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展开【基础夯实】 (2020·济南模拟)据统计,2016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 190多万,而户籍人口不到405万,人口严重倒挂(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的现象)。从2017年开始,我国各地市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深圳也把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但是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据此完成1、2题。
1.深圳市“人口倒挂”现象是由于(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②户籍人口增长快③落户门槛高④本地人口大量外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深圳市调整落户条件后,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质量B.家庭因素C.生活成本D.生活习惯
【解析】1选B,2选C。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一方面,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其落户门槛较高(注意2017年深圳才将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导致户籍人口增长较慢,从而使得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①③正确,②错;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迁入量大,本地人口迁出较少,④错。 第2题,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高,房价较高,日常开支较大,生活成本高,所以虽然落户政策调整,但户籍人口增长仍然较为缓慢;环境质量、家庭因素、生活习惯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2021·泉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预测,人口学家预测该国在2024年前后将出现人口发展趋势的逆转。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是( )A.美国B.德国C.巴西D.中国4.根据当前人口变化趋势,推测该国今后最具市场潜力的职业是( )A.医疗护理员B.家庭育婴师C.建筑设计师D.制造业工人
【解析】3选B,4选A。第3题,由图中该国的人口总量分析,该国人口不足1亿,美国、巴西和中国人口都在1亿以上,只有德国不足1亿,所以该国为德国。第4题,根据当前人口变化趋势,该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养老医疗护理需求量增加,所以该国今后最具市场潜力的职业是医疗护理员。婴幼儿减少,家庭育婴师需求下降。人口总量减少,消费市场萎缩, 建筑设计师及制造业工人需求可能减少。
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口迁出和迁入省份的“推力”和“拉力”;二是人口迁出省份的迁移能力,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是迁移成本,其中交通成本与迁移距离呈负相关。如图示意2010-203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及预测。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不足百万B.2010-203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速度放缓C.2020年和2025年的人口迁移规模相差最小D.2010-2030年上海人口迁移规模超过2 000万6.该时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是由于( )A.交通条件改善,迁移成本降低 B.人口出生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增多C.区域差距缩小,乡村推力减小 D.教育事业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
【解析】5选B,6选C。第5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迁移人口规模,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多于百万。2010-2030年中国省际分阶段人口迁移规模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迁移速度放缓。2020年和2025年的人口迁移规模相差较大,2015年和2020年相差最小。2010-2030年上海人口迁移规模不到2 000万。第6题,该时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是由于区域差距缩小,乡村推力减小,人口迁移规模减小。交通条件改善,迁移成本降低,不是迁移规模减小的原因。人口出生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增多与迁移规模减小无关。教育事业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迁移规模可能增大。
【加固训练】 自1949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长后,我国人口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劳动人口发生较大变化。如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C.人口总量减少导致青壮年减少D.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
(2)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C.加快城镇化进程 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迁出;2024年以前,人口总量是增加的;材料无法判断农村人口出生率和城市人口出生率。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使出生人口增加,但不能立刻使劳动人口增加;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保证劳动人口数量;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是实现了劳动人口的区域转移,使劳动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不能改变总体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只能是缓解,而非最直接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人口容量的限制,不适宜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7.(2021·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具备一定的人口吸引力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海南省政府公布的《海南省人口发展规划(2030年)》预测,受自贸区(港)建设、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以及季节性休假和健康养老迁移流动等因素影响,该省未来人口总规模将继续增长。下图为海南省2018年各市(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概括海南省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海南省人口分布特点表现为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中部山区人口密度小,其中海口市人口密度最大,五指山市人口密度最小。影响海南省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开发,环境承载力大;中部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开发难度大,环境承载力小。社会经济因素: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开发时间较早,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交通不便,开发时间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第(2)题,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为海南省带来大量
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有利于带动房地产、商贸、旅游、餐饮、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消费,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海南省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1)特点:人口分布不均,沿海人口密度大,海口市人口密度最大,中部(山区)人口密度小。原因:沿海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易于开发;沿海和省会(海口)开发较早,海、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中部为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开发较晚,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2)促进餐饮、住宿、房地产、商贸、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方法技巧】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1)三个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能力挑战】 (2020·烟台模拟)中新网上海2019年1月10日电,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规模超过“正向春运” B.主要受环境的影响C.主要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 D.以年轻劳动力为主2.“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当地的人口结构 B.解决春节期间用工难C.增强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D.增加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
【解析】1选C,2选D。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判断,“反向春运”人口流动规模是否超过正向春运无法判断,且节后会再返乡;出现“反向春运”的原因并不是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受返乡车票一票难求以及机票昂贵的影响;“反向春运”是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反向春运”流动的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第2题,春节后会返乡,因此“反向春运”不会优化人口流入地的人口结构;“反向春运”是老年人和孩子来到年轻人工作的大城市,不能为大城市解决春节期间的用工难;大量老年人和孩子进入大城市,可以促进餐饮、旅游、服务业等行业的活力,并不能为第二产业工业带来太多活力;“反向春运”在春节期间为大城市增加了各种生活消费。
(2021年湖北适应性测试)“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如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服务短缺 B.基础设施落后C.生态环境脆弱D.乡村人口迁移4.“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①增加村民财产收益②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
【解析】3选D,4选A,5选C。第3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对乡村居民的吸引力增强,使得周边的乡村居民大量迁移至城市务工或居住,导致了农村房屋的闲置。第4题,将闲置的农村房屋进行“共享村落”的建设,可以增加村民的财产收益,满足城市人口在乡村过田园生活的梦想,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农家乐等,但是“共享村落”相当于借住性质,不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5题,“共享村落”既满足了城市人的田园梦想,又增加了农村人的财产收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此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信息可知,第一代农民工来自多子女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故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是农村推力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或两孩家庭,为追求生活质量而进城务工,主要是城市的拉力。但两代农民工进城都是为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第(2)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农民工进城,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出现郊区城市化,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3)题,一方面“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
较快,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进城。第(4)题,为实现产业升级,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部分人员积累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安徽经济发展迅速,与上海工资水平差距缩小。
答案:(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2)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际或本国范围,集团性,大批量,发展中,定居移民,农业经济,计划经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重庆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九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九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