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1. 我们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我们之所以闻到“二手烟”是因为( )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下列各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B.橡胶C.陶瓷D.大地
3. 下图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B.C.D.
4.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5. 由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6. 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
A.5:3B.3:5C.15:4D.4:15
7.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8.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
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9.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若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不影响另一盏灯的工作的电路是( )
A.B.
C.D.
10.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的四幅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11. 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
A.B.C.D.
12. 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
B.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13. 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1、S2分别表示)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表示)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
C.D.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
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15.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两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可能是( )
A.灯L2断路B.灯L1短路C.灯L1断路D.灯L2短路
16. 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7.2V,1.8V,9VD.9V,1.8V
17. 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是一个可以紧贴AB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在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量程时,开关S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子秤的AB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端为绝缘体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D.P在A端时,电子秤的示数不为零
二、填空题
教室内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_V,日光灯与控制它的开关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高压下油可以渗透铁管壁流出来,这说明固体分子间有________.将一杯水倒掉后,无论怎么倒,总会有少量的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本空选填“引力”或“斥力”)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__球带正电,________球带负电。
如图,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情况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________极,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V.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有A、B两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现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________到________(选填“A”或“B”).
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流过的电流约150________(填单位).用电器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R长________R短;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I长________I短;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长________U短.(以上均选填“>”“=”或“<”)
三、作图题
(1)在方框内画出如图所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2)某单位的前门后门各有一个开关,收发室内有一组电池组,一盏灯和一个电铃.请你设计一个电路,使前门来人闭合开关铃响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只有铃响.将下图的实物元件连成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2)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其中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b液体的比热容是1.8×103J/(kg⋅∘C),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时,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图,并按以下环节完成实验.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甲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甲同学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________;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5)细心的丁同学还发现:电压较大的那个灯泡比另一个亮,且更换了不同规格的灯泡总是这样,于是他得出了“不同灯泡的亮暗和电压有关,电压高的灯泡亮,电压低的灯光暗”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
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后,同学们发现电流与水管中的水流相似、电压与水压差相似.李明和同学们提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与水管对水流阻碍作用相似,所以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类比管道长短)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类比管道粗细)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于是他们从实验室老师那儿借来了某合金材料制成的各种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电阻丝,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
(2)闭合开关后,他们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你判断他们的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
(3)电路连接正确后,他们经过认真测量,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比较表中数据,要验证他们的猜想一,可选哪三组数据做比较?________;
比较表中数据,要验证他们的猜想二,可选哪三组数据做比较?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法。
五、解答题
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备受人们青睐.小明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kg、温度为20∘C的水加热至90∘C.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求:
(1)这过程中水吸收多少热量;
(2)若这过程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
小明做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S闭合时,三块电表的示数记录为0.3A、3V、5V,但当时没有记录清楚每个数据对应哪一个电表.请你根据电路图和记录的数据.
(1)计算出通过灯L1的电流I1和通过灯L2的电流I2。
(2)灯L1、灯L2各自两端的电压值U1、U2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分子热运动
【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人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味能被在场的其他人闻到.
故选D.
2.
【答案】
D
【考点】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解答】
解:塑料、橡胶、陶瓷属于绝缘体,大地属于导体.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
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
A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C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和热传递的方向(从高温到低温)。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4)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解答】
解:A.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内能没有关系,故A错误.
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
D.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
【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解: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已知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和质量之比,根据Q吸=cm△t求出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
【解答】
解:Q吸=cmΔt,
Q吸甲Q吸乙=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c甲c乙×m甲m乙×Δt甲Δt乙=32×25×11=35.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解析】
①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
②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总是由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
解: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其它形式的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了热量,因此将化学能转化为了内能,故B错误;
C.能量是不能凭空产生的,此说法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马儿跑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而草能够为马儿提供能量,因此“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正电荷与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金属中的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自然界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故C正确;
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所以不容易导电,故D错误.
故选C.
9.
【答案】
A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灯并联,若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不影响另一盏灯的工作,故A符合题意;
B、两灯泡串联,互相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两灯并联,但开关不能同时控制两盏灯,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灯泡被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
11.
【答案】
B
【考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若接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若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解答】
解:A.连接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的是一个定值电阻(最大电阻),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不符合题意;
B.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的是左半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大,电阻变大,符合题意;
C.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的是右半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小,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
D.这种连接方式接入电路的是右半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小,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答案】
A
【考点】
电阻
【解析】
根据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进行分析,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
【解答】
A
13.
【答案】
C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说明两者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
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说明馆长的钥匙开关与甲、乙资料员钥匙开关并联,且灯泡位于干路.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
要确定圆圈中的电表符号,首先要弄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而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根据图中各圆圈的位置以及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结合电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如果甲是电流表,则两灯泡被短路,两灯泡都不能发光,故A错误;
B.如果甲是电压表,则它测量电源电压,乙、丙是电流表,分别测量干路和L2支路的电流,灯泡并联正常发光,故B正确;
C.如果丙是电压表,则电路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故C错误;
D.如果乙是电压表,则灯L2断路,不能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15.
【答案】
A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
16.
【答案】
B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
(1)看清电路的连接方式,明确两个电压表所测的电压是哪部分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U=U1+U2;
(2)对于电压表的读数,要看清所选的量程和分度值;若电压表量程为0∼15V,对应的分度值为0.5V;若电压表量程为0∼3V,对应的分度值为0.1V.
【解答】
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U,电压表V2测电阻R2的电压U2,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1+U2,
可知V1是量程0∼15V,对应的分度值为0.5V,读数为9V,即U=9V,
V2是量程0∼3V,对应的分度值为0.1V,读数为1.8V,即U2=1.8V,
故电阻R1两端电压U1=U−U2=9V−1.8V=7.2V,
故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7.2V和1.8V,
故B正确,ACD错误.
17.
【答案】
A
【考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欧姆定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
二、填空题
【答案】
220,串联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家庭电路的连接
电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220
串联
【答案】
间隙,引力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析】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彼此间有间隔。
【解答】
解:高压下,油可以渗过铁管壁,这说明固体分子间有间隙.
组成水和杯子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使得分子间不容易分离,因此倒水时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
【答案】
B,C
【考点】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
C
【答案】
负,0.6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
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
解:根据图示可知,锌片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连,因此锌片为盐水电池的负极,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0.6V.
【答案】
排斥,A,B
【考点】
电流的方向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带正电的A验电器是缺少电子,不带电的B验电器是既不多余电子也不缺少电子,当用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B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将会转移到A验电器上,由于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A到B.
【答案】
mA,电
【考点】
能量转化和转移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流过的电流约150mA.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答案】
>,=,=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
(1)如果把导体比作一段路,电阻比作堵车的机会,路越长堵车的可能性越大,所以长度影响电阻的大小;窄路比宽路堵车的机会大,所以横截面积影响电阻的大小,导体并联在一起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2)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是相等的.
【解答】
解: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当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当材料、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所以R长>R短;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相等.
三、作图题
【答案】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考点】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答案】
A
(2)①加热时间,②b,b,③0.9×103
【考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燃料的热值
【解析】
(1)①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②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应;
②升高相同的温度,我们可以在纵轴上取一相同的温度,做横轴的平行线,看谁的加热时间长,谁的比热容就大,加热时间越短,吸热能力越弱;
③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和温度的变化值成反比,据此求出乙的比热容。
【解答】
解:(1)AB.为了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故A正确,B错误;
CD.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用不同的燃料,应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故CD错误.
故选:A.
(2)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②由图示图象可知,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这也就说明了b的吸热能力强一些,a的吸热能力弱,所以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根据Q吸=cmΔt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一定时,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
用相同的燃料加热10min,a和b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
a的温度变化值Δt甲=80∘C−20∘C=60∘C,
b的温度变化值Δt乙=50∘C−20∘C=30∘C,
根据Q吸=cmΔt得,a液体吸收的热量:Qa吸=camΔta,
b液体吸收的热量:Qb吸=cbmΔtb,
则camΔta=cbmΔtb,所以a的比热容:
ca=cbΔtbΔta=1.8×103J/(kg⋅∘C)×30∘C60∘C=0.9×103J/(kg⋅∘C).
【答案】
(1)断开
(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4)实验次数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5)错误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
(1)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电路必须处于断路状态;
(2)使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电压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倒转;
(3)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需要对测量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4)实验设计的不足从误差是否特别大、实验结论是否全面、客观两方面考虑;
(5)灯泡亮度是由灯泡的电功率决定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
解:(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断开;
(2)由电路图知,当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时,电流从B端流入电压表,从A端流出,也就是B端对应的是电压表的“+”接线柱.如果将A端连接在C点时,电流就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引起指针倒转;
(3)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8V,这与UAC间电压相等,所以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4)仅从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甚至得出错误结论;
(5)两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由P=UI可知,灯泡电压越大,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不是由电压决定的,因此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
(1)b
(2)电阻丝处断路
(3)1、2、3(或4、5、6,或7、8、9),1、4、7(或2、5、8,或3、6、9)
(4)控制变量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等于电源电压,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
(3)根据影响电阻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导体的电阻与多个因素有关,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1)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b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等于电源电压,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丝断路;
(3)根据题意,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是相同的;
要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使横截面积相同,则需选择1、2、3(或4、5、6或7、8、9)进行比较;
要探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需使导体的长度相同,则需选择1、4、7(或2、5、8,或3、6、9)的数据进行比较;
(4)由(3)分析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五、解答题
【答案】
(1)这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8.82×105J;
(2)若这过程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则需要0.042m3的天然气.
【考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1)知道水的初末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质量,利用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η=Q吸Q放求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根据Q放=Vq求出烧开这壶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解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C)×3kg×(90∘C−20∘C)=8.82×105J;
(2)由η=Q吸Q放可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吸η=8.82×105J60%=1.47×106J,
由Q放=Vq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V=Q放q=1.47×106J3.5×107J/m3=0.042m3.
【答案】
(1)通过L1和L2的电流都是0.3A.
(2)灯L1、灯L2各自两端的电压值U1、U2分别是3V和2V.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
由图可知两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测总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灯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两电压表示数,从而得到两灯电压.
【解答】
解:(1)由电路图可知,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
I1=I2=IA=0.3A;
(2)电压表V1测总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由此可知,
总电压U=5V,
L1两端电压:U1=3V,
所以L2两端电压U2=U−U1=5V−3V=2V.UAB/V
UBC/V
UAC/V
2
1.8
3.8
物理量/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
长度L/m
2.0
4.0
6.0
2.0
4.0
6.0
2.0
4.0
6.0
…
横截面积S/mm2
1.0
1.0
1.0
2.0
2.0
2.0
4.0
4.0
4.0
…
电阻R/Ω
2.0
4.0
6.0
1.0
2.0
3.0
0.5
1.0
1.5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德雅学校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德雅学校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