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
展开【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3.非选择题共5道题。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1~10每小题1.5分,11~20每小题2分,共3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B.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被根细胞吸收并储存
C.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反应阶段的水属于结合水
D.无机盐在细胞内积累有利于外界水分进入细胞
2.(★)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是 ( )
A.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
B.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的细胞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外表皮细胞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液泡颜色变深
3.(★)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B.脂质与糖类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D.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脂肪含能量更多
4.(★)对生物组织中物质检测时,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C.蛋白质与斐林试剂反应显橘黄色
D.葡萄糖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5.(★)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种子成熟后胚乳细胞死亡。取一些玉米种子剖开并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经多次冲洗去掉浮色后观察,所有种子胚乳部分染色都很深,而胚都不着色。该现象主要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 ( )
A.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D.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
6.(★)研究人员从某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甲、乙、丙3种细胞器,对其所含的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含该化合物用“√”表示,不含用“×”表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细胞器
所含化合物
蛋白质
核酸
脂质
甲
√
√
√
乙
√
×
√
丙
√
√
×
A.甲的成分特征与线粒体相符
B.乙应该具有膜结构,可能是内质网
C.丙中不含脂质,可能是核糖体
D.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能分离出上述结构
7.(★)科学家用显微技术去除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说明 (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功能行使离不开细胞其他结构
8.(★)下列关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细胞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降低
B.细菌具有细胞壁,可以用它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C.水分子以易化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时不与通道蛋白结合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的差异是发生质壁分离的重要条件
9.(★)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同一种物质可能以不同方式进出同一细胞
B.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一定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
D.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需要膜蛋白参与
10.(★)胃黏膜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经胃酸刺激后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胃蛋白酶破坏肽键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片段
B.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仍具有生物活性
C.胃蛋白酶原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参与
D.胃酸使胃蛋白酶原结构发生改变,成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11.(★★)有关ATP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动物CO中毒,会降低Ca2+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的速率
B.ATP与ADP循环中,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
C.各植物组织中,耗氧量相同的条件下ATP生成量也一定相同
D.主动运输消耗ATP时,载体蛋白磷酸化后构象改变
12.(★)玉米根部细胞中含有两种脱氢酶,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催化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如图所示(A~C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为丙酮酸,C为酒精
B.B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①~③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
D.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③
1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解释合理的是 ( )
A.酸奶“胀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
B.用纱布包扎伤口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
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
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
14.(★)图甲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①~④代表叶绿体结构,A~D代表4种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②上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B.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原因是色素溶于乙醇
C.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和D色素带颜色较浅
D.②上形成的NADPH和ATP进入④,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15.(★)下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a~g表示物质,①~③表示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b为ATP,d为NADPH
B.①表示水光解,③表示CO2固定
C.突然停止光照,c和g含量都会增多
D.用18O标记H21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
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观察对象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也可用小鼠骨髓细胞。下列关于这两种观察对象和观察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都需要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再换高倍镜
B.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板上适合观察计数
C.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两种细胞分裂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17.(★)多细胞生物个体往往是由受精卵经分裂、分化而来的,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B.细胞分化的关键是特异性蛋白合成
C.细胞分化使个体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D.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8.(★)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程序性死亡
B.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内部结构
C.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细胞核变小
D.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19.(★★)下图①~④为某动物精巢内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可表示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B.②可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
C.③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可能发生不均等分裂
D.④可表示减数分裂结束后,细胞处在变形的过程中
2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B.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标志着受精完成
C.是否受精不影响卵细胞的细胞呼吸与物质合成效率
D.受精卵中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下图所示关系表示的是 ( )
A.Ⅰ 核酸、ⅡDNA、ⅢRNA
B.Ⅰ 淀粉、Ⅱ 糖原、Ⅲ 纤维素
C.Ⅰ 固醇、Ⅱ 胆固醇、Ⅲ 性激素
D.Ⅰ 蛋白质、Ⅱ 多肽链、Ⅲ 含硫蛋白质
22.(★★)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有学说认为,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蓝细菌,即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二者形成共生关系而协同进化。最近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细胞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维持生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蓝细菌、罕见细菌和原始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蓝细菌、罕见细菌和原始真核细胞内都有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
C.上述各种细胞均能以叶绿体为基础进行光合作用实现自养生活
D.叶绿体起源过程中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成为了叶绿体的外膜
23.(★)下图为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甲相比,乙适合在弱光照环境中生长
B.光照强度为N时,甲和乙的光合速率相等
C.如果增大环境中CO2的浓度,M点将左移
D.光照强度为1000lx时,甲表层叶片和深层叶片光合速率相同
24.(★)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B.各种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稳定不变
C.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系统
D.生物膜的功能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25.(★)在45℃和60℃条件下,测定不同pH环境中植物淀粉酶的活性(用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表示,且该酶最适温度为6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淀粉完全水解所需时间长短与淀粉酶活性高低呈负相关
B.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为45℃和60℃条件下测定的结果
C.45℃和60℃条件下,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
D.向反应液中滴加碱液,pH从1→4→7过程中,淀粉酶活性逐渐恢复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10分)溶液培养法是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栽培植物的方法。表一是小麦植株中占干重比例在0.01%以上的元素;表二是小麦培养液配方中部分成分(表中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称为化肥);表三是培养液中元素的质量浓度。请分析回答:
表一
元素
C
O
H
N
K
Ca
Mg
P
S
Cl
干重比例
(%)
45
45
6
1.5
1
0.5
0.2
0.2
0.1
0.01
表二
化合物
硝酸钾
硝酸钙
磷酸二
氢氨
硫酸镁
氯化钾
……
每升溶液
中的体积
(mL)
6
4
2
1
2
表三
元素
N
K
Ca
P
S
Mg
Cl
元素的质
量浓度
(mg/L)
224
235
160
62
32
24
1.77
(1)镁元素是构成 的必需元素,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麦田缺镁,麦苗发黄,影响光合作用,施加表二中 化肥,可改善缺镁症状。
(2)与表一相比,表三中缺少的元素有 ,这些元素主要来自小麦周围环境中的 。
(3)小麦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11%左右,小麦面粉做成熟食后更容易消化吸收。从蛋白质结构分析,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后,易被蛋白酶水解,其原因是
。
(4)现有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和缺Mg的完全培养液及相关器材。利用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Mg是小麦生长的必需元素。写出实验思路并对实验现象及结论做出分析。
27.(★)(10分)下图为某动物神经细胞模式图(部分),①~⑥表示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
(1)该神经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它能接受其他细胞传来的信息与其中 有关。
(2)该细胞能分泌神经肽,若以3H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细胞中依次出现较强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神经肽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整个过程中,为细胞内一系列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主要是 (填标号)。
(3)图中⑥是核仁,其主要功能是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膜上核孔的数目较多,核孔的作用是 。
28.(★)(11分)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d表示运输方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①表示 ,b、d分别表示 和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填字母)。
(2)钾离子带有电荷,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穿过①,需要通过细胞膜上的[③] 和[④] 进行运输,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
。
(3)科学研究发现,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像一扇大门一样控制钙离子的出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某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请分析该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原理 。
29.(★★)(11分)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据预计,大气中CO2浓度到22世纪中后期将是现在的两倍。研究人员对玉米和大豆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甲组为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模拟倍增的CO2浓度(750μmol·mol-1)、丙组是倍增后恢复到大气CO2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大气CO2浓度下生活),两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重复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29.88
21.24
30.95
33.79
25.33
18.24
蒸腾速率
(mmol·m-2·s-1)
3.18
6.01
1.69
5.90
3.18
6.01
水分利用效率
(mmol·mol-1)
9.40
3.53
18.31
5.73
7.97
3.03
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1)实验中设置重复组的目的是 。
(2)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ATP生成的部位是 (填细胞结构)。
(3)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但是CO2浓度倍增时,光合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两点即可)。
(4)净光合速率提高和蒸腾速率降低均会使水分利用效率升高,根据表中甲、乙两组数据分析,玉米和大豆对水分利用效率升高的原因分别是
。
(5)有人认为:化石燃料使用能升高大气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对农业增产有利,因此没有必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请你对此观点做出简要评述。
30.(★)(8分)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某种动物的卵巢切片,并绘制了甲、乙、丙三个细胞分裂图,丁表示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⑦表示不同时期)。请分析回答:
(1)甲细胞的名称是 ,乙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丙细胞处于丁图中的时期是 (填数字)。
(2)若甲、乙、丙分别代表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连续分裂的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3)丁图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细胞分别经a过程和c过程后,子细胞中的核DNA数不同,根本原因是 。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56级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生物试题
高一生物
答案全解全析
1.考向 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题组 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思路分析 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可以运输物质等。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有: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答案 C
解析 植物秸秆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余灰烬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A正确;植物主要通过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并储存,B正确;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反应阶段的水属于自由水,C错误;无机盐在细胞内积累会造成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外界水分进入细胞,D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并能据此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的判断。
2.考向 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题组 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思路分析 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是紫色的,两者不需要染色便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答案 B
解析 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是绿色的,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流动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A不符合题意;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为支原体,是一类结构最小的原核生物,无法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B符合题意;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聚集的好氧细菌,C不符合题意;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紫色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D不符合题意。
易错提醒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叫显微结构,如细胞壁、叶绿体、染色后的染色体、线粒体、细胞核等;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叫亚显微结构,如细胞器的内部结构以及核糖体等较小的细胞器。
3.考向 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及功能
题组 糖类和脂质
思路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一般由C、H、O组成。
答案 D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脂质和糖类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A错误;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只能少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作为储能物质,C错误;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而1g脂肪可以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D正确。
易错警示 关注糖类、脂质的5点警示:
(1)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由肽聚糖构成的。
(2)脂肪中氧元素含量低,碳和氢元素比例较高,而糖类则相反,同质量的脂肪比淀粉在氧化分解时耗氧多。
(3)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而细胞膜主要由磷脂构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性激素能够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4)细胞内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供能。
(5)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良好储能物质。
4.考向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题组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思路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的有机物时,常用碘液检测淀粉呈蓝色;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呈橘黄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显紫色。
答案 A
解析 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A正确;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检测蛋白质应用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呈紫色,C错误;葡萄糖属于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检测呈砖红色沉淀,D错误。
点评 颜色反应的实验关键是选材,应选择白色(无色)或接近白色(无色)的材料,以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实验现象。
5.考向 细胞膜的功能及特点
题组 细胞膜的功能及特点
思路分析 细胞膜在控制物质进出时,体现出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即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台盼蓝是鉴定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死亡的胚乳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深色,而活的胚细胞则不会着色,这充分证明了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确细胞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细胞的活性,台盼蓝是鉴定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
6.考向 细胞器的结构
题组 细胞器的结构
思路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甲细胞器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为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乙细胞器不含核酸,但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应为单层膜细胞器,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细胞器不含脂质,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含有核酸,故为核糖体。
答案 D
解析 据以上分析,甲是双层膜的线粒体,A正确;乙含有脂质,即有膜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可能是内质网,B正确;丙不含脂质,无膜结构,含有核酸,故可能是核糖体,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不能分离出上述结构,D错误。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明确各种细胞器的特点。
7.考向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思路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 A
解析 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而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其生命活动恢复,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符合题意;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但题干中没有涉及变形虫的繁殖等,B不符合题意;细胞核是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但题干中没有涉及变形虫的各种性状特征,C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细胞核功能行使离不开细胞其他结构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知识总结
(1)细胞核的结构
(2)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8.考向 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题组 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思路分析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动物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答案 B
解析 水主要是通过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故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降低,A正确;质壁分离是原生质体与细胞壁的分离,细菌无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B错误;水分子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时是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的,不与通道蛋白结合,C正确;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D正确。
点评 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细胞吸水与失水发生的条件及动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发生的异同。
9.考向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题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思路分析 一般而言,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胞吐。
答案 B
解析 同一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Na+出神经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进神经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B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C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胞吞胞吐需要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的参与,D正确。
易错警示 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转运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10.考向 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因素
题组 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因素
答案 B
解析 蛋白质水解的实质是将肽键断开形成多肽,A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而小肠液的pH为7.6,当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会失去生物活性,B错误; 胃蛋白酶原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及分泌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相关,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胃蛋白酶原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是胃酸刺激的结果,D正确。
知识总结 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结构
11.考向 ATP的分子结构、转化及利用
题组 ATP的分子结构、转化及利用
思路分析 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ATP的合成途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合成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相互转化反应式:ADP+Pi+能量ATP。ATP的利用:主动运输、生物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生命活动。
答案 C
解析 Ca2+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动物CO中毒,会抑制细胞呼吸而降低ATP产生量, 进而降低Ca2+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的速率,A正确;放能反应产生的能量可储存在ATP中,ATP的水解一般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B正确;绿色组织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非绿色组织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在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物不同组织细胞产生ATP的量不一定相同,C错误;主动运输消耗ATP时,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磷酸化后构象改变,D正确。
方法总结 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12.考向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题组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A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③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B乳酸或CO2和C酒精。
答案 C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丙酮酸,C为酒精,无氧呼吸全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B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只在①阶段有少量ATP生成,C错误;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的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即①②过程,玉米的其他部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即①③过程,D正确。
易错提醒 大多数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但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以及玉米的胚等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3.考向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题组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答案 C
解析 乳酸菌为厌氧细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纱布透气,因此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防止厌氧细菌大量繁殖,B错误;用酵母发酵来生产酒精,先通气后密闭,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增大酵母菌繁殖量,然后再密闭,让其产生大量酒精,C正确;松土可增加根细胞部位的氧气,有利于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D错误。
知识总结
(1)低温、低氧、较湿润条件下储存蔬菜和水果。
(2)低温、低氧、干燥条件下仓储粮食。
(3)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温以降低呼吸消耗,提高产量。
(4)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
(5)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
(6)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4.考向 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
题组 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甲中①为叶绿体内膜,②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③为线粒体外膜,④为叶绿体基质;图乙中A为胡萝卜素,B为叶黄素,C叶绿素a,D为叶绿素b。
答案 B
解析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故叶片呈绿色,A正确;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可用层析液分离色素,B错误;黄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少,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和D色素带颜色较浅,C正确;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可产生NADPH和ATP,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过程,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所用试剂及在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种类及颜色。
15.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
思路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为水的光解,②为C3的还原,③为CO2的固定;a为O2,b为ATP,c为ADP,d为NADPH,f为C3,g为C5。
答案 C
解析 b为Pi与c的产物,故c为ADP,b为ATP,d为H2O水解产物,为NADPH,A正确;①是H2O在光下的反应,故为水光解;③为CO2参与的过程,为CO2固定,B正确;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变慢,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使C3的还原减少,产物C5减少,又由于CO2的固定继续进行,C5被消耗,故g(C5)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用18O标记H218O,H218O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18O2,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故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D正确。
方法总结 (1)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2)利用模型法分析光合作用中物质的量的变化
①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
②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NADPH和ATP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③具体分析时只有理清C3、C5的“来源”与“去路”(C3产生于CO2的固定,消耗于C3的还原;C5产生于C3的还原,消耗于CO2的固定),才能避开试题陷阱。
16.考向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题组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答案 B
解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后再换高倍镜,A正确。有丝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错误。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正确。有丝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最终扩展成为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D正确。
方法总结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纺锤体的形成不同
(前期)
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末期)
植物细胞
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17.考向 细胞分化的实质、结果及意义
题组 细胞分化
答案 A
解析 细胞分化不改变遗传物质,仍具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有特异性蛋白的合成,B、D正确;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
易错提醒 区分细胞分化与全能性
(1)细胞分化的标志: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与细胞分化无关,如呼吸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等的表达不能证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只有在特定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如胰岛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可以证明细胞发生了分化。
(2)判断体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标志:看起点和终点,起点是“已分化的体细胞”,终点是“完整有机体或其他各种细胞”。
(3)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高低与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呈负相关。
18.考向 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
题组 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
答案 C
解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程序性死亡,A正确;溶酶体可以通过自噬作用清除体内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及细胞器,B正确;衰老细胞的特征是细胞核增大,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等,C错误;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机制,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D正确。
方法总结 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及凋亡的关系
(1)区别
项目
结果
遗传物质变化
细胞分裂
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细胞分化
可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癌变
形成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细胞凋亡
细胞正常死亡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2)联系
19.考向 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题组 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思路分析 据题图分析可知,①中染色体数目为2n,且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②中染色体数目为n,且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③中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为2n,且染色体∶DNA=1∶1,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④中染色体和DNA均为n,表示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
答案 C
解析 ①对应时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且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此时DNA已经复制完成,可表示减数分裂Ⅰ前期,此时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A正确;②对应时期染色体数目为n,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③对应时期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为2n,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C错误;④对应时期染色体和DNA均为n,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减半,可表示减数分裂结束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D正确。
点评 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变化规律,同时要区分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
20.考向 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相关知识
题组 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相关知识
思路分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有一半染色体来自卵细胞。
答案 C
解析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离不开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A正确;精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完成标志着受精作用完成,B正确;受精前卵细胞的呼吸和物质合成效率较低,受精后卵细胞呼吸与物质合成效率升高,C错误;受精卵中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正确。
易错警示 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大部分DNA来自卵细胞。
21.考向 有机物的种类及关系
题组 有机物的种类及关系
答案 ABD
解析 核酸只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不能用题图表示,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不能用题图表示,B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可以用题图表示,C正确;多肽链无空间结构,只有经过盘曲折叠才可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所以不能用题图表示,D错误。
技巧点拨 学生通过构建各种有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的概念图来巩固相关知识,也是解题的关键。
22.考向 真、原核生物的比较
题组 真、原核生物的比较
思路分析 蓝细菌和罕见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 ABD
解析 蓝细菌、罕见细菌和原始真核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蓝细菌、罕见细菌和原始真核细胞均具有核糖体,B正确;蓝细菌和罕见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色素,C错误;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据题干信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蓝细菌”,叶绿体的外膜可能来源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D正确。
点评 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是基础,同时应能充分把握题干中叶绿体的起源,进而分析作答。
23.考向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曲线分析
题组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曲线分析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M点是甲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N点是乙植物的光饱和点,此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答案 AC
解析 由曲线可知,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甲植物低,因此乙植物较适宜在弱光下生长,A正确;光照强度为N时,甲和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据图可知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并不相等,故此时甲和乙的光合速率不相等,B错误;M点为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在未达到二氧化碳的饱和点之前,适当增大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会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而呼吸作用速率(强度)仍维持原样,这时候需要较低的光照就可以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持平,故光补偿点左移,C正确;光照强度为1000lx时,甲表层叶片和深层叶片能接受并利用的光量(强度)不同,故光合速率不相同,D错误。
方法总结 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表示此时的细胞呼吸强度。
②AB段(不包括A、B点):光照强度加强,光合速率逐渐增强,但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③B点: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
④BC段(不包括B、C点):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24.考向 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
题组 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
思路分析 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 ACD
解析 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来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扩大膜面积,两者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A正确;由于细胞的分化、衰老等生理过程,各种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是稳定不变的,B错误;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功能紧密相连,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C、D正确。
知识总结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①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②决定物质运输(载体蛋白等)、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③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④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保证化学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3)成分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等组成,体现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
②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差异性。
(4)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
(5)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为例
25.考向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题组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思路分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到达反应平衡点的时间越短,但酶并不影响最终的产物量。
答案 ABC
解析 酶活性越高,催化效率越高,底物完全水解所需时间就越短,因此淀粉完全水解所需时间长短与淀粉酶活性高低呈负相关,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相同pH条件下,曲线①表示的温度下,淀粉水解所需时间长于曲线②,说明曲线①所示温度下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故曲线①、②分别为45℃和60℃条件下测定的结果,B正确;曲线①和曲线②都是在pH=7时,淀粉水解所需时间最短,即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故45℃和60℃条件下,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C正确;pH=1时,在强酸条件下酶已失活,若向反应液中滴加碱液,pH从1→4→7过程中,淀粉酶活性不能恢复,D错误。
易错警示 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后可恢复活性。
26.考向 化学元素、化合物及相关实验
题组 化学元素、化合物及相关实验
思路分析
答案 (1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叶绿素 硫酸镁
(2)C、H、O 空气(二氧化碳)和水
(3)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2分)
(4)实验思路:
选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随机分成2组,一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作为对照;另一组培养在缺Mg的完全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小麦的生长状况,再重新将实验组小麦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小麦生长状况。(2分)
现象及结论分析:
若在缺Mg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后小麦叶片变黄,生长不良;重新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后,小麦植株恢复正常生长状态,说明Mg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2分)
解析 (1)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表二中化肥硫酸镁含有镁元素,使用后可改善缺镁症状。(2)根据表中所给元素的种类可知,与表一相比,表三缺少的元素是C、H、O;这些元素主要来自小麦周围环境中的CO2和H2O。(3)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容易降解。(4)据题干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Mg,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验原理是: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要按照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完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方法总结 利用集合图形巧记元素的分类
27.考向 细胞膜、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 细胞膜、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思路分析 根据图分析可知,①为高尔基体,②为核糖体,③为线粒体,④为内质网,⑤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⑥是核仁。
答案 (1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蛋白质(或糖蛋白、受体) (2)②④①(2分) 胞吐 ③ (3)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分)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分)
解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在细胞膜的表面有糖蛋白,它与细胞识别有关,也能作为受体。(2)该细胞能分泌神经肽,若向细胞基质中注入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则放射性首先出现在②核糖体上,然后依次是④内质网、①高尔基体上;神经肽属于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整个过程中所需能量均由③线粒体提供。(3)核仁主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核孔数目较多,其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点评 本题结合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8.考向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题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磷脂双分子层,②④为载体蛋白,③为通道蛋白;其中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
答案 (11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磷脂双分子层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a、c(2分)
(2)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从能量、方向、是否与蛋白结合等角度分析,合理即可(2分)
(3)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进入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利于血压降低(2分)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a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b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表示协助扩散;d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借助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两种。(2)钾离子带有电荷,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细胞膜,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③]通道蛋白和[④]载体蛋白进行运输;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3)由题干信息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故治疗高血压的二氢吡啶类药物是通过阻滞钙通道而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减少细胞收缩而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避免血压升高。
29.考向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综合知识
题组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思路分析 由题表分析可知,该实验是探究CO2浓度对玉米和大豆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及CO2浓度,因变量(观测指标)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答案 (11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1分)
(2)叶绿体、线粒体
(3)CO2浓度升高使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增强,C3的还原增强,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 NADPH和ATP的供应限制,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写出两点即可)
(4)玉米主要通过降低蒸腾速率来提高来水分利用效率;大豆主要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此观点不合理。首先,不能只从光合作用效率可能提高的角度来看待温室效应,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温室效应加剧,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其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只是CO2浓度,还有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和酶活性等其他因素。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温度升高,可能使某些酶的含量和活性降低;高温会引起蒸腾作用增强从而影响水分供应,还会引起细胞呼吸增强而消耗更多的有机物。(其他合理回答也给分)
解析 (1)实验中设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的发生,减少实验误差。(2)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同时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水在光下分解产生O2 和NADPH,并伴随ATP生成;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3)随着CO2 浓度升高,暗反应中的CO2固定过程增强,产生的C3增加,进而引起C3的还原增强,所以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均升高。但限制光合速率成倍增加的因素可能是NADPH和ATP的供应限制,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4)由表中信息可知,无论是大气CO2浓度,还是CO2浓度倍增环境中,玉米的蒸腾速率均低于大豆,说明玉米主要通过降低蒸腾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对于大豆而言,大气CO2浓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玉米,而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却高于玉米,说明大豆主要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5)题述观点不合理。首先,不能只从光合作用效率可能提高的角度来看待温室效应,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温室效应加剧,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其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只是CO2浓度,还有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和酶活性等其他因素。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温度升高,可能使某些酶的含量和活性降低;高温会引起蒸腾作用增强从而影响水分供应,还会引起细胞呼吸增强而消耗更多的有机物。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从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30.考向 细胞增殖过程及图像分析
题组 细胞增殖过程及图像分析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图中a为减数分裂相关过程,b为受精作用相关过程,c为有丝分裂相关过程。
答案 (8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2分) 12 ⑤
(2)丙→乙→甲
(3)受精作用 a过程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过程核DNA复制细胞一次分裂一次(2分)
解析 (1)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该动物为雌性,故该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乙细胞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丁中的⑤。(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先经过有丝分裂增殖,再进行减数分裂,故这三个细胞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3)图丁中a为减数分裂相关过程,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阶段为有丝分裂相关过程。b阶段发生了受精作用产生了受精卵,可进行有丝分裂。a过程子细胞核DNA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只复制了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过程中核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故两个过程得到的子细胞的核DNA数不同。
点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并能对图像熟练辨析。
9、【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9、【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8、【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7、【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25小题,非选择题共5道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