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6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6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69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
化 学 2019年11月6日
考生须知 | 1.本试卷分为I、II两卷,共有26小题,试卷共7页,1张答题纸,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用黑色签字笔(选择题涂卡除外,使用铅笔)按规定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3.请将个人信息完整填写在相应位置。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K—39;Cu—64
第I卷(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药使用 | B. 粮食酿酒 | C. 转轮排字 | D. 铁的冶炼 |
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连续60天
3.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来源:Z§xx§k.Com]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应往低处去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5.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为了保证峰会有关活动的正常进行,一直做好“驱雨”准备。催雨剂的主要成分可以是干冰、液氮、碘化银(AgI)等,它们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和盐,下列物质与上述三种类别完全不同的是(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的摩尔质量是 |
B.物质的量为 |
C.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1023 |
D.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是 |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的钡离子数为NA
B.镁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和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Fe(OH)3难溶于水,因此不可能均匀地分散在水里形成稳定的红褐色胶体
C.根据丁达尔效应,利用一束强光可以区别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
D.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因此不能透过滤纸,但可以通过半透膜
9.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和
B.凡是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就叫酸
C.溶液能导电,而液态的HCl难以导电
D.难溶物一定不属于电解质
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B. | C. | D.乙醇 |
1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 B.
C. D.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B.铁粉跟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C.硝酸银溶液跟铜反应: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14.将少量Na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6.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D. | 室温下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一定是碱性 |
17.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18.将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 L 1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
A.2 :5 B.5 :2 C.1 :2 D.1 :1
1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混合物质量减少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和的固体混合物)吸收,增重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0.室温下,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室温,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1/4(忽略水的挥发)。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 :2 B.2 :1 C.3 :1 D.4 :1
第II卷(共60分)
(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熊猫木偶 熊猫木偶高2.35 m,质量仅为10 kg,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做框架,配合LED灯制作而成。其中,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 %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智能机器人 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与轮滑舞者共舞、互动,在导航精准性、动作复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 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硬度、强度和导热系数等特性。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熊猫木偶、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展现了“中国智慧”。
(2)碳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在动作、导航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4)石墨烯和石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10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气体X的性质,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其中含有少量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描述B、C装置中的现象 ;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物质性质说明B、C装置中现象不同的原因 。
(2)是有毒气体,为了防止多余污染空气,可以在D处用右图装置进行尾气处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
气体应该由 (填“a”或“b”)管通入。若要吸收(标况下),至少需要的上述溶液。
(10分)实验室配制100 mL 0.5 mol/L Na2SO4溶液。
(1)用托盘天平称量,需要称取Na2SO4固体的质量为 g。
(2)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3)实验过程中其它操作均正确,只是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则配制的Na2SO4溶液实际浓度比目标浓度(填“偏大”或“偏小”) 。
(4)写出Na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5)取出配制准确的该溶液50 mL,将其稀释到500 mL,此时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0分)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的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物质的性质、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市场上有一种“自热米饭”,其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CaO),使用时需要将一定量的水加入发热包。
(1)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自热米饭的发热原理 。
(2)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除了能和水反应外,生石灰还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种物质类别并各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类别 | 化学方程式 | |
|
| |
|
| |
(3)生活中生石灰还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若选用生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其能否循环利用并说明理由。 。
(12分)电解质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变化。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就越大。下图是向20 mL 0.01 mol/L Ba(OH)2溶液中滴入了2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0.2 mol/L H2SO4溶液,获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0-80 s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写出该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 。
(3)截至b点,加入溶液的体积为 mL,解释b点的电导率不等于零和bc段电导率又增加的原因 。
(4)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题)
A.① 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E.H+导电能力比Na+强
26. (14分)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操作 | 现象 |
向盛有少量Na2O2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得到溶液a | 反应剧烈,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
然后向溶液a中滴入两滴酚酞[来源:学科网ZXXK] | 溶液先变红,再逐渐变浅,约10分钟溶液变为无色 |
为了探究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该同学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了如下实验:
【推理与假设】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溶液a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假设:
假设A:有漂白性 假设B:有漂白性 假设C:和共同作用有漂白性
【实验与观察】
(2)请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实验装置 | |||
实验假设 (填“A”、“B”或“C”) | 假设_____ | 假设_____ | 假设_____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后10分钟均无变化 | ||
实验结论 |
|
【查阅资料】
该同学查阅资料:是一种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推理与假设】
该同学认为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漂白了酚酞。
【实验与观察】
(3)通过实验证实了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黑色粉末 (填化学式),快速产生了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同学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了溶液a中滴入酚酞后,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 。
【解释与结论】
(4)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分两步书写,应为 ;但课本上没有写出中间产物H2O2,可能的原因是 。
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B | C[来源:学*科*网] | A | D | A | D | C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D | A[来源:学&科&网] | D | D | D | B | C | C |
21.(4分)
(1)对 (2)对 (3)对 (4)对
22.(10分)
(1)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Cl2没有漂白性,有漂白性。
(2)20
23.(10分)
(1)7.1
(2)100 mL 容量瓶
(3)偏小
(4)
(5)0.1
24.(10分)
(1),反应放热。
(2)碱性氧化物
物质类别 | 化学方程式 |
酸 | |
酸性氧化物 |
(3)不能,理由:和反应生成不能受热分解生成。
能,理由:和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受热分解可以生成,又可以吸水,所以可循环使用。
25.(12分)
(1)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
(2)
(3)1;
b点: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中和浓度很小但不等于0。水存在微弱的电离,溶液中和浓度很小但不等于0。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不等于零。
bc段:b点溶液中的被反应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达到最小值,随着溶液的不断滴加,溶液中和浓度变大,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变大,bc段电导率增加。
(4)ABCE
26.(14分)
(1)
B;C;A;(每个1分)
实验结论:假设ABC均不成立。
(3)
加入,充分反应,向上层清液中滴入2滴酚酞后变红,10分钟溶液颜色不变。
(4),(1分)
;(1分)
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大部分已分解。(1分)
【期中真题】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39,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