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2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70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2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70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2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学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3270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情境呈现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内有干燥红纸条的广口瓶A和内有湿润红纸条的广口瓶B,通过红纸条是否褪色可以推断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气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那么氯气是怎样制取的,
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
课前素能奠基
知识回顾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如何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__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如是否需要加热等)。__
2.气体的收集方法
新知预习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__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__。
2.由于氯气的密度__大__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采用向__上__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3.由于氯气有毒,所以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发生的反应为__Cl2+2NaOH===NaCl+NaClO+H2O__。
二、氯离子的检验
eq \x(原理)——__Ag++Cl-===AgCl↓__
↓
eq \x(试剂)——eq \a\vs4\al(稀硝酸、__AgNO3__溶液)
↓
eq \x(操作)——eq \a\vs4\al(先加适量稀硝酸,再加__AgNO3__溶液)
↓
eq \x(现象)——eq \a\vs4\al(产生__白色沉淀__)
预习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待测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l-( × )
(2)实验室制取Cl2时,MnO2做氧化剂( √ )
(3)MnO2与稀盐酸在高温下反应也可产生Cl2( × )
(4)实验室制Cl2时,Cl2中往往含有HCl杂质( √ )
2.检验Cl-时所用试剂稀硝酸的作用是( A )
A.防止COeq \\al(2-,3)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
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eq \\al(-,3)的干扰
解析:检验Cl-时,加入的AgNO3溶液能与COeq \\al(2-,3)反应生成Ag2CO3白色沉淀,干扰Cl-的检验,加入稀硝酸可排除COeq \\al(2-,3)等的干扰。
3.下列关于实验室用MnO2制取Cl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MnO2与浓盐酸共热B.缓慢加热反应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l2D.多余氯气常用较浓的碱液吸收
解析: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故必须缓慢加热以减少其挥发;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Cl2极易与碱溶液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故应用较浓的碱液吸收多余的Cl2。
4.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D )
A.焰色试验显黄色
B.溶液有咸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焰色试验显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焰色试验显黄色,则证明含有N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
5.在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D )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 ③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④从盛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将浓盐酸缓缓滴入烧瓶中
⑤将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 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
解析: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要注意:①连接好装置后,要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②装药品的顺序是先加固体,后加液体;③对于有毒的气体,一定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C )
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a中缺少加热装置
C.b中盛放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
解析:生成的氯气中易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课堂素能探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点
问题探究:1.氯气的尾气吸收可否使用澄清石灰水代替NaOH溶液?
2.浓盐酸能否用氯化钠固体和较浓硫酸代替?
探究提示:1.不能,因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浓度小,可能吸收Cl2不充分。
2.能。氯化钠提供Cl-,较浓硫酸提供H+。
知识归纳总结:
1.制备流程:
eq \x(\a\al(反应,原理))—eq \a\vs4\al(用氧化剂如MnO2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s\up7(△))MnCl2+Cl2↑+2H2O)
↓
eq \x(\a\al(制备,装置,类型))—eq \a\vs4\al(固体+液体\(――→,\s\up7(加热))气体)
↓
eq \x(\a\al(净化,方法))—eq \a\vs4\al(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
eq \x(\a\al(收集,气体))—eq \a\vs4\al(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
eq \x(\a\al(尾气,吸收))—eq \a\vs4\al(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
2.验满: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或先变红又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点拨:(1)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2)不能用蒸馏水代替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
(3)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其他方法
可用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剂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如: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典例1 氯是一种海水富集元素。下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为__分液漏斗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吸收Cl2中的HCl__;
(3)当有少量Cl2气流通过后,装置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Cl2+2I-===I2+2Cl-__;
(4)当Cl2气流持续通过时,装置Ⅳ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__能__;
(5)装置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Cl2+2OH-===Cl-+ClO-+H2O__。
解析:装置Ⅰ为Cl2的发生装置,仪器a为分液漏斗;装置Ⅱ为净化装置,吸收Cl2中的HCl;Cl2可与KI发生反应Cl2+2I-===I2+2Cl-,生成的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干燥的Cl2无漂白性,但Cl2从装置Ⅱ、Ⅲ中逸出时会带入H2O,故装置Ⅳ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会褪色;装置Ⅴ为尾气吸收装置,Cl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
〔变式训练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l2中的HCl
C.用NaOH溶液吸收Cl2,反应中Cl2只作氧化剂
D.将湿润的有色布条伸入集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解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A正确;碳酸氢钠和HCl发生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B错误;用NaOH溶液吸收Cl2,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Cl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C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D错误。
知识点二
Cl-的检验
问题探究:
1.若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吗?为什么?
2.检验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
探究提示:1.不一定含Cl-,COeq \\al(2-,3)与Ag+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2.防止COeq \\al(2-,3)等离子的干扰。
知识归纳总结:
1.检验待测液中含有Cl-的一般答题模板
待测液eq \(――→,\s\up7(加稀硝酸酸化))eq \(――→,\s\up7(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证明待测液中含Cl-。
2.溶液中Cl-检验的注意事项
要排除COeq \\al(2-,3)、POeq \\al(3-,4)等离子的干扰,它们与Ag+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硝酸,故一般先在待测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以排除COeq \\al(2-,3)等离子的干扰。
典例2 在某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该未知液中含有( C )
A.Cl-、SOeq \\al(2-,4) B.Cl-、NOeq \\al(-,3)
C.Cl-、COeq \\al(2-,3)D.Cl-、OH-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应是CO2,又因为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故原溶液中除含有COeq \\al(2-,3)外,还有Cl-。
〔变式训练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C )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A操作不正确,它不能排除COeq \\al(2-,3)等的干扰;B操作不正确,若未知溶液中含COeq \\al(2-,3),其与Ag+生成的Ag2CO3跟盐酸反应时,生成AgCl白色沉淀;D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
名师博客呈现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检验的实验创新
实验能让学生提高对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原理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改进、创新,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减少实验用剂量,降低尾气毒害性。
方案: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检验氯气相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A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C中是固体干燥剂氯化钙,D是收集氯气的装置,E中是干燥的红色布条,F中是湿润的红色布条,G中是NaOH溶液。
优点:(1)实验过程中氯气的制备、除杂及尾气处理装置设计严密。
(2)检验氯气相关性质的实验现象较明显。
缺点:(1)氯气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实验过程中存在氯气的污染,且在实验结束后烧瓶中仍然存在部分氯气。
(2)实验装置较复杂。
(3)实验安全性不高,不便于学生动手实践。
创新方案
1.实验装置:
①浓盐酸 ②KMnO4 ③无水氯化钙 ④有色小卡片 ⑤氢氧化钠
2.实验步骤及其现象:
(1)按图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向侧泡具支管加入0.2 g的KMnO4。
(4)向V形侧泡反应管的第一个凹槽加入用蒸馏水润湿过的有色小卡片,第二个凹槽装满无水氯化钙,在V形凹槽中加入干燥有色小卡片。
(5)反应开始,将约2 mL浓盐酸缓慢注射到侧泡具支试管中。过一会观察到第一张有色小卡片褪色,而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分,从而使氯气变干燥,V形管中的有色小卡片不褪色。
优点:
(1)试剂用量少,可大大减少氯气的污染。
(2)实验现象明显,便于控制实验速率,提高实验安全性。
(3)实验装置简单,容易操作又省时,便于学生自己操作。
课堂达标验收
1.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B )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D.石灰水
解析: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原理。
2.某工厂发生Cl2泄漏,以下应对措施中主要是基于Cl2的物理性质考虑的是( B )
A.向被污染的土壤撒石灰
B.向远离污染源的高处撤离
C.用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
D.来不及撤离时可用纯碱溶液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
解析:石灰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碱溶液可以吸收氯气,利用的是氯气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发生Cl2泄漏应向远离污染源的高处撤离,利用的是氯气的物理性质,故B符合题意;纯碱溶液可以和氯气发生反应而吸收氯气,利用的是氯气的化学性质,故C、D不符合题意。
3.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五分之一容器体积的下列液体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所示,判断瓶中注入的液体是( C )
A.AgNO3溶液B.NaOH溶液
C.水D.FeCl2溶液
解析:A项,Cl2作用于AgNO3溶液会产生AgCl白色沉淀;B项,Cl2与NaOH溶液反应会产生NaCl、H2O和NaClO,溶液呈无色;C项,Cl2溶于水,所得氯水呈浅黄绿色;D项,Cl2氧化FeCl2生成FeCl3,溶液呈棕黄色。
4.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B )
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
C.一样多D.无法比较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知,参加反应的MnO2与HCl的质量比为87∶146,但是由于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所以含有146 g HCl的浓盐酸不能与MnO2完全反应,但87 g MnO2可与足量的浓盐酸完全反应,所以途径②产生的氯气多。
5.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其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D )
A.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
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
解析:①是氯气的发生装置;②应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的装置,③是干燥装置,④是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装置。除杂时不能消耗欲保留的气体,因为氯气可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所以②处错误;③中进气管短,出气管却插入液面下,无法干燥气体,也不能使气体进入④中与金属反应,所以③处错误;④是一个封闭体系,未反应的气体不断蓄积,会使容器内压强过大而发生爆炸,且进气导管应伸入试管底部,所以④处错误。
6.(1)实验室制取Cl2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①②③④__(填序号)。
①装置I可用于制取少量Cl2
②用装置Ⅱ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③用装置Ⅲ制取Cl2
④用装置Ⅳ干燥Cl2
(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除了用二氧化锰、浓盐酸外还需要的药品有__饱和食盐水__、__浓硫酸__、__NaOH溶液__。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Cl2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而不能用稀盐酸;②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应用饱和食盐水,NaHCO3溶液与Cl2反应并放出CO2气体,且气体应“长进短出”;③MnO2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④使用浓硫酸洗气瓶干燥Cl2,应“长进短出”。(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Cl2,还需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干燥Cl2、NaOH溶液除去多余的Cl2。
2~3 mL试样
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加AgNO3溶液
加稀硝酸
稀盐酸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Cl-+Ag+===AgCl↓
NaCl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Cl-+Ag+===AgCl↓
Na2CO3溶液
白色沉淀
有无色气体产生,沉淀溶解
2Ag++COeq \\al(2-,3)===Ag2CO3↓、Ag2CO3+2H+===2Ag++CO2↑+H2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导学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