑部郎中潘志伊判案,导致错杀无辜,后真凶落网,他因此受到朝臣弹劾和皇帝重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
(2)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山诸工,及淮流疏浚,次第告成。
14.沛县决堤后,为了救助百姓,翁大立做了哪些事情?(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望蓟门①
祖咏②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②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因为性格不偶流俗,不被当朝重用。③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④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的“惊”字指震惊、震撼,体现出了边防地带的豪壮景象带给诗人的深切感受。
B.首联的呈现出当年燕昭王为招聘贤才所修筑的黄金台,这里有屯驻的营盘,笳鼓喧喧。
C.颈联描写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月光、火光交织成一片,表现出了塞上壮伟异常的景象。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写“望”后之感,格调低沉、悲凉。
16.此诗是如何体现边塞诗的特点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3)《老子四章》中以高台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无论是广大的劳动妇女,还是走街串巷的民间剪纸艺人,他们只用几片常见的彩纸,一把普通的剪刀,就能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花样。这种巧夺天工的剪纸艺术,不需用炭笔勾稿,也不需有粉本画稿,全凭( )便可完成一件件艺术品,不能不令中外艺术家。
剪纸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吸弘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春节时,红艳艳的窗花吐送春光,花花绿绿的门笺迎风飘扬,元宵节上,品种繁多的灯花锦绣生辉,新房上的顶棚花金碧相映,它们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祝寿婚庆等特殊场合张贴的剪纸,多传达安康吉祥、万事如意的内容。如松鹤比寿,牡丹蝙蝠比富贵,梅兰竹菊比君子,葫芦和石榴比多子多福等。这种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够唤起人们感情的共鸣。
人们熟悉的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戏曲神话等,比如“包青天断案”“穆桂英挂帅”,也常通过窗花、灯花等形式被表现出来。这些艺术作品表达人们对是非曲直的评判,阐明一些道德伦理观念,往往让人驻足沉思。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转瞬间 丹青妙手 叹为观止 B.顷刻间 丹青妙手 自叹弗如
C.转瞬间 慧心巧手 自叹弗如 D.顷刻间 慧心巧手 叹为观止
19.文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3分)
A.剪纸艺术凭借独特艺术形式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B.剪纸艺术凭借独特艺术形式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吸引、打动着人们,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C,剪纸艺术凭借独特艺术形式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吸引、打动着人们,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D.剪纸艺术凭借独特艺术形式及蕴藏其中的纯真情感,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20.请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每条不超过6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年来,高科技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也更呼唤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但信息爆炸式增长,① ,反而会大大增加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披沙拣金、澄清谬误的成本。与此同时,② 。比如,一些不法分子炒作科技热词“区块链”,以“虚拟币”之名行“传销币”之实;非法培训机构的“量子波动速读”骗局,忽悠了很多家长……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高,但越是如此,,涵养一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精神。看文章别被“标题党”牵着走,遇到新信息不妨多方求证,避免踏进陷阱。③ ,伪科学的“病毒”自然式微。久而久之,便会有更多人涵养起科学理性的思维定力。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秉持一种冷静甄别的理性意识在对新事物、新概念时变得更重要
B.一种冷静甄别的理性意识在对新事物、新概念时就更需要秉持
C.一种对新事物、新概念秉持的冷静甄别的理性意识就越需要
D.就越需要对新事物、新概念秉持一种冷静甄别的理性意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要求:在认真观察漫画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漫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月月考高二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D (A对象不明:不是原著而是文艺批评;无中生有:解读细致,阐释深刻;B这是指代不明,范围扩大——“狂欢气氛不包括”;C以偏概全,年轻观众、年老观众前少修饰语)
2. C (A“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想对较慢”和“思想有一定深度”没有绝对因果关系,强加因果;B原文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并非“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D文中是参与者希望“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3. A(“没文化真可怕”只是对张飞所言的评价,并非带入自己的真实感受)
4. 弹幕是观众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发到屏幕上飞快闪过的即时性交互性的评论。(4分)
5. 形式娱乐化,缺乏严肃反思;思维浅表化,缺乏真知灼见;语言套路化,缺乏创造力;心里模式与立场的固化,形成快乐的闭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 答案】C
【 解析】C项,应是被装有尿液的保温壶绊倒,看到洒出的金晃晃的尿液起了直接作用。
7.【 答案】C【 解析】C项,此处不是比喻修辞。
8.【 答案】①天气变化衬托了警察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无论天气如何变化,警察押解阿都的坚定决心一直未变;②天气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天气晴转阴,推动了贡布挽救阿都情节的发生;③天气变化是全文的线索,它串联起了所有的故事情节。(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9.【 答案】①尽职尽责,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他为了安全押解阿都,勇上怒龙雪山。②关心爱护同事:为了保护小冯,他强令小冯喝酥油茶,并将防止雪盲症的黑纱布送给小冯。③博爱、大爱,具有人性美:在押解阿都的过程中,他既防着阿都,又对阿都晓之以理,并将防止雪盲症的黑纱布让给阿都;危急时刻,不放弃阿都,将他脚上的绳子割断,救了阿都。(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答出“舍己为人”“善良”等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10.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于)徐州仓”,“徐州仓” 是“贮粟”的地点,属于状语后置,故中间不应该断开,故排除 AC。“周知”指完全知晓、 详尽了解,不应与前文“帝”断开,排除 B,得出答案是 D。
11.D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官员去世后”错。“追夺”的“追”指事后被追究;“追 赠”“追认”的“追”指人死后授予官爵或称号。
12.C 此题考查理解概括文言文的能力。锡赉有差,“有差”的意思是不一,有区别,而非封赏不丰厚。
13.
(1)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什么来驻守?这
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 “可”1 分,宾语前置 1 分,判断句 1 分,大意 1 分
(2)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后完成。 “经营”1 分,“诸工”1 分,“次第”1 分,大意 1 分。
14、①请求皇帝进行赈灾。
②请求皇帝平价出售徐州仓的粮食。
③将水患中百姓的困苦画成十二幅图,并总结五患,献给皇帝。
每点 1 分
补充答案:①第一点“请求皇帝进行赈灾”应出现“请求”、“恳求”等词语。
②第二点如答:“建议后到运粮船只将谷子存在徐州仓内”,亦可得 1 分。
答“平价出售粮食”,得 1 分;两点重复也只得 1 分。
③只答“运输粮食”而非“贮存”则不得分。
【参考译文】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考上进士。积功升官至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朝廷)
命令他去督促治理河道。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在沛县严重溃决,运粮的船只受阻无法前进。
皇帝听从翁大立的请求,大举赈灾。翁大立又建议后到的运粮船只将谷子贮存在徐州仓内,
平价出卖。皇帝下诏允许拿出其中三万石粮食赏赐给百姓。翁大立认为底层百姓困于水灾、
村里穷困愁苦的状况,皇帝不能够完全知晓,于是绘制了十二幅图献上去。并且进言:“时
事可以担忧的,还不止这些。东南是国家财政赋税区域,却江海泛滥,颗粒无收,京城的储
备是需要忧虑的第一件事。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
什么来驻守?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国都附近、山东、河南,下了很久的雨,内外城墙
不完整,贼人强盗来了无法防备,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三件事。江海之间飓风掀起大浪,船舰
上的战士,全部卷入波涛,海防是需要忧虑的第四件事。淮、浙盐场的咸泥全部被冲没了,
煮盐为生的人口流失搬走,商贩们不来,国家税收是需要忧虑的第五件事。希望陛下将这五
点忧虑和十二幅图交给公卿们广泛地评议,迅速地探求解救的计策。”皇帝留下图画观览,
将他的奏折下发给了有关部门。
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已经决堤,淮水又上涨。平地上水深一丈多,许多百姓被淹死了。
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后完成。皇
帝大喜,分别给以赏赐。当时翁大立已经升任工部右侍郎,马上改任兵部,担任左侍郎。适
逢代替他职位的陈大宾还没有到任,而山东沙、薛、汶、泗几条河河水突然上涨,黄河水又
突然来了,不久淮河从泰山庙到七里沟淤积了十几里。第二年,就被给事中宋良佐弹劾而罢
官。万历二年,重新起用担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到任时又调到吏部。第二年调入北京担任刑
部右侍郎,又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六年,退休回乡。
在这之前,隆庆末年,有个锦衣卫指挥使周世臣,是外戚庆云侯的后代。强盗进入他家,
杀死世臣后离开。把总张国维进去抓捕强盗,只有婢女荷花儿和仆人王奎在,就认为二人通
奸而杀害了主人。刑部郎中潘志伊怀疑这个结论,长时间没有裁决。等到翁大立以侍郎的身
份代管部里的事务,愤恨荷花儿杀了主人,就催促潘志伊迅速裁决,处以死刑。过了几年,
捕获到真正的强盗。都城里的人竞相说荷花儿冤枉,传闻流入了宫中。皇帝大怒,打算重重
地申斥翁大立等人,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又弹劾他,于是追削了翁大立的官职,潘志伊也被
贬谪为陈州知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 【分析】“格调低沉、悲凉”错。格调应为高昂,感奋人心。故选D。
16.①体现在意象的选择上,作者选用燕台、汉将营、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等阔大的意象表现边塞风光,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
②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全诗紧扣“望”字,干戈林立、笳鼓喧喧、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表现了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渲染了雄浑壮伟的意境。
③体现在情感的表达上,前三联借景抒情,通过对边塞军营雄壮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惊叹与感奋;尾联借典抒怀,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为国立志的雄心壮志。
【分析】在意象的选择上,作者选用燕台、汉将营、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等代表边塞典型景物的意象,这些阔大的意象表现边塞奇异壮美风光,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
在意境的营造上,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增加全诗的气势。接着紧扣“望”字,诗人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干戈林立、笳鼓喧喧、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表现了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不禁激情满怀。全诗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渲染了雄浑、壮伟的意境,呈现了壮丽的美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歌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前三联借景抒情,通过对边塞军营雄壮景象的描写,肃穆的景象,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激情满怀,表现了诗人的惊叹与感奋;尾联借典抒怀,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却也雄心勃勃;更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以立奇功。诗人用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要效法古人、为国立志的雄心壮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11分)
18. D
19.C(A把“剪纸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中的“的”去掉,改为“凭借”。B项搭配不当,“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为:“吸引打动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C项综合AB正确的改法,又删去“成为深受广大人们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的“所”字。D项搭配不当又赘余(3分)
20.(1)美化生活;(2)托物寄意;(3)道德教化。(3分)
(二)(9分)
21.D上文是“越是如此”,下文应该也搭配“越需要”故排除AB,括号后面“涵养一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精神”主语是人,故排除C。
22.①不但不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②还出现了各种“伪科技”产品③当科学素养不断增强
四、写作(60分)
23.立意:1.自己仰视别人,就休怪他人俯视你;
2.看得起自己,别只一味的否定自己,抬高别人
3.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不要仰望别人,自己也是风景
4.只仰望别人,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例文:《不要仰望别人 自己亦是风景》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匍匐在地上仰视别人,就不能怪人家站得笔直俯视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一味仰望别人,更要懂得欣赏自己。当你仰望自己时会蓦然发现,自己亦是风景。
不要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的确如此,当你仰望那些“富二代”时,你却不知道,他一直仰望着你,他渴望像你一样平凡,一样快乐。当你沮丧时,你仰望着星空,你才发现,自己才是茫茫夜空中最亮的星。
不要仰望别人,才能让别人仰望你。前些时,一部热播的电影《煎饼侠》生动展示了一位名叫大鹏的大男孩追逐导演梦,其实他最初是仰望着当一个明星,可是又阴差阳错当了演员和导演,因为他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就不去仰望明星,而是从屌丝做起,成就了自己,这才被我们所仰望。
不要仰望别人,首先你要有充足的自信。俞敏洪曾说过:“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怎么会相信你。”翻开历史的史册,漫步在那历史的长河中,你会发现,刘邦和项羽都曾是仰望秦始皇出游的人,但他们不仅仅是仰望,而刘邦是充满自信地说:“大丈夫当如此。”而项羽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他们都有充足的自信,才被世人所仰望。又有刘备四处狼狈投主,他不过是仰望别人的人,但他有充足的自信。三顾茅庐,诸葛出山,终成三国鼎立之势。
站在现实的大潮中,你会发现,马云三次高考,要拥有多么强的自信啊。创业艰辛,是自信贯穿于他,让他克服种种困难,这才被世人所仰望。你还会发现,王蒙的《这边风景》获得茅盾文学奖,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屠呦呦通过多年的努力发现青蒿素……不计其数,数不胜数,诚然,拥有自信是让别人仰望自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要仰望别人,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古有卫青勤奋苦读,成为一代名将。司马光“圆木”读书,终成一代名相。苏格拉底曾说过,“患难与困苦是磨人格的最高学校。”如今一些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没有坚韧的意志,只会一味地仰望别人,忘记自己这道风景,从而有了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没有行动,不能患难,怎么可能破茧而出,让别人仰望呢?
不要仰望别人,正视自己,要让别人仰望;仰望自己,因为世界需要你这道风景。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