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其他 8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其他 10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知识点汇总 其他 6 次下载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汇总,共28页。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加 热CuO +H2O 2Fe(OH)3加 热Fe2O3+3H2O
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