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题
展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域差异
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婀娜多姿,极具观赏价值。泉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柳树作为行道树,虽引种的柳树终年不落叶,但长得高矮不一,有的断枝,有的被虫蛀,每年都要补植不少,影响城市景观。近年来,泉州的行道树改为了华南地区的常绿乔木柳叶榕,其叶子像柳叶,遮阴效果极佳。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泉州的地带性植被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2.下列城市更适合种柳树的是( )
A.济南 B.广州 C.上海 D.三亚
3.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城市红树林海岸景观图和我国海岸线分布图。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4.图Ⅰ所示海岸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Ⅱ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如果上述海岸地带的红树林消失,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B.森林资源减少
C.全球变暖
D.海浪侵蚀加剧
6.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部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随海拔分布图。该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硬叶林
昆明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路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与⑦地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地与⑤地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地与②地自然地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地与⑥地自然地带不同—海拔不同
8.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题组二 地域分异规律
读下图,回答下题。
9.“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D.反映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塔克拉玛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风沙地貌,体现了 ( )
A.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B.土壤对地貌的影响
C.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3.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4.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带应位于( )
A.高山冰雪带 B.山地荒漠草原带
C.山地荒漠带 D.云杉林带
15.甲表示的自然地带是( )
A.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荒漠带
下图为某岛屿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岛屿上的景象颠覆了人们脑海中所有对“正常”景色的印象,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又仿佛来自地球远古或未来的某个时期。家住海南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乘船到该岛屿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图中岛屿上的景象颠覆了人们脑海中所有对“正常”景色的印象,推测岛上( )
A.常年无风无雨 B.特有物种众多
C.昼夜温差极大 D.地形异常陡峭
17.小明所记录的旅途中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旅行期间白昼越来越长
B.前往该岛屿途中一路顺风顺水
C.返回途中昼夜更替较慢
D.总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18.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相同的是( )
①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②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③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④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域差异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下图为南京市某人工隧道景观图,隧道穿过覆盖茂密植被的低缓小山丘。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8福建福州高三上期末,)推测该低缓小山丘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2018福建福州高三上期末,)在低缓的山丘间修建城市道路,采用隧道方案的原因有( )
①防止山体滑坡
②保护自然生态
③减少城市内涝
④提高抗震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12月9日,首批21.9吨德国鲜肉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直抵我国成都。全程历时13天,行程1万多千米,结束了欧洲肉类出口到我国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目前,成都周边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货物不论是成列、成组还是拼箱,均可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快捷、安全地运抵欧洲,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货运量迅速扩大。下图为中欧联系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5.(2019陕西宝鸡高三模拟,)成都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输到欧洲( )
A.比传统通道经过国家少
B.比传统通道运输时效高
C.比海运保鲜成本高
D.比海运安全系数低
6.(2019陕西宝鸡高三模拟,)首批肉类运输过程中 ( )
A.沿途一片枯黄,难见绿色
B.沿途河流都处于结冰期
C.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上的昼夜更替周期短于24小时
D.每天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7.(2019陕西宝鸡高三模拟,)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通后( )
A.国内铁路运输压力会有所减轻
B.亚欧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东移动
C.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大幅下降
D.成都成为亚欧入境货物的“分发站”
8.(2018陕西安康高三上期中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 625平方千米。半岛90%以上为低缓的岩石台地,最高点海拔为100米,沿海是倾斜的海滩和悬崖。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的海狮、海象、海豹、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近年来才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青睐。下图示意瓦尔德斯半岛地理位置及大型海洋动物分布。
(1)分析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原因。
(2)分析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多种大型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
(3)海狮以鱼类为食且食量大,主要天敌是虎鲸和鲨鱼。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大量捕猎海狮以获取毛皮和油脂,1960年后被立法禁止。近年来当地海狮数量逐年增加,有人主张开放商业捕猎海狮。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题组二 地域分异规律
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2018山师附中高二下期中,)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0.(2018山师附中高二下期中,)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中部
B.盆地边缘和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C.湖泊沿岸
D.河流上游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三题。
11.(2019天津蓟州高二模拟,)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地理区域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2.(2019天津蓟州高二模拟,)下列关于制约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热量条件
C.c—土壤肥力 D.d—灌溉水源
13.(2019天津蓟州高二模拟,)c区域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 )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甲、乙两座山脉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4.(2019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乙山脉相同的自然地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 ( )
A.阳坡,热量充足 B.阴坡,热量较少
C.迎风坡,降水较多 D.背风坡,降水较少
15.(2019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判断图中两座山脉纬度高低的依据有( )
①基带类型差异 ②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
③同一自然地带海拔差异 ④同一自然地带的相对高度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6.()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滇 B.藏 C.新 D.赣
17.()若全球变暖加剧,则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
A.雪线下界升高 B.森林带的下界降低
C.荒漠带的分布范围缩小 D.自然地带无变化
18.()与该山地北坡植被1—2—3—4垂直变化成因相似的是( )
A.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
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由东向西的自然地带变化
C.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的形成
D.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
19.(2020山东泰安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 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阴山山脉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阴山山脉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图为阴山山脉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带谱示意图。
简述大青山南北坡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专题强化练十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选择题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土壤有机质的输入量主要依赖于有机残体归还量及有机残体的腐殖化系数,有机残体的腐殖化系数与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呈负相关。贡嘎山位于四川省西部,下表示意多年来10月份贡嘎山东坡海拔1 700~3 700米不同植被带气候要素、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植被带
海拔
(m)
年均温
(℃)
年降水
量(mm)
生物量占比(%)
总计生物量
(吨/公顷)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稀疏灌丛带
1 700
11.8
1 093
—
—
—
—
④
98.25
1.62
0.13
233.49
③
2 300
8.2
1 483
97.87
2.08
0.05
524.55
2 900
4.6
1 873
②
97.41
2.45
0.14
415.81
①
—
95.06
4.94
20.86
3 500
1.0
2 263
3 700
-0.2
2 393
草甸带
—
—
—
—
1.()植被带①最可能为( )
A.高山灌丛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植被带②③④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占比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3.()研究发现,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海拔2 700米处达到峰值,其原因是( )
A.枯落物的输入量低,分解速率高
B.枯落物的输入量低,分解速率低
C.枯落物的输入量高,分解速率高
D.枯落物的输入量高,分解速率低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图Ⅰ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地区既有南国风韵,又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Ⅱ为祁连山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诗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Ⅰ中山麓地带沙丘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甲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于外流河
D.图Ⅰ所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5.()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阴脸”为阴坡,光照弱,蒸发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足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草皮屋,即在屋顶上覆盖草皮,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现留存于挪威、丹麦、冰岛等国家。下图为挪威南部某地草皮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人们最初在屋顶上覆盖草皮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居住环境 B.减轻屋顶压力
C.御寒保暖 D.削弱太阳辐射
7.()草皮屋所在地区的自然地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下面三题。
8.()该山地北坡与南坡的自然地带分布高度不同,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北坡为迎风坡,南坡为背风坡
B.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
C.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
D.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9.()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0.()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 B.2 000米
C.3 000米 D.4 000米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9课标Ⅲ,9,4分,)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2.(2019课标Ⅲ,10,4分,)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3.(2019课标Ⅲ,11,4分,)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题。
4.(2019海南单科,18,3分,)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面两题。
图1 某地景观图
图2 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5.(2018天津文综,1,4分,)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2018天津文综,2,4分,)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17课标Ⅰ,1,4分,)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8.(2017课标Ⅰ,2,4分,)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9.(2017课标Ⅰ,3,4分,)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2016江苏单科,17,2分,)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
11.(2016江苏单科,18,2分,)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耐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条件是影响藏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江西南昌高三三模,)在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藏波罗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9江西南昌高三三模,)藏波罗花最适合开花的时间是( )
A.12—2月 B.4—5月
C.6—7月 D.8—10月
3.(2019江西南昌高三三模,)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 )
A.风化作用减弱 B.生物生产量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 D.土地退化加重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就会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 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4.(2019重庆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波密松茸产量最大的时间段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5.(2019重庆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6.(2019重庆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该地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多 B.海拔高 C.气温低 D.光照强
二、非选择题
7.(2019安徽合肥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尔臣河流域荒漠广布,生态脆弱。1990—2010年,该流域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缩小,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小。同时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水资源危机日益凸显。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降水增加,推测在此背景下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原因。
(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原因。
(3)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小的原因。
(4)为应对水资源危机,有学者建议向车尔臣河流域调水,试分析调水可能对该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1.C
2.A
3.A
4.D
5.D
6.D
7.C
8.D
9.A
10.C
11.A
12.A
13.B
14.D
15.B
16.B
17.D
18.C
1.C 泉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故选C。
2.A 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说明柳树是温带落叶阔叶树种。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种植柳树;广州、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三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均不适合种植柳树。故选A。
3.A 结合材料可知,柳树主要分布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泉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引种柳树影响城市景观;柳叶榕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遮阴效果极佳,因此泉州的行道树改为了华南地区的常绿乔木柳叶榕。所以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选A。
4.D 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甲地和乙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A、B错误;红树林是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植被群落,丙地缺少泥滩环境,C错误;丁地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位于河口附近,符合红树林生长条件,D正确。
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位于滨海地区,能够减轻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红树林的消失会导致海浪侵蚀加剧,D正确;红树林消失,会破坏生物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红树林属于湿地资源,B错误;全球变暖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以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C错误。
6.D 读图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某大陆西部,且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则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应为常绿硬叶林。故选D。
7.C 由图可知,①地地处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⑦地位于欧洲西部,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④地地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⑤地地处刚果盆地,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是地形导致的,B错误;②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①地自然地带不同,主要是因为纬度位置不同,C正确;⑤地自然地带为热带雨林带,⑥地地处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两地自然地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D错误。
8.D ②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误;⑦地位于欧洲西部,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火山、地震较少,B错误;⑤地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高,C错误;⑥地为地中海气候,盛产亚热带水果,如柑橘、葡萄、油橄榄等,D正确。
9.A 题目中反映五原的春天来得晚,西安的春天来得早。西安和五原纬度位置不同,热量差异较大,使两地气候相差较大,故诗歌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
10.C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距海较近,降水多,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位于长白山以西,距海较远,植被为温带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植被为温带荒漠,从图甲到图乙再到图丙,体现了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C。
11.A 塔克拉玛干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沙地貌,体现了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选A。
12.A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的基础是纬度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
13.B 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丰富。图示甲山地与丙山地海拔差别不大,山麓与山顶相对高度差别不大,故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甲山地的纬度较低,山麓热量条件更好。故选B。
14.D 图示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故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带应位于云杉林带,故D正确。
15.B 甲表示的自然地带位于山地荒漠草原带和山地草甸草原带之间,根据山地垂直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表示的自然地带是山地草原带,B正确。
16.B 根据该岛屿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屿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在东北部形成地形雨,故A错误;根据材料岛屿上的景象“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又仿佛来自地球远古或未来的某个时期”可知,因该岛屿四周环海,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生物进化缓慢,特有物种众多,故B正确;通过该岛屿所跨的经纬度可知,该岛屿的面积不大,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昼夜温差小,故C错误;读图可知,该岛屿最高海拔为600~700米,且等高线分布均匀,地形为低山丘陵,起伏小,故D错误。
17.D 小明家在海南,纬度比该岛屿高,旅行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由海南前往该岛屿途中白昼应越来越短,故A不可信;根据地理坐标可知,该岛屿位于北印度洋上,旅行期间应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而小明从海南前往该岛屿途中一路向西走,故应逆风逆水,B不可信;返回途中昼夜更替较快,故C不可信;旅行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故在此期间总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D可信。
18.C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是受加那利寒流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是受地形影响;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是受暖流和地形影响形成,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带的成因一样。故选C。
能力提升练
1.A
2.C
3.C
4.A
5.B
6.C
7.D
9.B
10.B
11.D
12.A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A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其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故选A。
2.C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也就是与热带雨林地区相比,K岛种源、光照并不占优势。海拔高,热量条件应较差,植被恢复应该比较慢。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有过火山爆发,深厚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因而K岛植被恢复迅速。故选C。
3.C 由材料可知,该低缓小山丘位于南京市,南京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C。
4.A 读图文材料可知,隧道顶部和周边由植被覆盖,说明在低缓的山丘间修建城市道路,采用隧道方案,可减少对山体表面的破坏,从而可防止山体滑坡,保护自然生态,①②正确;修隧道不会减少城市内涝和提高抗震能力,③④错误。故选A。
5.B 读图可知,传统通道主要经俄罗斯到达欧洲,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到达欧洲,故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比传统通道经过国家多,A错;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比传统通道运输速度快,用时短,运输时效高,B对;铁路运输速度快、用时短,比海运保鲜成本低,C错;海运沿途多受海风、海浪等威胁,铁路运输在陆地上,比海运安全系数高,D错。
6.C 成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B错;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太阳东升西落,而德国鲜肉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直抵成都,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与太阳升落运动(视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上的昼夜更替周期短于24小时,C对;首批肉类运输过程处在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错。
7.D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是国际运输,不会减轻国内铁路的运输压力,A错;仅靠一条运输线路很难使得亚欧经济重心逐渐向东移动,B错;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量还较小,对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影响小,C错;由于该铁路的开通,成都会成为亚欧入境货物的“分发站”,这些入境货物会通过成都运往我国其他地区,D对。
8.答案 (1)该区域受西风带控制,但西侧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同时盛行离岸风,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形平坦,西风强劲;半岛以岩石台地为主,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土层浅薄,高大树木难以生存。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众多,为大型海洋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较封闭的海湾内风浪小,为大型海洋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半岛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3)赞同。捕猎海狮可以获取毛皮和油脂,增加经济收入;鱼类天敌减少,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海狮数量多,适度捕猎对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不赞同。违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人为捕猎海狮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导致以海狮为食的海洋动物数量减少;影响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解析 (1)气候与土壤是决定地表植被类型的主要因素。该区域受西风带控制,但因西侧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同时盛行离岸风,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半岛地形平坦,西风强劲;半岛以岩石台地为主,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土层浅薄,树木根系难以深入土层获取营养物质,最终难以生存。(2)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众多,为大型海洋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海湾较封闭,风浪小,为大型海洋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半岛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回答合理即可。若赞同,则应从海狮的经济价值、生物链平衡、物种数量角度论述;若不赞同,则应从环保、生物链脆弱、旅游观光业角度分析。
9.B 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B对。
10.B 读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和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原因是这里水源较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牧业发达,A错、B对;图示区域湖泊很少,不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河流上游是高山区,聚落分布少,D错。
11.D 图示d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多晴天,故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区,D正确。
12.A 图示a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洪涝灾害多发,A正确;b为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故热量条件不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B错误;c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故气候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C错误;d为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热量条件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发展,D错误。
13.D 读图可知,图示c区域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于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故植被的变化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正确。
14.A 乙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热量充足,因此相同自然地带,南坡的海拔比北坡高。故选A。
15.B 读图可知,甲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乙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故甲山脉所在纬度比乙山脉低;相同类型的自然地带,甲山脉较乙山脉海拔高,说明甲山脉所在纬度比乙山脉低;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和同一自然地带的相对高度差异主要与光照、降水、热量等因素有关,与山脉所在纬度关系较小。故选B。
16.C 读图可知,该山地山麓处海拔在1 000米以上,且基带为荒漠,可判断其位于我国新疆(新),C正确;西藏(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在4 000米以上,B错误;云南(滇)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江西(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两地降水多,山麓不会出现荒漠景观,A、D错误。
17.A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积雪融化加快,雪线下界升高,A正确;冰川积雪融化使山地高处变得更湿润,同时由于全球变暖,山地海拔较低处蒸发加剧,变得更加干旱,所以森林带的下界会升高,B错误;全球变暖加剧,内陆地区蒸发加强,气候更干旱,荒漠带的分布范围扩大,C错误;自然地带会随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18.B 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植被1—2—3—4的垂直变化为荒漠—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这种变化主要与降水有关。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是由于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植被呈现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变化;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东向西的自然地带变化是由于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递减,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的形成是由于暖流影响;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是由于热量自南向北递减,植被呈现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变化。故选B。
19.答案 差异:南坡林线较高。成因:南坡是阳坡,热量较多;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
解析 从大青山垂直带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南坡的山地针叶林带上界较高,即林线较高。其原因主要有南坡为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较多;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水分条件较好,因此林线较高。
专题强化练十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A
2.C
3.D
4.D
5.A
6.C
7.A
8.C
9.C
10.B
选择题
1.A 据表可知,植被带①分布海拔较高,灌木层生物量占比最高,总计生物量偏低,则该植被带最可能为高山灌丛带。故选A。
2.C 植被带②③④的优势树种为乔木,受乔木树冠的遮光作用影响,地表光照条件差,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占比较低。故选C。
3.D 读材料可知,贡嘎山东坡海拔2 700米处乔木层生物量占比最高,说明枯落物的输入量高;海拔高,气温低,分解速率低,故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海拔2 700米处达到峰值。故选D。
4.D 古诗描述的是山顶与山麓的景观差异,体现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A错。图Ⅰ中山麓地带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B错。甲地河流位于非季风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是季节性河流,属于内流河,C错。图Ⅰ所示区域位于内陆,降水少,地势起伏大,故人口最可能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且水分条件好的冲积扇边缘,同时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推测图Ⅰ所示区域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D对。
5.A “阴脸”为阴坡,光照弱,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林木生长,“阳脸”为阳坡,光照强,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林木生长,适合草类生长,故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选A。
6.C 北欧地区纬度高,寒冷期长,在屋顶覆盖草皮可御寒保暖,C正确;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在屋顶覆盖草皮不可能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D错误;美化居住环境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屋顶上覆盖草皮会增大屋顶压力,B错误。
7.A 根据材料可知,草皮屋主要分布在北欧地区,当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A。
8.C 一般来说,阳坡光照条件好,太阳辐射强,气温偏高,同一自然地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高,由此判断出该山地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C对、D错;迎风坡和背风坡主要影响降水,对植被类型会造成影响,但不会使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同一自然地带分布高度存在较大差异,A、B错。
9.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北坡为阳坡,则应位于南半球;根据山麓的自然地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故选C。
10.B 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约6℃。读图可知,该山地山顶自然地带为高山草甸带,没有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说明山顶气温大于0℃。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2 000米,故选B。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D
2.B
3.D
4.B
5.A
6.C
7.B
8.D
9.A
10.B
11.D
1.D 读材料可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排除A、B项;该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西藏平均海拔约为4 000米,排除C项;新疆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故D项正确。
2.B 新疆山区9月底至次年5月底多降雪,而且该公路山区段海拔高,气温较低,路面积雪严重,必须封路禁行;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地降雨和冰雪融水较少,不易发生洪水与泥石流灾害;9月底至次年5月底气温低,路面也不易发生冻融沉降。故B项正确。
3.D 新疆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该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位于山前洪积平原上,因此公路北端海拔750米处也应位于山前平原上,其自然带应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为灌丛荒漠带。故D项正确。
4.B 由材料可知,该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说明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区,故典型的自然景观是草原,选B。
5.A 由图2可知,该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附近,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使山地北坡相对湿润,存在森林景观,景观图中该山地存在云杉林,说明其位于山地北坡,再结合地形图可以判定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应是甲地,甲地地形向西开口,有利于水汽上升形成山地降水,A项正确;乙地虽也位于山地北坡,但受山脉走向的影响,该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B项错误;丙地和丁地均位于山地南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多为荒漠景观,C、D项错误。
6.C 该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山地降水,天山海拔较高,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较多,云杉林为森林,说明该地带降水丰富,C项正确;终年积雪区和高山草甸带海拔高,上升气流因在云杉林带降水而导致到达更高处时水汽含量减少而降水少,A、B项错误;山麓草原带因所处海拔低,气流难以抬升导致降水少,D项错误。
7.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杂树为当地的自然植被。由材料可知,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所以该地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则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
8.D 街道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绿化隔离带主要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与居民爱好关系较小,排除B;根据材料可知,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故选D。
9.A 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故选A。
10.B 依材料可知,教授位于森林与积雪带之间,且眼前花草相映,故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高山草甸带。
11.D 阿尔泰山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南坡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故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则D正确。因该地纬度高,故森林多为针叶林,则A错误;此处山地的森林带位于山地中部,在森林带上、下部均有草场分布,故B错误;此时高山草甸花草相映,说明是夏季,故C错误。
三年模拟练
1.A
2.C
3.B
4.C
5.A
6.A
一、选择题
1.A 由材料可知,藏波罗花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①地为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最有可能广泛分布藏波罗花,故选A。
2.C 6—7月为我国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且藏南谷地受暖湿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有利于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故选C。
3.B 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生物风化作用增强,生物生产量提高,A错误、B正确。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对大气降水影响小,C错误。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使植被覆盖增加,土地退化减轻,D错误。故选B。
4.C 西藏每年4—6月属于雨季前夕,降雨量较小,6月底及7月初开始进入雨季高峰,降雨量大,10—12月雨季结束,因此7—9月波密松茸产量最大,C正确。
5.A 根据材料可知,“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因此“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川的,靠近冰川,温度低,应为耐寒树种,所以“森林”最可能是针叶林,A项正确。
6.A 根据图示,波密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形成极为丰沛的地形雨,发育了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所以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冰川体积大,延伸远,故A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只有山地海拔低、落差小,才会发生自然地带的缺失,海拔高自然地带一般不会缺失,B项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海拔高、气温低的山地,因此气温低不会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失,C项错误;光照对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全球变暖,冰川积雪消融速度加快,超过冰川积雪积累速度,冰川积雪面积缩小。
(2)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自然植被覆盖区域向高海拔地区扩展;降水增加,同时由于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加,部分干旱地区水分增多,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
(3)全球变暖使该地区气温升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干旱加剧,自然植被退化;中下游地区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增加,人类活动增多,用水量增加,过度农垦,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小。
(4)有利影响:调水可增加流域生态用水供应量,利于流域植被的恢复,缓解土地荒漠化;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流域空气湿度,改善流域气候。不利影响:绿洲农业规模扩大,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灌溉,加剧土壤盐碱化。
解析 (1)车尔臣河流域降水增加,利于冰川积雪的积累,但根据材料可知,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说明冰川积雪消融的速度超过积累的速度,气温是影响其消融的主要因素,故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原因最可能是全球变暖。(2)从气候角度分析,植被覆盖度增加说明该地区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且利于植被生长。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全球变暖使该流域1 300米以上的干旱地区水分、热量增加,更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其植被覆盖度增加。(3)由图可知,绿洲一般分布在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所以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根据材料可知,1990—2010年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活和农业用水增加,过度农垦,使自然植被减少;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干旱加剧,使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小。(4)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缓解水资源不足,增加植被覆盖度,缓解土地荒漠化;调节气候,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水资源增多,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灌溉,加剧土壤盐碱化。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图示山体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这是一份第24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