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2课时) 同步作业(解析版)
1.(2021陕西省卷)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含有1个氢分子 B.均含有2个氢原子
C.均含有氢元素 D.均含有2个氢离子
【答案】C
【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故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1个H2 、H2O、H2O2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C、均含有氢元素,正确;D、H三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含氢离子,错误。故选C。
2.(2021江西省卷)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铝 B.铁
C.钙 D.氧
【答案】D
【解析】A、铝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铁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C、钙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D、氧含有“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D。
3.我们知道汞等重金属一旦泄露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某同学提出:用试验小白鼠来检验密闭环境中汞蒸气的危害性。有关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设计实验
C.归纳结论 D.收集资料
【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环节,某同学提出:用试验小白鼠来检验密闭环境中汞蒸气的危害性属于设计实验,故选 B 。
4.(2021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二模)下列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2
C.Cl D.Fe
【答案】D
【解析】A、H是氢元素的符号,可以表示氢元素,还能够表示一个氢原子,但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氢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所以H不能表示氢气,选项错误;B、O2是氧气的化学式,从微观上表示一个氧分子,不能表示一个原子,选项错误;C、Cl是氯元素的符号,可以表示氯元素,还能够表示一个氯原子,但氯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氯气,氯气由氯分子构成,所以Cl不能表示氯气,选项错误;D、Fe是铁元素的符号,可以表示铁元素,也能够表示一个铁原子,铁原子能够直接构成铁单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直接用组成元素的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所以Fe还能够表示铁单质,选项正确,故选D。
5.(2021天津实验中学一模)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镁:MgCl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 :NaSO4 D.氖气:Ne2
【答案】A
【解析】A、氯化镁中Mg元素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化合价代数和为0,因此化学式书写正确,选项正确。B、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代数和不为0,因此氧化铁的化学式正确书写应为:Fe2O3,选项错误。C、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代数和不为0,因此硫酸钠化学式正确书写为:Na2SO4,选项错误。D、氖气为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因此氖气的化学式正确书写为:Ne,选项错误。故选A。
6.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
A.发出耀眼强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
【答案】B
【解析】A、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能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就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故B正确;C、放出大量的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照明也放出热量,就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以上A、C错误,故D错。故选B。
7.(2021福建省厦门第十一中学二模)下列变化与“石油分馏”属于同种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煤干馏分解得煤焦油
C.干冰升华 D.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煤干馏得到煤焦油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8.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D.碳酸氢铵受热后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正确,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这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受热后没有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9.下列现象与铜绿无关的是( )
A.遇到稀盐酸时放出大量气泡 B.加热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粉末
C.加热时试管口有水滴滴出 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
【答案】D
【解析】A、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遇到稀盐酸时放出大量气泡,故该现象与铜绿有关;B、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加热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粉末,故该现象与铜绿有关;C、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加热时试管口有水滴滴出,故该现象与铜绿有关;D、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会产生耀眼的强光,故该现象与铜绿无关。故选D
10.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 )
A.二氧化碳 B.金刚石
C.氧化镁 D.铜绿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中只含有碳元素;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铜绿是由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铜绿。故选D。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B.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
C.化学变化都会放出热量
D.利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一些化学变化会吸收热量,如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会吸热,化学变化都会放出热量,叙述错误,符合题意;D、利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D.碳酸氢铵受热后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正确,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这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受热后没有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下列文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D.石蜡水+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氧气氧化镁,表达式正确,不符合题意;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表达式正确,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表达式正确,不符合题意;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原表达式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4.连线题。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作燃料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制作烟花、照明弹
金属铜能导电 制作电线、电缆
酒精具有可燃性 制作烟幕弹
【答案】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制作烟花、照明弹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可用作:制作烟幕弹;金属铜能导电,可用作:制作电线、电缆 ;酒精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解析】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制作烟花、照明弹;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可用作:制作烟幕弹;金属铜能导电,可用作:制作电线、电缆;酒精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15.写出下列操作所用的仪器或用品的名称:
取少量铜绿粉末到试管中______________,夹持镁带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 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____,在酒精灯上燃烧红磷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药匙或纸槽 坩埚钳 胶头滴管 燃烧匙
【解析】取少量铜绿粉末到试管中应用药匙或纸槽,夹持镁带点燃应用坩埚钳,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应用胶头滴管,在酒精灯上燃烧红磷应用燃烧匙。
16.简要写出下列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时,管口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灯不用时,未盖上灯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盐酸时标签未向着手心而是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镁带时未在实验桌上放置石棉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流至管底使试管炸裂
(2)酒精挥发并残留水份使下次不易点燃
(3)腐蚀标签
(4)镁带燃烧放热烫坏实验台
【解析】(1)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时,管口朝上会造成水流至管底使试管炸裂。(2)酒精灯不用时,未盖上灯帽会造成酒精挥发并残留水份使下次不易点燃。(3)倾倒盐酸时标签未向着手心而是朝下会腐蚀标签。(4)点燃镁带时未在实验桌上放置石棉网,镁带燃烧放热烫坏实验台。
17.名称与符号互写。
CO2__ 水 氧化铜__ _ P2O5__ ___
碳元素___ __ MgO___ __ 氨气___ __ 镁___ __
O2__ ___ 碳酸氢铵_____
【答案】二氧化碳 H2O CuO 五氧化二磷 C 氧化镁 NH3 Mg 氧气 NH4HCO3
【解析】CO2二氧化碳;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H2O ; 氧化铜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uO ; P2O5五氧化二磷; 碳元素C ; MgO氧化镁 ; 氨气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NH3 ; 镁Mg;O2氧气 ; 碳酸氢铵由铵根和碳酸氢根组成NH4HCO3。
三、简答题
18.(1)金属镁为______色,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若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绿”的颜色为______.用酒精灯加热“铜绿”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铜绿”加热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说明“铜绿”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铜绿”与盐酸作用时的现象_________。
【答案】(1)银白色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镁+氧气氧化镁 镁条逐渐减少,表面产生气泡
(2)绿色 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试管壁有小水珠,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碳元素、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铜绿”逐渐减少,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1)金属镁为银白色;燃烧时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若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看到镁条逐渐减少,表面产生气泡。(2)“铜绿”的颜色为绿色;用酒精灯加热“铜绿”时的现象是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试管壁有小水珠,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知“铜绿”加热后的生成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水;说明“铜绿”中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铜,现象是:“铜绿”逐渐减少,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
初中化学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同步作业原卷版docx、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同步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作业原卷版docx、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同步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同步作业原卷版docx、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同步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