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武汉市八上期中数学试卷【联考】
展开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
1. 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A. B.
C. D.
2. 如图,在 △ABC 中,∠B=40∘,∠C=30∘,延长 BA 至点 D,则 ∠CAD 的大小为
A. 110∘B. 80∘C. 70∘D. 60∘
3. 已知 △ABC 中,AB=4,BC=6,那么边 AC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A. 11B. 5C. 2D. 1
4. 下列条件能判定 △ABC≌△DEF 的一组是
A. ∠A=∠D,∠C=∠F,AC=DF
B. AB=DE,BC=EF,∠A=∠D
C. ∠A=∠D,∠B=∠E,∠C=∠F
D. AB=DE , △ABC 的周长等于 △DEF 的周长
5.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 ABCD,其中 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 A 与 ∠PRQ 的顶点 R 重合,调整 AB 和 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 A,C 画一条射线 AE,AE 就是 ∠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 △ABC≌△ADC,这样就有 ∠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
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 40∘B. 100∘C. 40∘ 或 70∘D. 40∘ 或 100∘
7. 如图,将 △ABC 沿直线 DE 折叠后,使得点 B 与点 A 重合,已知 AC=5 cm,△ADC 的周长为 17 cm,则 BC 的长为
A. 7 cmB. 10 cmC. 12 cmD. 22 cm
8. 如图,△ABC 中,AB=AC,D 是 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C,AD,AB 于点 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 对B. 2 对C. 3 对D. 4 对
9. 如图,已知在 △ABC 中,CD 是 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 ∠ABC,交 CD 于点 E,BC=5,DE=2,则 △BCE 的面积等于
A. 10B. 7C. 5D. 4
10. 如图所示,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 AB 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1. 在 △ABC 中,∠A=∠B=∠C,则 ∠A= .
12. 已知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P1 的坐标是 1,2,则点 P 的坐标是 .
13.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14.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4 cm 和 8 cm,则它的周长是 .
15. 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 8 的三角形共有 个.
16. 如图,已知 AB=AC=AD,∠CBD=2∠BDC,∠BAC=44∘,则 ∠CAD 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104分)
17. 如图,在钝角 △ABC 中.
(1)作钝角 △ABC 的高 AM,CN;
(2)若 CN=3,AM=6,求 BC 与 AB 之比.
18.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请你作一条直线将 △ABC 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9. 如图,在 △ABC 中,∠ABC,∠ACB 的平分线 BE,CD 相交于点 F,
(1)∠ABC=42∘,∠A=60∘,求 ∠BFC 的度数;
(2)直接写出 ∠A 与 ∠BFC 的数量关系.
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
(1)在图中作出 △ABC 关于 y 轴的对称图形 △A1B1C1;
(2)在 y 轴上找出一点 P,使得 PA+PB 的值最小,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一点 A2,使 △A2BC 与 △ABC 关于直线 BC 对称,直接写出点 A2 的坐标.
21. (1)如图(1),将 △ABC 的纸片沿着 DE 对折,使点 A 落在四边形 BCDE 内点 Aʹ 的位置,探索 ∠A,∠1,∠2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继续这样的操作,把 △ABC 纸片的三个角按(1)的方式折叠,三个顶点都在内部,则 ∠1+∠2+∠3+∠4+∠5+∠6 的度数是 .
(3)如果把 n 边形纸片也做类似的操作,n 个顶点都在形内,那么 ∠1+∠2+∠3+⋯+∠2n 的度数是 (用含有 n 的代数式表示).
22. 已知:点 O 到 △ABC 的两边 AB,AC 所在线段的距离相等,且 OB=OC.
(1)如图 1,若点 O 在边 BC 上,求证:AB=AC;
(2)如图 2,若点 O 在 △ABC 的内部,求证:AB=AC;
(3)若点 O 在 △ABC 的外部,AB=AC 成立吗?请画出图表示.
23. 如图,△ABC 中,AC=BC,∠ACB=90∘,点 D 在 AB 上,E 在 BC 上,且 AD=BE,BD=AC,连接 DE.
(1)求证:△ACD≌△BDE;
(2)求 ∠BED 的度数;
(3)若过 E 作 EF⊥AB 于 F,BF=1,直接写出 CE 的长.
24. 如图,在 △ABC 中,∠BAC=90∘,AB=AC,D 是 AC 边上一动点,CE⊥BD 交 BD 延长线于 E.
(1)如图 1,若 BD 平分 ∠ABC 时,①求 ∠ECD 的度数;②求证:BD=2EC;
(2)如图 2,过点 A 作 AF⊥BE 于点 F,猜想线段 BE,C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B
4. A
5. D
6. D
7. C【解析】由题意知 AD=BD,BC+AC=AD+DC+AC=△ADC 的周长,AC=17−5=12 cm.
8. D【解析】△ODC≌△ODB,△AOC≌△AOB,△ADC≌△ADB,△AOE≌△COE,共 4 对
9. C【解析】提示:过 E 作 EF⊥BC,则 EF=DE=2 .
10. A
【解析】根据题意直接动手操作得出即可.
第二部分
11. 60∘
12. 1,−2
13. 6
【解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
∴ 内角和是 720∘.
又 ∵ 720÷180+2=6,
∴ 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14. 20 cm
15. 20
【解析】因为三角形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 8,
所以由简单列举法可得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8,8;2,7,8;2,8,8,;3,6,8;3,7,8;3,8,8;4,5,8;4,6,8;4,7,8;4,8,8;5,5,8;5,6,8;5,7,8;5,8,8;6,6,8;6,7,8;6,8,8;7,7,8;7,8,8;8,8,8.
故满足题意的三角形共有 20 个.
16. 88∘
第三部分
17. (1) 如图,AM,CN 为所作;
(2) 因为 AM,BN 为 △ABC 的高,
所以 S△ABC=12AM⋅BC=12CN⋅AB,
所以 BCAB=CNAM=36=12.
18. 如图,取 BC 中点 D,作直线 AD,
则直线 AD 将 △ABC 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即 △ABD≌△ACD.理由如下:
在 △ABD 和 △ACD 中,
AB=AC,AD=AD,BD=CD,
∴ △ABD≌△ACD.
19. (1) ∵ ∠ABC=42∘,∠A=60∘,
∴ ∠ACB=78∘,
∵ ∠ABC,∠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F,
∴ ∠FBC=12∠ABC=21∘,∠FCB=12∠ACB=39∘,
∴ ∠BFC=180∘−∠FBC+∠FCB=120∘.
(2) ∠BFC=90∘+12∠A.
20. (1) 如图 1 所示;
(2) 如图 2 所示,
P0,2.5;
(3) 如图 3 所示,
A2−6,0.
21. (1) 连接 AAʹ,
∵∠1=∠BAAʹ+∠AAʹE,∠2=∠CAAʹ+∠AAʹD,
∴∠1+∠2=∠BAAʹ+∠AAʹE+∠CAAʹ+∠AAʹD=∠BAC+∠DAʹE,
又 ∵∠BAC=∠DAʹE,
∴∠1+∠2=2∠A;
(2) 360∘
(3) 360∘n−2
22. (1) 过点 O 分别作 OE⊥AB 于 E,OF⊥AC 于 F,
如图 1,
由题意知,
在 Rt△OEB 和 Rt△OFC 中,
OB=OC,OE=OF.
所以 Rt△OEB≌Rt△OFC,
所以 ∠ABC=∠ACB,
所以 AB=AC;
(2) 过点 O 分别作 OE⊥AB 于 E,OF⊥AC 于 F,如图 2,
由题意知,OE=OF,∠BEO=∠CFO=90∘,
因为在 Rt△OEB 和 Rt△OFC 中,
OB=OC,OE=OF.
所以 Rt△OEB≌Rt△OFC,
所以 ∠OBE=∠OCF,
又因为 OB=OC,
所以 ∠OBC=∠OCB,
所以 ∠ABC=∠ACB,
所以 AB=AC;
(3) 不一定成立,当 ∠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 BC 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 AB=AC,否则 AB≠AC.(如示例图 3)
23. (1) 在 △ACD 与 △BDE 中,
AC=BD,∠A=∠B,AD=BE,
∴ △ACD≌△BDE.
(2) ∵ △ACD≌△BDE,
∴ AC=BD,CD=DE,
∵ AC=BC,
∴ BD=BC,
∴ ∠BCD=67.5∘,
∴ ∠CED=∠BCD=67.5∘,
∴ ∠BED=112.5∘.
(3) 如图,
CE=2.
24. (1) ① ∵ 在 △ABC 中,∠BAC=90∘,AB=AC,
∴∠CBA=45∘,
∵BD 平分 ∠ABC,
∴∠DBA=22.5∘,
∵CE⊥BD,
∴∠ECD+∠CDE=90∘,∠DBA+∠BDA=90∘,
∵∠CDE=∠BDA,
∴∠ECD=∠DBA=22.5∘.
②延长 CE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G,如图 1:
∵BD 平分 ∠ABC,CE⊥BD,
∴CE=GE,
在 △ABD 与 △ACG 中,
∠DBA=∠ACG,AB=AC,∠BAC=∠CAG.
∴ △ABD≌△ACG,
∴ BD=CG=2CE.
(2) 结论:BE−CE=2AF.
过点 A 作 AH⊥AE,交 BE 于点 H,如图 2:
∵AH⊥AE,
∴∠BAH+∠HAC=∠HAC+∠CAE,
∴∠BAH=∠CAE,
在 △ABH 与 △ACE 中,
∠HBA=∠ECA,AB=AC,∠BAH=∠CAE.
∴ △ABH≌△ACE,
∴ CE=BH,AH=AE,
∴ △AE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F=EF=HF,
∴ BE−CE=2AF.
2015-2016学年武汉市黄陂区八下期中数学试卷【联考】: 这是一份2015-2016学年武汉市黄陂区八下期中数学试卷【联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5-2016学年武汉市七上期中数学试卷【联考】: 这是一份2015-2016学年武汉市七上期中数学试卷【联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5-2016学年武汉市洪山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5-2016学年武汉市洪山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