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A版必修1 题组训练+专题强化练
- 第四节第2课时 硝酸和硫酸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四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5 次下载
- 专题强化练4 气体制备实验 试卷 5 次下载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 试卷 6 次下载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5 次下载
必修1期末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本册综合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测评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湖北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中国人自古就有泡药酒的习惯。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物)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饮用。泡药酒的原理属于( )
A.萃取 B.结晶 C.干燥 D.置换
2.(2020江西高安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铁的合金
3.(2020江苏海安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iO2硬度大,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B.HClO显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4.(2020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
C.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D.将过氧化钠加入足量的含酚酞的水中振荡,溶液呈红色
5.(2019黑龙江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1 mol Fe(OH)3胶体中含有的胶粒数目为NA
D.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6.(2020广西南宁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末)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AlO2溶液:OH-、Na+、Cl-、SO42-
B.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CO32-、Fe3+、NO3-、S2-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K+、SO42-
D.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Fe2+、MnO4-、NO3-、SO42-
7.(2020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表述Ⅰ
表述Ⅱ
A
Cl2有强氧化性
氯水可使石蕊试液最终褪色
B
SiO2具有弱氧化性
工业上利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C
白色沉淀Ag2CO3可与硝酸反应而溶解
检验Cl-时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D
Fe3+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8.(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一上期末)用CuSO4溶液和“某种物质”在40~50 ℃时反应可产生CuH。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材料中的“某种物质”具有强还原性
B.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Cl2
C.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CuH+3H++NO3- Cu2++NO↑+2H2O
D.CuH在氯气中燃烧:2CuH+3Cl2 2CuCl2+2HCl
9.(2020江苏启东高一上期中)某反应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 mol甲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1个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
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之比为1∶3
D.1 mol由乙和丙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约为2×6.02×1023
10.(2020山东潍坊高一上期末)氨氮废水超标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可用以下流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Ⅱ中由NH4+→NO3-,每转化1 mol NH4+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过程Ⅲ中由CH3OH→CO2,甲醇作还原剂
D.过程Ⅲ中由HNO3→N2,转移10 mol e-时可生成N2 11.2 L(标准状况下)
11.(2020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钾以及高铁酸钾处理污水的部分流程如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污水处理中产生Fe(OH)3胶体,使悬浮物聚沉,利用了胶体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
C.另一种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2FeO4的反应可能是:2Fe(OH)3+3ClO- 2FeO42-+3Cl-+4H++H2O
D.K2FeO4还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例如可以把废水中的CN-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反应过程中,CN-作还原剂,被K2FeO4氧化
12.(2019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一上期末)下列装置及药品和实验室制备的气体相匹配的是( )
A.甲装置用来制备氧气
B.乙装置用来尾气处理氯化氢气体
C.丙装置用来制取氯气
D.丁装置中盛有碱石灰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3.(2019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上期末)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 2 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 mL时,则V2为( )
A.240 mL B.300 mL
C.400 mL D.440 mL
14.(2019重庆江津中学、合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500 mL 1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672 mL(标准状况)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
A.28 g B.14 g
C.12.32 g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15.(2020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4分)工业上冶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 2Fe+3CO2。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碳元素被 (填“氧化”或“还原”)。
(2)若消耗了3 mol CO,则生成CO2的体积是 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16.(2020安徽阜宁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末)(12分)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填序号)。
a.Cl2 b.Fe c.H2O2 d.HNO3
(4)FeSO4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氧化性比Cl2、O2、ClO2、KMnO4更强,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 2Na2FeO4+2Na2O+2Na2SO4+O2↑。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 。
17.(2020湖北武汉高一上期末)(12分)某固体中可能含有Na+、K+、Al3+、Ba2+、SO42-、CO32-、SiO32-等离子,将其配成100 mL溶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 mL溶液需要使用容量瓶,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在“定容”操作中,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 cm处,改用 ,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若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俯视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3)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4)加入稀盐酸,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
18.(16分)检测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
离子
Fe3+
Cu2+
SO42-
Na+
H+
浓度(mol/L)
2×10-3
1×10-3
1×10-2
2×10-3
(1)c(H+)= mol/L。
(2)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们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铜和绿矾(FeSO4·7H2O)。
①工业废水中加入铁粉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 Fe2++Cu、 、 。
②试剂B是 。
③操作③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最后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在低温下干燥。
④通过检验溶液D中Fe3+来判断废水中Fe3+是否除尽,实验方法是 。
⑤获得的FeSO4·7H2O需密闭保存,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⑥上述1 000 L废水经处理,可获得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 mol。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A 根据题意,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物)溶解在酒中,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关,属于萃取。
2.C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是CaCO3 CaO+CO2↑,是分解反应,A正确;雾是一种气溶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氧化铁呈红色,不是青色,C错误;钢是铁的合金,D正确。
3.D SiO2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与硬度大无关,A错误;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与酸性无关,B错误;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与氧化性无关,C错误;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正确。
4.A 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生成亚硫酸,石蕊试液变红色,A正确;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没有雾,B错误;汽油密度小于水,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下层颜色变浅,上层颜色变为紫红色,C错误;将过氧化钠加入足量的含酚酞的水中振荡,溶液先变红,然后褪色,D错误。
5.B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等于22.4 L·mol-1,11.2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0.5 mol,而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小于0.5NA,A项错误;7.1 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可知,0.1 mol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项正确;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则1 mol Fe(OH)3胶体中含有的胶粒数目小于NA,C项错误;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 L×0.5 mol·L-1=1 mol,因此忽略水的电离可知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D项错误。
6.A 0.1 mol·L-1 NaAlO2溶液中OH-、Na+、Cl-、SO42-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含有H+,H+和CO32-能反应,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S2-,B错误;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可能含有OH-或H+,Mg2+、NH4+与OH-能反应,C错误;酸性溶液中Fe2+与MnO4-、NO3-能反应,D错误。
7.C 氯水的漂白性在于次氯酸而非氯气,二者无因果关系,A项错误;B项两句表述均正确,但是无因果关系,B项错误;为了排除CO32-的影响,在检验氯离子时要加入稀硝酸,C项正确;Fe3+和KSCN之间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二者无因果关系,D项错误。
8.B A项,在该反应中,铜的化合价降低,则“某种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必升高,体现了还原性,正确;B项,CuH中-1价的H可以与HCl中+1价H发生归中反应:CuH+HCl CuCl+H2↑,错误;C项,CuH具有还原性,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H+3H++NO3- Cu2++NO↑+2H2O,正确;D项,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1价的铜氧化成+2价:2CuH+3Cl2 2CuCl2+2HCl,正确。
9.B 该分解反应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由质量守恒可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1∶3,C正确;乙和丙均为双原子分子,故1 mol乙和丙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2 mol,个数约为2×6.02×1023,D正确。
10.C 过程Ⅰ相当于向含NH4+的溶液中加碱加热,将NH4+转变为氨气,此过程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NH4+中的氮元素是-3价,NO3-中的氮元素是+5价,因此每转化1 mol NH4+要转移8 mol电子,B项错误;甲醇中的碳元素是-2价,而CO2中的碳元素是+4价,因此甲醇变成CO2的过程中甲醇被氧化,作还原剂,C项正确;由HNO3→N2,转移10 mol e-时可生成N2 22.4 L(标准状况下),D项错误。
11.C 硫酸亚铁中加入过氧化钠反应后的产物为高铁酸钠,硫酸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高铁酸钠中铁元素为+6价,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①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用高铁酸钾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生成Fe(OH)3胶体,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固体杂质,使悬浮物聚沉,B正确;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2FeO4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产生氢离子,正确的反应为2Fe(OH)3+3ClO-+4OH- 2FeO42-+3Cl-+5H2O,C错误;K2FeO4还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可以把废水中的CN-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两种无毒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根据转化关系,氮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都升高,故反应过程中,CN-作还原剂,高铁酸钾作氧化剂,D正确。
12.C 制备氧气一般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错误;HCl极易溶于水,因此需要防止倒吸,B错误;制取Cl2,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来制备,C正确;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干燥CO2不能用碱石灰,D错误。
13.D 当V1=160 mL时,此时溶液是MgSO4、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则n(Na2SO4)=12n(Na+)=12n(NaOH)=12×0.16 L×1 mol/L=0.08 mol,设MgSO4为x mol、Al2(SO4)3为y mol,根据Mg、Al守恒有:x+2y=0.1,100 m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2 mol/L×0.1 L=0.2 mol,则有:x+3y=0.2-0.08=0.12,联立方程解得:x=0.06、y=0.02,所以金属粉末中:n(Mg)=0.06 mol,n(Al)=2×0.02 mol=0.04 mol,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V2时,溶液是Na2SO4和NaAlO2的混合溶液,则有: n(NaOH)=2n(Na2SO4)+n(NaAlO2)=2n(H2SO4)+n(Al)=2×0.2 mol+0.04 mol=0.44 mol,故V2=0.44mol1mol/L=0.44 L=440 mL。
14.B 根据题意,混合物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可判断原混合物恰好溶于500 mL 1 mol/L的盐酸且反应后的溶液中无Fe3+存在,因此铁元素在溶液中只以FeCl2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氯离子与亚铁离子的个数比为2∶1,n(HCl)=0.5 L×1 mol/L=0.5 mol,则n(FeCl2)=12n(HCl)=0.25 mol,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可得到铁的质量为0.25 mol×56 g/mol=14 g。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 (1)Fe2O3 氧化 (3)67.2 6
解析 (1)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2)根据反应方程式,若消耗3 mol CO,则生成3 mol CO2,在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3 mol×22.4 L/mol=67.2 L;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即1 mol CO转移2 mol电子,则3 mol CO共转移6 mol电子。
16.答案 (1)D
(2)NO2-+Cl2+H2O NO3-+2H++2Cl-
(3)c
(4)①Na2O2 Na2O2、FeSO4 ②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为Fe3+,Fe3+与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
解析 (1)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说明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Fe3+又转化为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而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化为Fe3+,说明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为氧化剂。
(2)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2+H2O NO3-+2H++2Cl-。
(3)Cl2、HNO3都能氧化亚铁离子,但会引入新的杂质,铁不能氧化亚铁离子,H2O2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选c。
(4)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2价。
①得电子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以Na2O2是氧化剂,Na2O2、FeSO4是还原剂;②K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且还原产物铁离子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17.答案 (1)检查是否漏水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2)AC
(3)CO32-、SiO32- SO42-、Al3+、Ba2+
(4)CO32-+2H+ CO2↑+H2O、SiO32-+2H+ H2SiO3↓
解析 (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A项,砝码已经生锈会导致称量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浓度偏高;B项,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C项,定容时俯视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项,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E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没有影响。
(3)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沉淀B,气体A为CO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结合离子共存可知一定不存在Al3+、Ba2+;生成的沉淀B为硅酸,则一定存在SiO32-;向滤液C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SO42-。
(4)根据分析可知,加入稀盐酸后CO32-、SiO32-均和氢离子发生反应。
18.答案 (1)0.01 (2)①Fe+2Fe3+ 3Fe2+ Fe+2H+ Fe2++H2↑ ②硫酸 ③过滤 ④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1滴KSCN溶液,不出现红色,说明废水中Fe3+已除尽 ⑤FeSO4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或FeSO4·7H2O易失去结晶水) ⑥12
解析 (1)根据电荷守恒知,c(H+)+3c(Fe3+)+2c(Cu2+)+c(Na+)=c(OH-)+2c(SO42-),废水呈酸性,OH-浓度很小,计算时可忽略,代入题给数据计算得c(H+)=0.01 mol/L。(2)①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铁和硫酸,加入铁粉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 Fe2++Cu、Fe+2Fe3+ 3Fe2+、Fe+2H+ Fe2++H2↑。②固体C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硫酸,过滤,得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试剂B是硫酸。③操作③是从溶液中获得晶体,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后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在低温下干燥。④用KSCN溶液检验Fe3+是否除尽。⑤Fe2+易被氧化,FeSO4·7H2O易失去结晶水,故FeSO4·7H2O需密闭保存。⑥1 000 L废水中n(Fe3+)=2 mol,560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根据铁原子守恒知,可获得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12 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专题素养测评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综合与测试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1 期末综合测评,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