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易错点1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
1.(2020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蒸馏水,然后分别放入等物质的量的Na、Na2O、Na2O2、NaOH固体,待固体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2.(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月考,)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
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做氧化剂
C.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D.Na2O2与CO2或H2O反应,1 m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l电子
3.()200 ℃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 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了7.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0.2 mlB.0.6 ml C.0.8 mlD.1.0 ml
易错点2 NaOH、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与酸的反应
4.(2019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上期中,)将一定质量Na2CO3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等量的两份。将其中的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了1.24 g;另一份加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 气体。则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B.3∶2 C.1∶1D.2∶3
5.()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l·L-1
B.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
C.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
易错点3 忽视次氯酸、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6.()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方案中判断正确的是( )
7.(2020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月考,)下列物质不具有漂白性的是( )
A.次氯酸钙 B.84消毒液 C.干燥的氯气D.新制氯水
8.(2020宁夏石嘴山第三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D.浓KI溶液
易错点4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水的性质探究
9.()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已知常温下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 (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所示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 。
易错点5 未正确理解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而导致出错
10.(2020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某容器中含有1 ml氯
D.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11.(2020湖南双峰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B.碳的摩尔质量为12 g
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l-1 D.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l-1
易错点6 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
12.(2019山西大学附中高一上期中,)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 L,质量为24 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2∶7B.3∶7C.4∶7D.5∶7
1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气体所处的状况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
易错点7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使用
14.(2020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月考,)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
A.体积均为22.4 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
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l O2(g)和2 ml N2(g),两气罐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l O2(g)和2 m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16.()同温同压下,m g甲气体和2m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B.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原子数之比为1∶1
17.(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一上月考,)(1)标准状况下,5.6 L A气体的质量是15 g,则A的摩尔质量为 。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与一定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XY2(液)+3O2(气) XO2(气)+2YO2(气),冷却至标准状况,测得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6.72 L,密度为2.5 g/L。则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 。
思想方法练
利用“微观与宏观”的思想认识物质的量
1.(2020浙江嘉兴一中、湖州中学高一期中联考,)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
2.(2020江西南昌二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C.0.5 ml/L的稀H2SO4中的H+个数约为6.02×1023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
3.(2020陕西延安一中高一期中,)某溶液中只含Na+、Mg2+、SO42-、Cl-,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a+)∶c(Mg2+)∶c(Cl-)=3∶5∶5,若Na+的浓度为3 ml·L-1,则SO42-的浓度为( )
A.2 ml·L-1B.3 ml·L-1 C.4 ml·L-1D.8 ml·L-1
4.(2020天津六校高一期中联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都含有1 m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B.相同条件下,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N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28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D.配制450 mL 0.1 m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
5.(2019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上月考,)(1)下面是某同学推导“1 ml Na 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Na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取g”的过程,请你补充完整。[其中m(Na原子)表示一个Na原子的质量,m(12C)表示一个12C原子的质量,Ar表示Na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m(Na原子)=112m(12C)Ar,所以:1 ml Na 原子的质量=112 Ar=112 Ar=Ar g。
(2)由 CO2 与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20,则混合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 ,CO的质量分数为 。
(3)标准状况下,336 L 的 NH3 溶于1 L水中,若该溶液的密度为a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6.(2019山东菏泽一中高一上月考,)(1)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l。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
③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2)利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①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ml。
②与标准状况下V L 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 g(用分式表示)。
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 (g)跟3体积Y2 (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200 mL,其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l/L,若用此溶液配成0.2 ml/L的CuSO4和2 ml/L H2SO4的混合溶液,则所得溶液的体积是 mL;需加入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mL。
7.()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 MgSO4+H2↑(1 ml Mg置换出1 ml H2),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筒收集水,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 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
(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B 设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l;2Na+2H2O 2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Na)-m(H2)=2.3 g-0.1 g=2.2 g;Na2O+H2O 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Na2O)=0.1 ml×62 g/ml=6.2 g;2Na2O2+2H2O 4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Na2O2)-m(O2)=7.8 g-1.6 g=6.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NaOH)=4.0 g;根据钠原子守恒知,0.1 m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l、0.2 ml、0.2 ml、0.1 m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 m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4 g100 g+2.2 g×100%、8 g100 g+6.2 g×100%、8 g100 g+6.2 g×100%、4 g100 g+4.0 g×100%,所以甲、乙、丙、丁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丁<甲<乙=丙,故选B。
2.D Na2O2是淡黄色固体,易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Na2CO3,A错误;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为-1价,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错误;碱性氧化物指的是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的生成物中除盐和水外还有氧气,C错误;由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可知,消耗1 ml过氧化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l,D正确。
3.D 设原混合气体中CO2、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l、y ml。
2CO2+2Na2O2 2Na2CO3+O2 Δm
2 ml 56 g
x ml28x g
2H2O(g)+2Na2O2 4NaOH+O2 Δm
2 ml4 g
y ml2y g
则44x+18y=23.2,28x+2y=7.2,解得x=0.2,y=0.8。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l+0.8 ml=1.0 ml。
4.B 设NaHCO3的质量为x,固体加热时发生反应:
2NaHCO3 Na2CO3+CO2↑+H2O↑ Δm
168 g62 g
x1.24 g
168 gx=62 g1.24 g,解得x=3.36 g,则每份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3.36 g84 g/ml=0.04 ml,原均匀混合物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4 ml×2=0.08 ml。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0.1 ml)气体,所以一份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l,故每份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6 ml,原均匀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6 ml×2=0.12 ml,则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2 ml∶0.08 ml=3∶2。
5.A 当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NaOH+CO2 Na2CO3+H2O、NaOH+CO2 NaHCO3,在加入盐酸100 mL时,溶液中溶质是NaCl,因n(Na+)=n(Cl-),所以n(NaOH)=n(HCl)=0.02 ml,则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l·L-1,A项正确;盐酸由25 mL滴至100 mL时,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 NaCl+CO2↑+H2O,消耗HCl 0.015 ml,生成CO2 0.015 ml,即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mL,B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中不可能有NaOH,则溶质为Na2CO3和NaHCO3,设所得溶液中的Na2CO3为x ml,NaHCO3为y ml,根据原子守恒:2x ml+y ml=0.02 ml,x ml+y ml=0.015 ml,解得x=0.005,y=0.01,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2∶1,C、D项错误。
6.C A项,发生的反应分别是Na2CO3+Ca(OH)2 CaCO3↓+2NaOH,2NaHCO3+Ca(OH)2(少量) CaCO3↓+Na2CO3+2H2O,两者都产生白色沉淀;B项,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较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 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项,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时,NaHCO3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7.C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符合题意。
8.C 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C中为干燥红色布条。当关闭B时,浓硫酸不能吸收氯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氯气通过浓硫酸后仍为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浓NaOH溶液吸收氯气,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干燥氯气通过饱和Na2SO4溶液后氯气中混有水,能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C中红色布条会褪色,C项符合题意;浓KI溶液吸收氯气,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9.答案 (1)Cl2、H2O、HClO 2HClO 2HCl+O2↑
(2)NaOH溶液 Cl2+2OH- ClO-+Cl-+H2O
(3)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 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胶塞弹开
(4)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
解析 (1)氯水中存在的分子有Cl2、H2O、HClO;因为次氯酸能见光分解生成O2和HCl,所以需要临时配制,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Cl+O2↑。(2)烧杯中的液体是为了吸收多余的氯气,所以使用NaOH溶液;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O-+Cl-+H2O。
10.B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与物质的质量不同,故错误;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正确;某容器中含有1 ml氯,没有指明氯为氯原子还是氯分子,故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23 ml-1,故错误。
11.C 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误;B项,碳的摩尔质量为12 g·ml-1,B错误;C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l-1,C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l-1,D错误。
12.C 在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3.44 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3.44 L22.4 L/ml=0.6 ml,由分子组成可知n(C)=0.6 ml,则m(O)=24 g-0.6 ml×12 g/ml=16.8 g,n(O)=m(O)M(O)=16.8 g16 g/ml=1.05 ml,则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6∶1.05=4∶7。
13.A 若该物质为气态物质,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气体所处的状况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项错误,B项正确;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l,C项正确;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下,Vm=30 L· ml-1,D项正确。
14.B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相同,但不一定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一定是1 ml,即体积不一定为22.4 L,故A错误,B正确;气体的体积相同,但气体的构成无法确定,可能为双原子分子,也可能为三原子分子,故C错误;若气体的构成分别为单原子、双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目不同,故D错误。
15.A A项,温度相同、体积相同,但没有说压强是否相同,因此无法确定物质的量是否相同,错误;B项,等温等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SO2和CO2的密度之比为64∶44=16∶11,正确;C项,温度和容积相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因此两者压强之比等于5∶2,正确;D项,等温等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二者体积之比等于5∶2,正确。
16.D 根据m=nM=VVmM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A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项正确;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压强相同,C项正确;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构成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原子数是否相同,D项错误。
17.答案 (1)60 g/ml (2)72 (3)5∶5∶4 10∶5∶4 5∶5∶4
解析 (1)n(A)=V(A)Vm=5.6 L22.4 L/ml=0.25 ml,M(A)=15 g0.25ml=60 g/ml,则A的摩尔质量为60 g/ml。(2)生成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为6.72 L22.4 L/ml=0.3 ml,根据方程式XY2(液)+3O2(气) XO2(气)+2YO2(气)可知,反应消耗的XY2、O2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1 ml、0.3 ml,消耗O2的质量为0.3 ml×32 g/ml=9.6 g;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5 g/L×6.72 L=16.8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消耗的XY2的质量为16.8 g-9.6 g=7.2 g,M(XY2)=m(XY2)n(XY2)=7.2 g0.1ml=72 g/ml,则X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3)质量之比为16∶7∶6的SO2、CO、NO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664∶728∶630=5∶5∶4,所含分子数之比为5∶5∶4;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0∶5∶4;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为5∶5∶4。
思想方法练
1.A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氢气是双原子分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B不正确。氦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氢气的2倍,所以等质量的氢气和氦气,氢气的物质的量是氦气的2倍,A正确,C、D不正确。
2.D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所以1 ml物质不一定含有6.02×1023个分子,故A错误。NO2的摩尔质量为46 g/ml,N2O4的摩尔质量为92 g/ml,46 g NO2的物质的量为1 ml,分子数为6.02×1023,46 g N2O4的物质的量为0.5 ml,分子数为3.01×1023,所以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在3.01×1023~6.02×1023之间,故B错误。0.5 ml/L的稀H2SO4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 ml/L,由于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故不能求出H+的物质的量及个数,故C错误。O2和H2均属于双原子分子,所以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 ml,含有的原子数约为0.5×2×6.02×1023=6.02×1023,故D正确。
3.C Na+浓度为3 ml·L-1,由c(Na+)∶c(Mg2+)∶c(Cl-)=3∶5∶5,可得c(Mg2+)=5 ml·L-1,c(Cl-)=5 ml·L-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有c(Na+)+2c(Mg2+)=c(Cl-)+2c(SO42-),故3 ml·L-1+2×5 ml·L-1=5 ml·L-1+2c(SO42-),解得c(SO42-)=4 ml·L-1,故C正确。
4.B A项,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都含有1 m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故A错误;B项,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N2的质量相等,又因摩尔质量相等,根据n=mM,因此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项,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1 ml,因不确定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 L CO2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项,配制450 mL 0.1 m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物质的量为0.1 ml·L-1×0.5 L=0.05 ml,其质量为0.05 ml×40 g·ml-1=2.0 g,故D错误。
5.答案 (1)×6.02×1023m(12C) ×12 g
(2)75% 17.5%
(3)11.95a ml/L
解析 (2)根据ρ1/ρ2=M1/M2=D(相对密度)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设CO2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l、y ml,则(44x+28y)/(x+y)=40,解得xy=31,则混合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75%;CO 的质量分数为(1×28)÷(1×28+3×44)×100%=17.5%。(3)氨水中氨的质量分数ω=336 L22.4 L/ml×17 g/ml336 L22.4 L/ml×17 g/ml+1 000 g×100%;根据公式c=1 000×ρ×ωM,代入数值,c=1 000×a×ω17 ml/L≈11.95a ml/L。
6.答案 (1)①m/M ②2mNA/M ③22.4m/M
(2)①0.25 ②45V/28 ③XY3
(3)1 000 103.3
解析 (1)①根据n=m/M可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 ml;②所含原子总数为2mNA/M个;③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M L。(2)①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 ml,所以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 ml;②标准状况下V L CO2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V/11.2 ml;设水的质量为m g,水的物质的量为m/18 ml,根据氧原子数相同:m/18=V/11.2,m=18V/11.2=45V/28;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跟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Z,由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2+3Y2 2Z,由原子守恒可知,Z为XY3。(3)原混合溶液中含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现需要CuSO4溶液的浓度为0.2 ml/L,因此要进行稀释,设稀释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为V,则有:1 ml/L×0.2 L=0.2 ml/L×V,解得V=1 L=1 000 mL。因要求所配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2 ml/L,所以还需加入H2SO4的物质的量为2 ml/L×1 L-0.2 L×0.5 ml/L=1.9 ml,此部分硫酸由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提供,设所需此浓硫酸的体积为y,此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000×1.84×98%98 ml/L=18.4 ml/L,则有18.4 ml/L×y=1.9 ml,解得y≈0.103 3 L=103.3 mL。
7.答案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24 g/ml (3)偏小
解析 (2)水的体积为0.25 L,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氢气的质量为0.08 g/L×0.25 L=0.02 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2 g÷2 g/ml=0.01 ml,因为1 ml Mg置换出1 ml H2,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l,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l=24 g/ml。
(3)铜丝换成铁丝,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将偏小。
方案
操作
判断
A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溶液
B
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溶液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溶液
D
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溶液
1.B
2.D
3.D
4.B
5.A
6.C
7.C
8.C
10.B
11.C
12.C
13.A
14.B
15.A
16.D
1.A
2.D
3.C
4.B
2021学年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化学通性有哪些?,化学性质,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成正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共20页。
高中化学第二章 烃本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章 烃本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丙烷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