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选修1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239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选修1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239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选修1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选修1 word版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本的平板置于____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________,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填“高”或“低”)。
(4)如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___的真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氮源 碳源
(2)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3)菌落 高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 增大稀释倍数(或严格无菌操作,原因与操作要对应)
(5)青霉素 选择培养基
2.(2016·山东济宁一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酪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__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__浸泡,浸泡时间为10 h以上,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
答案: (1)刚果红 菌液浓度过高 (2)增加乳酸菌含量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3)毛霉 蛋白酶、脂肪酶等 (4)压榨 石灰水
3.(2016·湖南岳阳质检)如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分析并回答:
(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_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3)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化菌种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4)在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答案: (1)纤维素酶和果胶 (2)1/3 橙 灰绿 (3)醋酸(杆)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30~35 ℃ (4)氧气充足(有氧)
4.(2016·湖北高三调研)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图丙)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________(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__进行的。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酶。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___。
(5)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________(能、不能)将乳酸分解成CO2和水。
答案: (1)玫瑰精油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3)洗去浮尘(类似答案也可) 后 果胶(多答“纤维素酶”也可) (4)选择 碳源、氮源 (5)重铬酸钾 不能 不能
5.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血红蛋白时,由上到下第________层是血红蛋白水溶液。
(4)下面是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样品的加入示意图,正确的加样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红色区带______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解析: (1)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上清液中没有黄色。(3)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4)加样顺序是:调整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再调整缓冲液面。(5)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答案: (1)血红蛋白的释放 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杂蛋白(或血浆蛋白) 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3)三 (4)④①②③ (5)均匀一致地移动
6.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尿素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会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其原因是该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通过统计培养基中菌落数来估计样品中的细菌数,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接种时应采用____________法,该方法接种培养后的菌落,不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单选)。
(3)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后,要对其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该菌后,如果指示剂变_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某同学用0.1 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3,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培养基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允许分解尿素的细菌生长,会抑制不能分解尿素的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此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2)上述培养基中缺少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若要通过统计培养基中菌落数来估计样品中的细菌数,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因此在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琼脂。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从图中信息可知,A、B、C图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D图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所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微生物时得到的菌落不可能是D。(3)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该菌后,如果指示剂变红,说明该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使培养基的pH升高,即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4)某同学用0.1 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3,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163÷0.1×106=1.63×109(个)。
答案: (1)选择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2)琼脂 稀释涂布平板 D (3)酚红 红 (4)1.63×109
7.(2015·平顶山一模)近几年,全国柑橘销售市场陷入低迷,为改变这种状况,并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成果汁、果酒、果醋等。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时常常接种的菌种是__________________。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来检验。
(2)由过程③向过程④转变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过程⑤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为了提高出油率,用该方法提取橘皮精油时,对新鲜橘皮需要干燥去水并用____________。
(4)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水中蒸馏的方法会导致原料________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解析: (1)制作果酒用的菌种为酵母菌,检测酒精的试剂是重铬酸钾溶液。(2)果酒制作为厌氧发酵,果醋制作是需氧发酵,二者的发酵菌种分别为酵母菌和醋酸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不同,因此由过程③向过程④转变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温度和氧气。(3)过程⑤由柑橘皮获得精油,可以采用压榨法,压榨前要用石灰水浸泡,防止压榨时滑脱。(4)若用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会出现原料焦糊现象和有效成分的水解问题。
答案: (1)酵母菌 重铬酸钾 (2)温度 氧气 (3)压榨 石灰水浸泡 (4)焦糊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蒸馏水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定容至1 000 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1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3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4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