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达标检测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试卷 6 次下载
-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7 次下载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 试卷 14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测试题
展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名篇《望岳》,诗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诗人的心胸气魄,更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河山深深的热爱之情。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泰山成因的是( )
2.(2020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中)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向斜成谷
B.乙处背斜成山
C.从1—4,岩层年代渐新
D.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4.(2020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质构造a是向斜,b为背斜
B.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最有可能为沉积岩的是①和②
C.a处多为储水构造
D.b处多为储油构造
题组二 板块运动
5.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冰岛位于( )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读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板块依次是( )
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
题组三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7.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 )
A.减小坡度 B.保护植被
C.缩短路程 D.减少成本
8.读某岛屿简图,该岛屿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构造运动与地貌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浙东北联盟高一上期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易错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0浙东北联盟高一上期中,)图中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A.岩层⑤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湖北襄阳高三上月考,)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向斜、断层、向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背斜
4.(2020湖北襄阳高三上月考,)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层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A.外力侵蚀 B.外力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题组二 板块运动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20北京西城高三模拟,)图中( )
A.①是岩浆发源地 B.②是岩石圈
C.a是板块生长边界 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6.(2020北京西城高三模拟,)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题。
7.()板块b、f边界和板块a、b边界的板块运动方向图示依次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①
下图示意两种不同类型板块的移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8.(2020安徽示范性高中高一联考,)M处可能形成的地形是( )
A.海沟、岛弧 B.山脉、海岭
C.海沟、海岭 D.岛弧、裂谷
题组三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似玉带环绕,弯弯相连,有“通天大道”之称,盘山公路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 300米。下图为天门山盘山公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天门山地区交通运输布局首选公路,是因为(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10.()天门山盘山公路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专题强化练四 构造运动与地貌
选择题
1.(2020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为外来岩块。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有岩块之上。当老岩层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的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如下图所示)。关于飞来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A.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堆积
D.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2020河南驻马店高一上期中,)据图推断该地岩层形成时间最短的应是( )
A.a B.b C.g D.f
3.(2020河南驻马店高一上期中,)下列关于地质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正确的是(深度解析)
A.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一定是背斜
B.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一定是向斜
C.根据岩石的类型判断,中间是岩浆岩、两翼是沉积岩的一般是背斜
D.根据地貌类型判断,山岭一定是向斜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20湖南五市十校高一上联考,)图中④处最晚形成的地质构造是( )
A.山谷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5.(2020湖南五市十校高一上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在②处
B.①处山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背斜顶部,受挤压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C.③处岩性坚硬,宜修建水库大坝
D.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构造与④处相同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6.()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山脊 向斜 B.山脊 背斜
C.山谷 向斜 D.山谷 背斜
7.()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所示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②处物质主要来自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处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9.()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地质构造与地形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题。
1.(2018江苏单科,5,2分,)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江苏单科,5,2分,)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3.(2017江苏单科,6,2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
A.1 B.2 C.3 D.4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模拟,)丙侵入岩脉应属于 (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2.(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模拟,)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题。
3.(2019四川雅安高三模拟,)上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
二、非选择题
4.(2018山东济南三校学情调研,)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及形成丙处物质的主要地质作用。
(2)分别写出甲、乙、丁三处的地质构造类型。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1.D | 2.B | 3.D | 4.B | 5.B | 6.B | 7.A | 8.C |
1.D 图A为背斜构造,图B是火山活动,图C是向斜构造,图D是断层。泰山是断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
2.B 断层沿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而发育成沟谷、河流。
3.D 由图中的地貌可以看出甲处为谷地,乙处为山岭,从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所以甲处背斜成谷,乙处向斜成山;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从1—4,岩层年代渐老。
4.B 读图,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图中①②两处岩石有层理构造,最有可能为沉积岩,③④附近有岩浆活动,应为岩浆岩和变质岩;a处为背斜,多为储油构造,b处为向斜,多为储水构造。
5.B 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位于海岭附近;海沟形成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6.B 根据板块分布特征可判断,①为非洲板块,②为亚欧板块,③为印度洋板块。
7.A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减小坡度。
8.C 岛屿周边以平原为主,利于聚落和交通布局,所以该岛屿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能力提升练
1.C | 2.D | 3.C | 4.D | 5.D | 6.D | 7.D | 8.A |
9.B | 10.C |
|
|
|
|
|
|
1.C 断层沿线岩层断裂,地下泉水容易出露,图中③处位于断层线附近,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
|
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沿线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他工程应避免建在断层线上;断层沿线易被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若修建地下隧道,则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安全、干燥。 |
2.D 岩层⑤位于下部,形成年代较老;断层切断背斜和向斜构造,形成年代最晚。
3.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的岩层有断裂面,说明为断层。
4.D 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层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说明地壳运动使该处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位移。
5.D 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发源地;②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a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
6.D 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与图示不符;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西侧均与图示不符;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
7.D 板块b、f边界是生长边界,板块a、b边界是消亡边界。①表示消亡边界板块的运动方向,②表示生长边界板块的运动方向,故选D。
8.A 图示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多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多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9.B 在山区修建公路难度小,成本低。
10.C 读图可知,天门山盘山公路大致沿等高线分布,故其线路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地形因素。
专题强化练四 构造运动与地貌
1.B | 2.D | 3.B | 4.D | 5.D | 6.D | 7.C | 8.C |
9.D |
|
|
|
|
|
|
|
选择题
1.B 结合题干中关于“飞来峰”的叙述,即可判断出飞来峰的形成过程是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后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断层的部分岩体受到力的推移,上覆到原有岩块上;最后受到外力侵蚀。
2.D 图示e、d、c是层次明显的沉积岩,由下到上岩石年代越来越晚;a覆盖在e、d、c之上,年代比e、d、c晚;g岩层出现在断层之后,并入侵了d岩层,年代较d晚,较a早;f是穿过地层,出现在地表的喷出岩,比a年代晚,故其形成时间最短。
3.B 岩层向上拱起的不一定是背斜;若中间岩层较老而两翼岩层较新,则为背斜,反之,则为向斜;岩石类型与地质构造关系较小,无法通过岩石类型判断地质构造;山岭可能是向斜,也可能是背斜。
|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岩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压实、固结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的岩层越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4)根据海底岩层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层,则离海岭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
4.D 读图可知,④处先形成褶皱(背斜),后形成断层。
5.D 修建隧道应选在①处(背斜处);①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③处是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大坝;东非大裂谷是断层下陷形成的,地质构造与④处相同。
6.D 图中等高线向高值凸出,说明弯曲处中心线的高度比两侧低,为山谷;岩层以a处为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为背斜。
7.C c岩层为砂岩,属于沉积岩,可能找到化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不适宜建大型水库;图中的地貌应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8.C 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因此⑥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根据形态判断,②处应为侵入岩,其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不来自地核;图中显示,④处岩石位于侵入岩周边,可能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发生了变质作用,因此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处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图中显示,⑤处发生了火山喷发,因此形成的是火山岛,不是大陆岛。
9.D 图中显示,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而天然气密度较小,向上运动,多储藏在背斜构造之中;根据图中②处岩层的形态判断,该处应该为岩浆岩,不是沉积岩;先形成①岩层,才可能发生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才可能使得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②④;⑥处岩层为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出现透水事故,而①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容易出现透水事故,因此修南北向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A | 2.B | 3.B |
|
|
|
|
|
1.A 从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可知,甲、乙两地之间为山地;从材料中P、C岩层的新老顺序可知,甲、乙两地之间岩层分布状况是老—新—老,呈现向斜的岩层分布特征,故甲、乙两地之间是向斜山。
2.B 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乙。岩浆岩丙的形态反映出岩浆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岩层甲形成晚于岩浆岩丙。因此选项B正确。
3.B 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
三年模拟练
1.B | 2.B | 3.C |
|
|
|
|
|
一、选择题
1.B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侵入岩脉是来自地下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故为岩浆岩。
2.B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⑤处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
3.C 沉积岩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因此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岩浆岩只会侵入到已形成的岩层中,因此岩浆岩形成晚于沉积岩;同理,⑥形成晚于⑤。因此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⑤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答案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堆积(或外力)作用。
(2)背斜、向斜、断层。
解析 第(1)题,甲、乙两处岩层弯曲变形,是由于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影响。丙处为松散的堆积物,是堆积作用的结果。第(2)题,结合甲、乙、丁三处岩层形态及相对位置判断其地质构造类型。
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构造地貌的形成: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构造地貌的形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优秀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图中,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图中甲处地貌是,图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可能位于,图中①~④中,地震多发的区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