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337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
4.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42cm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km/h
C.人正常体温约27℃
D.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0cm
5.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
C.物体的运动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时间成反比
D.物体的运动速度是一个定值,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7.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B.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在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上,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喊出“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正义必胜!”的口号,声音震撼每个人的心灵.扩音器主要改变了习总书记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9.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B.音调逐渐降低
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减小
10.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变慢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11.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12.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升华和凝华D.汽化和凝华
13.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14.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玻璃片放在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二、填空题
15.如图甲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__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s.
16.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汽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停止加热,让其冷却一会儿后,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_______(填“多”或“少”),形成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19.“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大声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也会对你大声说话,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_____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大.(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__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______m.
21.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2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填序号).
23.陈陈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cm、36.4cm、36.4cm、36.5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
24.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
25.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_发出的,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发出的.
26.施工噪声通常是由施工机械等发声体______产生的.国家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夜间不得高于55_____(填单位);高考、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如图所示_____标志,这种做法属于在____处控制噪声.
27.用运载火箭发射月球探测器时,火箭向下喷出高温火焰,为了防止发射台熔毁,除了选用熔点较___材料外,还需在发射台底部建造一个大水池.池内的水可作为保护剂,当高温火焰喷入水池中时,一部分水急剧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28.如图,(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_____实验.
(2)如图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有关.
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0.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由乙图可知水的沸腾过程中特点是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
(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继续沸腾.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31.“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五、计算题
32.小明学习了物理之后练习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2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他刻度量起,为了计算方便,最好从其他整数刻度量起.
思路分析:用刻度尺测量时,应该让刻度尺尽量贴近被测长度,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这么做都是为了减小误差,答案选B。
2.A
【解析】
【详解】
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汽车的速度是54km/h=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所以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A符合题意。
3.A
【解析】
【详解】
小明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4.B
【解析】
【详解】
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26cm,相差太大,故A错误;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合4.32km/h,题中数据最接近,故B正确;
C.人正常体温约36.5℃,相关太大,故C错误;
D.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cm,相差太大,故D错误;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6.B
【解析】
【详解】
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空气中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解析】
【详解】
A.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区分不同的声音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
D.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
应选B.
8.A
【解析】
【详解】
扩音器主要是把声音放大,也就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故应选A.
9.C
【解析】
【详解】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失,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振幅越来越小,故应选C.
10.D
【解析】
【详解】
A. 用电吹风吹头发,加快了头发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
B.用扫帚把积水摊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
C.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提高了粮食的温度,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
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减慢了空气流动,同时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
11.A
【解析】
【详解】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现成的,不是凝固产生的,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选项A正确.
12.C
【解析】
【详解】
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灯泡通电时温度升高,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断电后,灯泡内温度降低,钨蒸气遇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沾在灯泡的内壁上.故选C
13.C
【解析】
【详解】
A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故AB错;
C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故C正确,D错;
应选C.
14.D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水玻璃片放在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玻璃片放在树荫下,没有有控制好变量,不能由实验现象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因为不是同一种液体,一个是水,一个是酒精,因此不能由实验现象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因为不是同一种液体,所以不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故选D.
15.2.50 cm 337.5 s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50cm−4.00cm=2.5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
16.液体的热胀冷缩 38.2℃
【解析】
【详解】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此体温计的读数是38.2 ℃.
17.船
【解析】
【详解】
山本来是不动的,这儿说山在跑,所选的参照物应与山有相对位置的改变,山与船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所选的参照物应是船.
18.升华 多 凝华
【解析】
【详解】
碘由固态直接变成碘蒸气的现象叫升华;由于上端内凹部分的温度比容器壁的温度要低一些,所以在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多,碘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中凝华.
19.音色 响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汤姆猫”和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可以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大声说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较大.
20.vA >vB 9 m
【解析】
【详解】
[1]由甲、乙图象可知,sA=12m时,tA=6s;sB=6m时,tB=12s;
则甲的速度:
vA= =2m/s;
乙的速度:
vB= =0.5m/s;
故vA>vB;
[2]相遇时,A通过的路程为:
sA=vAt=2m/s×6s=12m,
B车通过的路程为:
sB=vBt=0.5m/s×6s=3m,
P、Q间的距离为:
s=sA−sB=12m−3m=9m。
21.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
【分析】
【详解】
夏天,汽车内的温度低于外面的温度,所以外面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外侧;冬天,汽车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面的温度,所以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小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22.①④⑤ ②③⑥
【解析】
【详解】
[1]在冰、石蜡、松香、铁、海波、沥青这些物质中,冰、铁、海波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属于晶体的有①④⑤;
[2]石蜡、松香、沥青属于非晶体,无熔点,属于非晶体的有②③⑥。
23.1cm 36.4cm
【解析】
【详解】
根据测量结果的要求,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的长度应是四个数据的平均值为36.4cm.
24.能量 振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的利用有两个途径: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平时我们主要靠听声觉和视觉获得信息,医学上利用B超探测人体的脏器,渔民用声呐探测鱼群等也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而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等都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激起水花,这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把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成了水的喷溅.
25.笛子 笛子
【解析】
【详解】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由图示可知,笛子的声波频率和振幅都较大,所以笛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且响度大.
26.无规则振动 分贝 禁止鸣笛 声源处
【解析】
【详解】
从物理学角度看,杂乱、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不管怎样的噪声都是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禁鸣标志,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27.高 汽化 吸收
【解析】
【分析】
【详解】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同时继续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而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题中为了防止发射台熔毁 ,除了选用熔点 较高材料外,还需在发射台底部建造一个大水池.池内的水可作为保护剂,当高温火焰喷入水池中时,一部分水急剧汽化,并吸收热量.
28.发声体在振动 空气能传声(声音能传递能量) 甲 1 高 频率
【解析】
【详解】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或声音能传递能量;
在月球上作图甲乙实验,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能看到球被弹起是甲实验.
(2)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一次比较两种情况下,第1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29.(1)较小;(2)固;(3)晶体;冰熔在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受热均匀,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来实验;
(2)由图乙可知,第3min时,还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处于固体状态;
(3)由图示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属于晶体.
30.水蒸气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水的质量多 刚撤掉酒精灯,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解析】
【详解】
(1)[1]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2]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3]由图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相等的,所以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多;
(4)[4]撤掉酒精灯后,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所以停止加热后,水依然可以从石棉网吸收到热量,水继续沸腾。
31.(1)不会被判为超速.(2)轿车超速.(3)只要标语能起到提醒作用即可。比如: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解析】
解:(1)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的速度分别为vA =100km/h,vB=110km/h。因为vA=100 km/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