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2节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13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2节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13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2节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13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设计
展开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这种间接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可能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子热运动的观点.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难点】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认识分子动理论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8-111,完成以下问题:
1.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
2.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体会分子的运动
1.将香水瓶的盖子打开,很快就能在较远处闻到香味.
2.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就变成了红色.
3.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 mm深.
(1)以上三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气体、液体、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你还能举出哪些事实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
答:例如糖块放入水中,整杯水变甜.煤炭堆在石灰墙角,石灰墙变黑等.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即使很少有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禁止吸烟).
概念: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无论气体、液体或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探究二 感受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在分别盛有冷水和温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现象.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墨水在热水中的扩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得多.
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探究三 分子间有空隙吗
在一根长玻璃管中注入一半的水,再缓缓地注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观察现象.
1.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答:玻璃管内的液面比原来的低,即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探究四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会收缩的液膜
在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把铁丝圈浸入肥皂水中,使它上面附着一层肥皂液膜.再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何一侧,被碰一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到了另一侧.
这里是谁把棉线拉过去的?
答:是未碰一侧的肥皂膜把棉线拉过去的.
2.能吊起钩码的铅柱
取两块断面磨平、干净的铅柱,将它们紧压后,可以在它的下面吊起一串钩码,如下图所示.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答:分子引力.
3.不听话的活塞
将注射器中吸入适量的水,再用橡皮套将针管的口子封住.
(1)你试着用力推活塞,能否把活塞压进去?
答:不能.
(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请运用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关系 | 类比分析 | 分子间作用力 |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r=r0 |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 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
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r<r0 | 相当于压缩弹簧 |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r0 | 相当于拉伸弹簧 | 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
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r>10r0 | 相当于弹簧超过限度 | 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
【教师点拨】
1.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2.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跟进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2.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是因为( A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知识点二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2,完成以下问题: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合作探究】
演示一 固体的分子模型
1.留心观察,你知道固体有什么特点吗?
答:既有一定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
2.你能根据上图分析为什么固体具有这种特点吗?
答: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演示二 液体分子的模型
1.留心观察,你知道液体有什么特点吗?
答: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其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2.你能根据上图分析为什么液体具有这种特点吗?
答: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
演示三 气体的分子模型
1.留心观察,你知道气体有什么特点吗?
答: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2.你能根据上图分析为什么气体具有这种特点吗?
答: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跟器壁碰撞外,都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可以充满它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教师点拨】
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可以用类比法进行理解: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就像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分子间作用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奔跑的学生.
【跟进训练】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C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课堂小结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物理粤沪版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粤沪版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沪版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