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第3章 体液调节第1~2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3 次下载
- 专题强化练2 与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 试卷 4 次下载
- 第3章 体液调节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7 次下载
- 第3章 体液调节达标检测 试卷 7 次下载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区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上期中)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定向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2020安徽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所有动物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B.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作用范围较广泛
C.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3.(2020北京海淀八一学校高二上期中)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和图b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图b和图c结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体不同
B.当人处于危险环境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C.肾上腺素通过催化多种化学反应调节生命活动
D.调节肾上腺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题组二 熟记体温调节过程
4.(2020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天气变冷时,为维持体温稳定而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增多(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5.(2020江苏南京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人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体温稳定
B.炎热时,人体可通过汗腺和皮肤血管散失热量
C.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热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D.发烧会破坏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肠胃吸收,导致厌食
6.下面为人的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
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
D.人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7.导致图中ab段和de段人的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分别是 ( )
A.非自主性战栗和正在发烧
B.骨骼肌收缩和毛细血管收缩
C.刚刚处于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D.突然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8.(2020山东高二上期末)如图为人的体温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e
B.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C.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D.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甲状腺均为效应器
9.(2020河北高二上期末改编)2017年11月8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上海搭乘“雪龙”号第34次前往南极,启动了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前期工作。如图为南极科考人员在“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冷觉的A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延迟,原因是 需要一段时间。
(2)从图中看,当身体在“饥寒交迫”中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冲动会传到下丘脑。下丘脑会分泌① 激素作用于图中B即 ,②的分泌受 和 (填图中物质的标号)的直接调节,④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细胞)D是 。
(3)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尿液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4)人体如果长期处于南极这样的寒冷环境中,细胞、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原因是 。
题组三 熟记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10.(2020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缺水时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减少水的摄入
C.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量
D.水盐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
11.下面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12.如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若饮入的是清水,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b
B.若饮入的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c
C.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只有神经递质参与
D.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会增加
13.(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D.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14.(2020安徽高二上期末)如图为人体水盐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其合成部位为 ;b为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b产生的活动是 。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产生兴奋;图中c表示 ,其位于 。 易错
(3)如果某人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 ,从而可能会产生 的症状。
15.(2020四川高二上期末)某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约为5克,保证每天正常的食盐摄入量有利于机体维持水盐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经过 系统进入内环境,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表现为 (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
(2)人体长期Na+和Cl-摄入不足,会造成水分子向细胞内流动,导致细胞 ,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使血液中由 (填器官)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导致尿量 。
(3)食物过咸,Na+和Cl-的浓度升高,出现口渴现象,产生渴觉的过程图解为 (用箭头表示)。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掌握体温调节
1.(2020山东高二上教学质量检测,)在夏季,游泳爱好者刚开始进入凉水池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深度解析 )
A.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液分泌
D.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
2.(2020陕西西安高二上期末,)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单位时间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与环境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3.(2020福建高三上期末节选,)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注:放电频率即单位时间产生的兴奋次数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 平衡的结果。据图分析可知,当体温为36 ℃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2)由于某种原因,某人体内C、W放电频率曲线变为C'、W',且体温持续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 增加,该激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 细胞,使其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 细胞,进而促进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机体增加产热。
题组二 掌握水盐平衡调节
4.(2020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
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机体排出的水量相等
5.(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出现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原因是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是由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的,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是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的,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6.()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 (填名称)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
(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 上合成,最终经过 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3)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 (名称)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 。
(4)当正常人一次饮用100 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尿量就开始增加。其调节过程是①→②→③。请从激素调节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的角度完善:
① ;
②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
③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10.B
11.D
12.D
13.D
1.D 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A错误,D正确;体液调节的体液因子(调节物)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调节物的运输是不定向的,B错误;调节物可以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是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C错误。
2.C 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A错误;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B错误;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C正确;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
知识归纳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体温调节过程中的肾上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C 图a和图b中肾上腺素相同,受体相同,靶细胞不同,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图b和图c中肾上腺素相同,靶细胞都是血管细胞,受体不同,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膜上的受体不同,A正确。当人处于危险环境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舒张,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B正确。肾上腺素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C错误。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的过程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4.B 寒冷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①②符合题意。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胰岛与体温调节无关,③不符合题意。寒冷环境中,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④符合题意。卵巢分泌雌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等,⑤不符合题意。
5.B 人的体温的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炎热时,人体可通过汗腺和皮肤血管散失热量,B正确;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热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C错误;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下降,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弱,一般情况下,发烧不会破坏体温调节系统,D错误。
易错分析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即产热多,散热多;产热少,散热少。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6.A 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皮肤血管舒张)和F(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此过程是通过B→C→G途径完成调节的,B正确;D途径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C正确;人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7.D ab段体温降低,说明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突然吹电风扇、刚刚处于寒冷环境等,de段体温升高,说明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正在发烧、剧烈运动、骨骼肌收缩或毛细血管收缩等。综合分析可得出D项符合题意。
8.C 据题图分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但是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错误;在体温调节过程中,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正确;题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以及肾上腺、皮肤,D错误。
9.答案 (1)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受体结合等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垂体 ① ③ 肝脏(细胞) (3)寒冷环境下汗液分泌较少 (4)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题图表示“饥寒交迫”时体内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其中,A表示大脑皮层,B表示垂体,C表示胰岛A细胞,D表示肝脏(细胞),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胰高血糖素。(1)冷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受体结合等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延迟。(2)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传至下丘脑的神经中枢,引起下丘脑的某些分泌细胞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作用于垂体,引起垂体释放②促甲状腺激素,②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②促甲状腺激素可以受到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③甲状腺激素的直接调节,④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3)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寒冷环境下汗液分泌较少,血浆渗透压较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较少,故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尿液量多。(4)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体如果长期处于南极这样的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体温就会降低,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10.B 人体缺水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A正确;人体缺水时,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增加水的摄入,B错误;人体缺水时,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C正确;水盐平衡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水盐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D正确。
11.D 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A错误;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随着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下降,C错误;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中水分减少,所以尿液中尿素和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应该是上升的,D正确。
12.D 据题图分析可知,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曲线a血浆渗透压大幅度升高,曲线b血浆渗透压保持不变,曲线c血浆渗透压下降,所以a代表饮用高渗盐水等高渗溶液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b代表饮用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c代表饮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B不合理;曲线c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体内水增加,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共同参与,C不合理;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会增加,D合理。
13.D 人体严重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血钾升高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排出,D符合题意。
14.答案 (1)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渗透压感受器 渴觉中枢 大脑皮层 (3)升高 组织水肿(或全身浮肿)
解析 由题图可知: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c为渴觉中枢。(1)图中a为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b对水的重吸收减少。(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图中c表示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3)如果某人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能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
易错警示 水盐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15.答案 (1)消化、循环 内流 (2)吸水膨胀 下丘脑 增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
解析 (1)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经过消化系统吸收后,经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表现为内流,从而产生兴奋。(2)人体长期Na+和Cl-摄入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膨胀,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血液中由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Na+和Cl-的浓度升高,血浆渗透压将升高,导致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同时产生渴觉,产生渴觉这一过程的图解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
能力提升练
1.A
2.D
4.B
5.C
1.A 寒冷刺激时,会促进垂体活动,最终导致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时,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B正确;寒冷刺激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进而减少热量散失,C正确;寒冷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会导致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D正确。
解题通法 寒冷时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等),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稳定。
2.D 根据题曲线图分析,从25 ℃下降到10 ℃时,人体与环境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后通过调节散热量减少,最后趋于平衡。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在环境温度为25 ℃时,人体散热量基本不变,则产热量也基本不变,A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3.答案 (1)产热与散热 高于 (2)等于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 垂体 甲状腺
解析 (1)题图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的示意图,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2)由于某种原因,某人体内C、W的放电频率曲线变为C'、W',由于体温持续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3)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进而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增加产热。
4.B 血钠含量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A错误;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严重腹泻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错误;水平衡是指摄入水的量和代谢产生的水的量之和与机体排出的水的量相等,D错误。
5.C 抗利尿激素能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尿崩症患者的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了障碍,导致尿液渗透压降低,B错误;若尿崩症是由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的,而不是抗利尿激素产生异常,则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为正常值,C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九肽激素,口服时会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所以不能通过口服抗利尿激素来治疗尿崩症,D错误。
6.答案 (1)组织液 (2)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抗利尿激素)受体 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4)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体液中抗利尿激素减少 ③管腔侧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尿量增加
解析 (1)B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的液体,为组织液。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组织液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2)水通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3)由图可知,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4)根据示意图可知,当正常人一次饮用100 mL清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管腔侧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尿量增加。
18_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这是一份18_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文件包含1_1_4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1_18-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1_18-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分层集训worddocx、1_专题十八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拓展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题,共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