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4 常见的盐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320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4 常见的盐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320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4 常见的盐 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320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粤版8.4 常用的盐教案设计
展开盐只包括食盐吗?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操作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3.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使学生学会获取信息,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学习粗盐的提纯,复分解反应的有关实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并能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在认识、理解化学同时,体会物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变化知识可以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常见的盐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准备]
根据内容提前搜集相关图片、多媒体(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
设
情
景 |
<设问引入> 同学们我们父母或自己在烧菜过程中应加那些调味品? <解答小结> 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
抢答 交流生活经验
| 从生活常识出发,为下面的知识学习埋下伏笔,同时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
知
识
拓
展 | 〈介绍导入〉 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
对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掌握新增内容 |
通过介绍中毒事件加强安全意识,食品卫生意识,
|
阅
读
教
材
| 〈指导阅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多媒体)有关食盐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 ① 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 |
阅读教材
观看图片 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尝试归纳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把这部分知识与生活、人体健康联系起来。 |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 | (同上) | (同上) |
归 纳 知 识 | (多媒体) 1.氯化钠的组成 2.氯化钠的用途 3.氯化钠的分布 (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 比较自己的归纳和投影上放出的归纳有何异同 | 学生的归纳往往缺乏条理性,所以教师的归纳是有必要的 |
承 上 启 下 | (过渡)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呢? | 提出各种方法,讨论找出最合理的方案 |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设想,讨论交流得出最适合课堂地方法 |
实 验 探 究
亲 身 体 验
| 〈引导讨论〉 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 (实践)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多媒体)播放正确操作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想、讨论、交流,并统一思想,进行操作。 发现问题 进一步讨论 解决问题 交流各小组实验结果,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 充分开发教材资源,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动手实验,并发现问题组内或小组间讨论解决,增强同学间的科学合作意识,发挥每个同学的聪明才智。
|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消 除 疑 虑 | 教师适当的引导:(作参考) 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① 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② 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2.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 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② 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③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等。 |
|
|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 设 情 境
引 出 内 容 |
〈多媒体〉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 〈提问〉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大理石) |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想置身于其中或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的话必须学好文化学科。
|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 |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回 忆 知 识
| 〈提问〉 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演示: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 2.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否也发生类似的反应呢? |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 使学生温顾而知新,通过实物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印象深刻。 |
对 比 实 验
| 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 按照[实验11-1]的实验要求,装置按图11-7。两位同学同时演示。 | 仔细观看实验,寻找不同之处,分析原因,写出方程式,完成表格。 |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
演示[实验11-2]: |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 ||
寻 找 规 律 | 〈设问〉上面列出这些反应跟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有那些不同点?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具有那些共同特征? | 找出各反应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 |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
归纳 概念 | 上述这些反应,它们都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 理解记忆 |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
提 出 问 题 | 〈讨论〉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2.分析上述几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归 纳 总 结 |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
听教师讲解
|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引起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
巩固知识 | 1.课堂练习:教材习题1、2、3。 2.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知道了那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 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交流,掌握方法。 |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
阅读 资料 |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 课外阅读 |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 |
[板书设计]
盐只包括食盐吗?
——生活中常见的盐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食盐、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和大理石等。
盐的定义:
一、氯化钠
- 氯化钠的组成
2.氯化钠的用途
3.氯化钠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用途
2、与酸溶液、碱溶液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初中化学8.4 常用的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8.4 常用的盐教学设计,共5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4 常用的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4 常用的盐教学设计,共4页。
化学8.4 常用的盐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8.4 常用的盐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