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1.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差异及其成因。
2.结合相关资料,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
3.结合相关资料,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范围并分析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难点:读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指出区域位置及范围并分析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随着,从身边的世界再到远方的家乡,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天际遨游!(引入航拍中国的视频)
新课讲授:
第一篇 中国之美,美在差异
活动1:学生根据航拍中国的景观和幻灯片给的景观说出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师分别从气温差异、降水量差异、地势差异、径流量差异让学生思考中国自然环境的地理差异,从而得出我国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导致;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海陆位置导致;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拉萨位于第一阶梯所以地高天寒而南京属于第三阶梯,地势低平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导致;学生学会分析自然环境的地理差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文环境差异,让学生总结我国地理差异在人口、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篇:中国之美,美在山河
活动2:学生根据航拍中国情境,跨过秦岭—淮河一线,学生通过欣赏图片说出差异。
活动3:结合所学,独立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师可用图片进行指导后进行展示归纳比较。
评价检测:见课件。
第三篇:中国之美,美在色彩
活动4:有一位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时感叹道:“我看见了金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你能从下图对应找出他所说的地区区域吗?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欣赏图片,辨认金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和银色中国,感受四大地区的地理差异。
活动5:揭秘南北分界线,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分界线,并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因素。
活动6:揭秘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中寻找400mm等降水量线,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欣赏图片,辨认银色中国和黄色中国,感受两大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
活动7:揭秘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中寻找一二三阶梯,并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因素。
第四篇:中国之美,美在人心
2020年初,一场悄无声息的灾难以武汉为中心展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派出4.2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不仅如此,各省(区、市)将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一线,大家万众一心,共同战“疫”。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纵使差异万千,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人们鼎力相助时,所有的差异便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
地势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气候
降水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八上学完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八下第一节课中国的地理差异,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多给学生自己总结区域差异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用四个步骤体现了中国的地理差异,到最后中国之美,美在人心,达到一个升华,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级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两页上的“活动”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