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市直五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1年秋季期市直五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质量评价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A | C | D | B | C | A | A | C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D | C | B | B | D | A | A | C |
1.A 天体是独立存在于宇宙间的物质形式。BCD选项均是附着在某一天体表面,并没有独立存在宇宙空间。A选项的探测器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道,是天体。故本题选A。
2.C 太阳系八大天体有共同的外部环境,即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运行轨道,故而AB选项错误。火星是类地行星,其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相似,D选项错误。C选项在材料第一句就已提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故而正确。故本题选C。
3.D 航天器发射的观测与观测技术及设备及观测点的天气等关系密切,受极光、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影响微弱,排除AB。由于地球磁场和上空大气的影响,太阳风暴不能到达大气下层,更不能干扰发射场风速,排除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选项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B 根据材料信息““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可知,“光伏扶贫”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的实例,为人类提供能源,B正确;ACD也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但并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表现。故选B。
5.C 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活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②错误;潮汐是天体引力导致,能量来源亦不是太阳辐射,④错误;生物出现、水体的运动、煤、石油的形成以及风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C项①③⑤⑥正确,ABD错误。故选C。
6.A 从材料信息可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故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A项正确。地壳以下依次为地幔、外核、内核,故排除B、C、D项。
7.A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区,生态脆弱,地广人稀,所以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较小的原因是震中附近人口少,A项正确。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B项错;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故C项错;地震损失较小与地震烈度较小表意相同,两者不能互为因果,故D项错。综合上述分析,本题A项正确。
8.C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多为水生生物,说明该地当时大部分地表被水体所覆盖,气候比较湿润,C正确,A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状况和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BD错误;故选C。
9. D读材料可知,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沉积岩。故选D。
10. C 据材料,雅丹地貌发育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再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沟槽加宽加深;之后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故选C。
11.B材料信息表明,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砂砾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不属于岩浆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岩浆岩),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2.B丹霞地貌是在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主要位于湿润地区,地表径流发育,在高地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风力较弱,因此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不是风力侵蚀,B符合题意,排除C;丹霞地貌分布较高的山地,流水堆积不会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等丹霞地貌,排除A;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离海岸线较远,海浪侵蚀不可能是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排除D。故选B。
13.D植被覆盖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形成的冲积扇小,A错误;气候干旱的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弱,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小,B错误;松散碎屑物多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可能较大,C错误;降水量大的地区携带泥沙多,能在离山口较远的地方沉积,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D正确,故选D。
14.A冰川融水是形成我国南疆地区山麓冲积扇的主要水源,②位于④的上游,②处水量大于④处,A正确;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沉积物的颗粒大于⑤处,B错误;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水量大于⑤处,⑤处的地下水位低于③处,C错误;①位于上游,④位于下游,①处流速大于④处,D错误。故选A。
15.A图中①为漓江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符合题意;图中②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这种侵蚀不属于溶蚀,B不符合题意;图中③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图中④为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C ②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e符合题意;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f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7.(每空1分,共17分)
(1)土星 木星 火星 地球 (4分)
(2)中生代 爬行 (2分)
(3)日冕层 太阳风 光球层 太阳黑子 (4分)
(4)地壳 莫霍面 古登堡面 (3分) ;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分)
18.(1)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穴(每空2分,共8分)
(2)① ④ ③ ②(每空1分,共4分)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2分),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2分);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2分),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2分)。
19.(1)在冰期,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2分);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2分);海水从谷地下游入侵,形成峡湾(2分)。
(2)⑥、①、④、③、②、⑤(每空1分,共6分)
(3)角峰、U形谷、海蚀崖、海蚀柱、沙坝等。(每种得1分,共得3分,言之有理的都可给分)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抛物线沙丘与新月形沙丘,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下面不属于建淤地坝主要作用的是,甲国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