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融会贯通非攻(节选)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四专题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直)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掉转,这里指改变)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像)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解析】选C。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少仲尼之闻
C.我之谓也
D.轻伯夷之义
【解析】选C。“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解析】选B。A.河:古代专指黄河。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②望洋向若而叹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⑤睹子之难穷
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解析】选B。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还不相信。
(2)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了。
二、阅读下文,回答8~12题。
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闻则非之(指责)
B.攘人犬豕鸡豚者(排除)
C.杀不辜人(无罪)
D.苟亏人愈多(假如)
【解析】选B。攘:偷盗。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D.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解析】选C。A.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B.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说来。D.从而:古义:反而;今义:因此、就,表示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众闻则非之 B.以亏人自利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项伯杀人,臣活之
【解析】选B、D。“亏”“活”都是使动用法。
11.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文章。
B.作者通过层层比喻和论证,抨击了攻略他国的不义战争。
C.《墨子》讲究逻辑,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作论据,而且行文结构严谨。
D.从本文可以看出,《墨子》讲究文采,句式灵活多变,而且想像奇特新颖。
【解析】选D。墨子的文章语言朴实,思想深刻。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现在天下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我们)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明白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三、仿照画线句的格式,谈谈你对道家的认识。
北师大教授于丹曾经说过,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示例):后山之路是道 假我以羽翼 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 心灵遨游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河:黄河
B.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益:更
C.攘人犬豕鸡豚者 攘:运送
D.从而誉之,谓之义 誉:称赞
【解析】选C。攘:偷盗。
【解析】选B。则:连词,就。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动词,认为/介词,因为;D.介词,因为/介词,通过。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而君幸于赵王
C.以为莫己若者
D.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选C。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被动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21世纪教育网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解析】选B。A、C、D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B项错误,“贼”在此处的意义应为“残害”。古汉语中,与“偷窃”相对应的词应为“盗”。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A。A项,两个“所以”均为助词,前一个表凭借,后一个表原因;B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两个“之”均为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并列。
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选B。句子①④⑤都是阐释“兼爱”思想的,直接体现文章主旨;句子②是“兼爱”的结果;句子③是说“士君子”们不能“兼爱”;句子⑥是说应持久推行“兼爱”。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解析】选C。A、B、D三项,根据文章内容可推断是正确的;C项错误,士君子们已知晓“兼爱”的好处,只是认为实行兼爱是“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情”。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实词、虚词及句式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运用联系的方法。翻译句(1)应注意“期”“说”的意义及宾语前置句的特点;翻译句(2)要注意“利”“恶”的意义;翻译句(3)要注意介词“以”后面的省略。
答案:(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
(3)这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君王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语文非攻(节选)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非攻(节选)练习题,共5页。
苏教版必修三秋水(节选)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秋水(节选)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秋水(节选)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秋水(节选)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课内精读,课外拓展,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