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教师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243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教师版) 学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师版) 学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学生版) 学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师版) 学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学生版) 学案 1 次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学案
展开第1课时 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关实验。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CO2+H2O===H2CO3;
(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CaCO3↓+H2O。
3.温室效应:
(1)温室气体有CO2、O3、CH4和氟氯代烷等;
(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等。
二、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生合作】1.完成教材P117的“实验6-3”和“实验6-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①观察CO2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 集气瓶中的气体无色无味 | 通常情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②在烧杯中点燃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沿烧杯壁倾倒CO2 |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 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
③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 一段时间后,塑料瓶瘪了
| 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 |
④往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师生合作】2.完成教材P118的“实验6-5”,探究二氧化碳是溶解于水还是与水反应。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
| I喷稀醋酸 | II喷水 | III直接放入 | IV喷水放入 | 烘干第IV朵花 |
现象 | 小花变红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变红色 | 小花变紫色 |
分析 | 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说明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说明水不能 使石蕊变红 | 说明CO2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 说明这种酸性物质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
结论 | ①通过实验(Ⅰ)与(Ⅳ),可以验证酸的一个化学性质为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根据烘干后小花的变化,可以说明碳酸不稳定; ③通过(Ⅰ)~(Ⅳ)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
3.CO2的用途:
(1)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3)气体肥料,光合作用等
4.CO2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1)定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从而使全球温度上升。
(2)起因: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②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能产生这种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3)危害:①全球变暖,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淹没城市;③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三、我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1.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CO2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将燃烧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2.下列有关CO2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C )
3.CO2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温室里施用CO2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剂,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
C.CO2属于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和纯净物 D.CO2能溶于水
5.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A.CO2通入水中 B.绿色植物吸收CO2发生光合作用
C.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6.在大气层中,因CO2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D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于实验室中逸出CO2量增加
C.由于森林面积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花由紫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④(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练优》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设计,共7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引导自学,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引导自学,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