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练习题 试卷 13 次下载
- 第1课时 乙烯 烃练习题 试卷 14 次下载
- 第一~二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13 次下载
- 第1课时 乙醇练习题 试卷 15 次下载
- 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练习题 试卷 14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2课时 有机高分子材料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有机高分子材料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天然橡胶 D.塑料
题组二 塑料
2.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日常生活中用于食品包装的一般是聚乙烯塑料
B.有机玻璃是一种透光性好的塑料制品
C.塑料制品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废弃塑料制品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有一些添加剂
3.PVC是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为保证PVC塑料制品的性能,通常需要加入多种有机助剂。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①PVC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使用的有机助剂有毒
③含氯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毒
④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害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A.将废弃物切成碎片填埋于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倾倒于海洋中
D.将废弃物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5.(2019山东莘县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聚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热塑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电器绝缘外壳、光学仪器以及日用产品等。工业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聚苯乙烯
A.过程①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过程②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C.过程③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D.上述流程中涉及的五种有机物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题组三 橡胶
-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天然橡胶的性能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人们
合成了一种无机耐火橡胶,它的结构应是( )
A.CH2—CH CH—CH2
B.
C.
D.
7.橡胶树是热带植物,在我国海南已大面积种植。从橡胶树的胶乳中可提取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其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橡胶加入适量的硫进行硫化后,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聚异戊二烯的单体是一种无色液体,将该无色液体加入溴水中,溴水 (填“能”或“不能”)褪色。
题组四 纤维
8.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在于( )
A.再生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石油、天然气等
B.再生纤维的原料是石油、天然气等;合成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
C.再生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合成纤维的成分是不饱和烃或烃的衍生物
D.再生纤维的成分是不饱和烃或烃的衍生物,合成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
9.聚丙烯腈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它的商品名叫腈纶,由于它的性质与羊毛性质相似,故又称它为“人造羊毛”。聚丙烯腈的单体是丙烯腈(CH2 CHCN),其合成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CN CH2 CHCN
乙炔 氢氰酸 丙烯腈
②
聚丙烯腈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制备丙烯腈的反应类型是 。
(2)聚丙烯腈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
2.C 用于食品包装的一般为聚乙烯塑料,A正确;有机玻璃为一种高聚酯,是一种透光性好、质轻、耐酸碱腐蚀、抗霉、易加工的塑料制品,B正确;塑料制品不易被分解,易造成白色污染,C错误;塑料中,除了合成树脂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某些具有特定作用的添加剂,D正确。
3.C 聚氯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会分解出HCl等有害物质,同时其所含的增塑剂(有机助剂)有毒,不宜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盛装食品或直接接触食品。②④符合题意。
4.D 废弃塑料的性质非常稳定,埋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不仅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还会改变土壤的结构,A错误;将废弃塑料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会引起大气或海洋污染,B、C错误;将废弃塑料加工再利用是一种处理“白色污染”的合理方法,D正确。
5.D 过程①中苯分子断裂C—H键,乙烯分子断裂碳碳双键中的较活泼的键,然后二者结合生成乙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正确;苯乙烯可看作苯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CH CH2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苯分子、乙烯分子都是平面结构,和—CH CH2之间的单键可以通过旋转使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B正确;过程③为苯乙烯加聚生成聚苯乙烯,C正确;在题述流程涉及的物质中,苯、聚苯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6.C 从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无机耐火橡胶”可知,该物质不易燃,C符合题意。
7.答案 (1)化学变化 (2)能
解析 (1)天然橡胶硫化后,引入的硫原子可通过形成共价键使高分子链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故发生化学变化。(2)聚异戊二烯的单体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
8.A 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合成它们的原料不同,需要注意再生纤维的成分不一定是纤维素。
9.答案 (1)加成反应 (2)26.4%
解析 (1)乙炔中的三键断裂,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烯腈。(2)聚丙烯腈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00%≈26.4%。
高中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hx/tb_c40000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加聚反应的是,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有4种有机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芳香烃的是,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加聚反应的是,有4种有机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