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1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239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1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239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1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3239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1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1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不会发生DNA的复制
B.乙中只有③部位的细胞才进行有丝分裂
C.丙细胞没有染色体,因此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D.观察精巢细胞,只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图像
解析: 甲图是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但DNA会发生复制和均分,A错误;乙是根尖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只有分生区细胞才能够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丙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才有的分裂方式,C错误;精巢中的细胞,产生精原细胞的过程为有丝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为减数分裂,因此观察精巢细胞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均能观察到,D错误。
答案: B
2.(2016·河南洛阳质检)下图为某个体性腺中细胞分裂时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乙细胞中的2倍
B.乙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
D.丁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同
解析: 甲、乙均含2个染色体组,A错误。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知该生物个体为雄性;乙细胞质均等分裂,由丁可知,乙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图中甲、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丙处于有丝分裂时期,三个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纯合时互换区段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相同,D错误。
答案: C
3.(2016·山东济南高三模拟)下图是人类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图中④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不会发生变化
C.图中②过程细胞会适度生长
D.图中①③过程可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解析: ①过程为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该过程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④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期间无染色体的复制过程,无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形成两个染色体组。②过程中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体积增大,表现为生长现象。①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③过程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
答案: C
4.甲~丁图依次表示某种动物体内一些细胞的细胞分裂情况(甲),细胞周期(乙),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染色体DNA的数目关系(丙),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乙中的a→b段、图丁中的f→g段
B.物质含量处于图丙时期的细胞,处于图乙中的a→b段
C.图丙中的c、d、e依次代表染色体、DNA、染色单体
D.图乙中b→a段和图丁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解析: 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丁中的f→g段,但是,只有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4,图丙中d应为染色体,c、e为DNA或染色单体,图丙时期细胞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故B、C错误;图乙中b→a段和图丁中O→f段均属于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特征基本相同,均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答案: D
5.(2016·德州一模)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
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了一次
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解析: 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答案: C
6.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图甲的S→X→1→2→3→4→Y来表示
B.图乙中,结构9在图甲的1时期加倍且移向细胞两极
C.此时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是在间期合成的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该生物体细胞的两倍
解析: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图甲的Y→S→X→1→2→3→4来表示,A错误;图乙中的1时期移向细胞两极,加倍是在细胞分裂间期,B错误;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是在间期合成的,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错误。
答案: C
7.下列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生物体的某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细胞均通过“缢裂”方式将细胞一分为二,因此它们都属于动物细胞
B.图示的四个细胞都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丙、丁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的形成,都属于无丝分裂
D.图示的四个细胞都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方式的区分。根据题图可知,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为细菌的二分裂、丁为无丝分裂,故A、C错。基因重组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故B错。无论哪种分裂方式,都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图示的四个细胞都已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答案: D
8.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中分别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和② D.④和③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
答案: C
9.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解析: CD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其中前期和中期含有一条Y染色体,后期和末期含有2条Y染色体,而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细胞中都含有一条Y染色体,所以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A错误;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后期和末期染色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1,B错误;到GH段时,DNA已经进行了两次复制,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此时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此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 C
10.下图1表示果蝇体内常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图2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基因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图2中的AB段可对应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
D.图2中的EF段可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解析: 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基因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DNA已经复制完成,对应CD段,C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变为1∶1,EF段可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正确。
答案: D
11.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12.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细胞。有关该精细胞的形成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B.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解析: 由图可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中的相同,且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该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_______对。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
(5)请绘出与图甲的发生相对应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时期图像和其产生的配子示意图。
解析: (1)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此分析可确定DNA数目变化规律为6→12→6→3。(2)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1号和4号染色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来实现的。(4)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8~9时期。
答案: (1)6→12→6→3
(2)第一极体 0、0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8~9 (5)如图所示
14.(2015·石家庄二模)图1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_______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图示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2)②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C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方式①是卵原细胞形成过程,为有丝分裂。(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因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4)图2中甲有四分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为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且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散乱分布于细胞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5)若图示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则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_bb(3/4×1/2)+aaBb(1/4×1/2)=1/2。
答案: (1)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2)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0 (3)② 1 AB或Ab或aB或ab
(4)甲→丙→乙 (5)1/2
15.(2015·河南郑州高三模拟)染色体依着丝点的位置可以分为:中着丝点染色体、近中着丝点染色体、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端着丝点染色体4种类型(如图1所示)。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图 2
(1)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的关系为________。观察图1中染色体数目、形态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________期。
(2)图2甲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④的关系是________,乙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图2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
(4)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如果图2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点,两者数目相等。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甲细胞为体细胞,①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根据丙细胞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且丁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结束后形成的,应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己经分开,所以若M为X染色体,则N一定为常染色体。如果M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有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也有可能是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 (1)相等 中 (2)同源染色体 4 (3)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4)次级精母细胞 常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1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质量检测3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3.2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