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物理A版(2019)必修第一册 题组训练+专题强化练
- 28-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9 次下载
- 29-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达标检测 试卷 9 次下载
- 31-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题 试卷 7 次下载
- 32-3 牛顿第二定律练习题 试卷 9 次下载
- 33-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3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7 次下载
物理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对运动和力的理解1.(2019山西太原高一上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物体与较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C.笛卡儿认为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下去D.牛顿认为力不仅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2019山东泰安四中高一上月考)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在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C.力只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上期中)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不等于零D.运动越快的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一定越大题组二 伽利略理想实验4.(2019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在探究物体运动的原因时,伽利略利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即使没有摩擦,小球最终也一定会停下来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会运动5.(2019江西上饶中学高一上期中)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立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这套科学方法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其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运用数学推理②合理外推③对现象的一般观察④提出猜想⑤通过实验对推理进行验证⑥推广应用 A.④②③①⑤⑥ B.③④①⑤②⑥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③①②⑤⑥6.(2019安徽池州高一上期末)安徽宿松籍科学家吴宜灿获2018年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物理学史上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关于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胡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C.牛顿做了著名的斜塔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7.(2019辽宁沈阳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所用到的方法是在可靠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完成的实验了题组三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8.(2019天津和平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外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惯性9.(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不停止,因为受到动力作用B.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必有外力作用C.撤去外力,运动物体会逐渐停下D.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10.(2019重庆八中高一上期末)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是惯性C.马拉车一起匀速前行,说明马和车的惯性是一样的D.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速度11.(2019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C.惯性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题组四 对惯性概念的理解12.(2020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C.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没有惯性D.若两物体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惯性相同13.在高速公路上乘坐汽车时,驾乘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其目的是( )A.防止汽车急刹时驾乘人员惯性消失B.防止汽车加速时驾乘人员惯性变大C.防止汽车减速时驾乘人员惯性变小D.防止在紧急情况时驾乘人员由于惯性飞离座椅,从而造成伤害 14.冰壶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滑行途中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有 ( )A.推力 B.阻力C.向前的惯性力 D.推力和阻力15.(2019辽宁沈阳新民一中高一上期中)火车在直轨道上匀速运动,车内有一物体被竖直丢到窗外,发现物体仍在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这是因为( )A.物体被丢出后,空气给它一个向前的推力,使它向前运动B.物体被丢出后,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C.物体被丢出的瞬间,手给它一个向前的力,推动它向前运动D.物体被丢出后,惯性消失16.(2019广东惠州高一上期末)某人乘坐列车时观察车厢里水平桌面上一个装水玻璃容器。列车在水平直线运动过程中,当他观察到的水面形状如图中所示时,可以判断( )A.列车向前加速行驶B.列车向前减速行驶C.列车向前匀速行驶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7.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深度解析)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2020重庆高一上期中,)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在《墨经》中,就已对力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下列说法中,与墨翟对力的阐述最接近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物体位移变化的原因C.力是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2020河南郑州高一检测,)(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3.(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上期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一乘客在一列匀加速直线行驶的“复兴号”车厢里相对车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 )A.在最高点对地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对地速度为零C.抛出时车厢速度越大,落点位置离乘客越远D.落点位置与抛出时车厢的速度大小无关题组二 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4.(2020安徽芜湖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用绳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5.(2020重庆渝中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难以确定6.(2020河北衡水武邑中学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为月球车示意图,当该月球车分别在地面以较小的速率和在月面以较大的速率行驶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地面运动时的惯性较大B.在月面运动时的惯性较大C.在地面和月面惯性一样大D.在地面运动时的质量较大7.(2020湖北襄阳四中高一上月考,)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①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尽可能高速助跑②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③自行车轮胎制成不平整的花纹④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8.(2020湖北安陆一中高一上月考,)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民常用一种叫作“风谷”的农具分选,如图所示,对它的分选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A.石子质量大惯性大,飞得最远B.草屑和瘪谷粒质量小,飞得最近C.草屑和瘪谷粒的惯性最大,飞得最近D.空气阻力作用使它们速度变化快慢不同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B 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故A错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笛卡儿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去,故C错误;牛顿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2.D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运动时不一定受力,故A错误;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故B错误,D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既能改变速度的大小,也能改变速度的方向,故C错误。3.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正确;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所受的合力等于零,故C错误;物体运动越快,说明速度越大,但所受的合力不一定大,比如当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所受的合力为零,故D错误。4.C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5.B 物理规律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科学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推广,对照可知排序最合理的是:③对现象的一般观察、④提出猜想、①运用数学推理、⑤通过实验对推理进行验证、②合理外推、⑥推广应用。故B正确。6.D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而不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才会改变,故A错误;胡克用实验的方法得出了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故B错误;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塔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故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D正确。7.BC 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设想出理想斜面实验,他是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A错误,B正确。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C正确。斜面实验中,不可能观察到小球不受阻力时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现象,这一点即使是现在也做不到,故D错误。8.C 虽然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础,是有意义的,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故B错误;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即不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惯性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外力无关,故D错误。9.B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必有外力作用,故B正确;运动时撤去外力,物体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惯性,但没有反映惯性大小,故D错误。10.B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故B正确;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马拉车一起匀速前行,如果马和车的质量不一样,则马和车的惯性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决定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质量,故D错误。11.A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等效于合力为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木块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而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使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即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由质量来决定,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故C、D均错误。12.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无关;不只是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惯性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13.D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A、B、C错误;驾乘人员和汽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汽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驾乘人员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前倾倒,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所以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故D正确。14.B 冰壶被推出后不再受推力,水平方向受到空气阻力与冰面的阻力;而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并不是力,故B正确,A、C、D错误。15.B 由于惯性,物体被丢出后,在水平方向上与车有共同的速度,所以物体仍在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故B正确。16.B 当列车向前减速时,容器内的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水向前涌,呈现图示状态,所以列车向前减速行驶,故B正确。17.A 由题图可知,摆锤向右摆动,所以若汽车运动方向向左,则向左做加速运动;若汽车运动方向向右,则向右做减速运动。故A正确。解题模板解答惯性现象的思路(1)明确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2)当外力作用在物体的某一部分时,这一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明确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怎样的运动状态,然后判断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能力提升练1.D 由题意可知:“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即力起到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最接近,故D正确。2.ABD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知识链接力和运动的关系(1)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速度发生改变,而速度的改变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受到不为零的外力作用。3.D 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是变化的,最高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此时对地速度最小,但不为零,故A、B错误;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落地时乘客与小球的相对位移为x=v0t+at2-v0t=at2,与初速度无关,故D正确,C错误。4.A 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右运动,即向右加速运动,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即速度变化慢,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速度变化快,而且水和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所以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铁球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同理,由于乒乓球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质量小、惯性小,故乒乓球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5.B 因为小车表面光滑,因此,不论小车如何运动,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均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们将保持匀速运动状态,又因为两球速度相等,故两球一定不会相碰。6.C 惯性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当该月球车分别在地面和月面行驶时惯性是一样大的,A、B错误,C正确;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不变的,D错误。7.C 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跳远和掷铁饼,故选C。8.C 小石子、实谷粒、草屑和瘪谷粒,它们飞出时初速度基本相同,由于形状和大小不同,在飞行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小石子受到的阻力的影响比草屑等杂物受到的阻力的影响要小,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快慢不同。草屑和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速度变化快,故落点近;小石子质量大惯性大,速度大小不易改变,速度变化得慢,故落点远。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牛顿第一定律课时练习,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检测,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