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 )
A.监测核爆炸 B.B超
C.声呐测量距离 D.清洗眼镜
2.(2分)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光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小华: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小光: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A.小华正确 B.小光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3.(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4.(2分)如图,“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说的是( )
A.云向西飘移,就等于月亮向东运动
B.月亮向东运动,就等于云向西飘移
C.以大地为参照物时,云向西飘可说成月亮向东运动
D.以向西飘移的云做参照物时,月亮就向东运动
5.(2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分)根据中所示几种固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单位:℃)情况,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海波
银
金
﹣117
﹣39
48
962
1064
A.常温下海波是液态的
B.银块掉入金水中会熔化
C.酒精在﹣117℃﹣定是固态
D.我国北方冬季局部气温可达﹣50℃,测量气温时可选择水银温度计
7.(2分)以下与中学生相关的物理量估测最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8℃
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
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8m/s
D.头发丝的直径约为70μm
8.(2分)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勤、门禁、监控等,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以内
9.(2分)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
A.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
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D.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0.(2分)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1.(2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2.(2分)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3分)(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边长为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 s;
(3)如图丙所示,读数时视线 (A/B/C)是正确的。
14.(3分)(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能观察到 光。
(2)在原有器材基础上,再添加测量工具 ,还可以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
(3)生活中电视机遥控器通过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而炎炎夏日涂防晒霜则是为了防止 过量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15.(3分)今年冬天极寒的天气,学校要求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避免同学们摔倒受伤。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6.(3分)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填“f<u<2f”或“u>2f”)。
17.(3分)“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选填“高”或“低”),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8.(3分)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乙自拍杆增大了 (选填“像距”或“物距”)。
19.(3分)小明和小红配合做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
(1)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落的 (时间/路程)比较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应该选用纸锥锥角 (较大/较小)的纸锥。
(2)两位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丽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原因是 。
20.(3分)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 (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 (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2分)
21.(2分)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2.(2分)装有水的烧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眼睛在B处看到硬币的像在C处,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23.(2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9分)连镇高铁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北起连云港市,向南经淮安、扬州市,跨过长江后到达镇江市,形成纵贯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中轴铁路主通道。全线长约304.5公里,设计标准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南京至阜宁新增城际列车班线2对,2020年12月10日18时开始售票,如表是长度为215m的C3666/3/6次城际列车从盐城到南京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盐城
建湖
阜宁南
……
镇江
南京
到站时刻
07:53
8:03
……
10:26
发车时刻
07:39
07:55
8:05
……
(1)城际列车由阜宁南驶往南京,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若城际列车从阜宁南到镇江经过的路程为475km,则镇江站的到站时刻为多少;
(3)若城际列车途经一座长为7285米的大桥,则城际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
25.(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同一/不同)平面内;此时,反射光 (选填“依然存在”或“不存在”)。
26.(7分)九年级六班的同学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图乙是A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如表是在实验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A组的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98
98
…
实验现象
水未沸腾
水未沸腾
水未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
(4)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是相同的,但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7.(7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
(3)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
次数
1
2
3
4
5
l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B/cm
/
5.40
6.80
8.50
9.60
(4)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其值为lB= cm;
(5)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
(6)小红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进行实验,好处是 ;如图丙所示,将棋子放在A处,并在B处观察,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a/b/c/d)处。
28.(9分)小明和小红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透镜对着太阳,如图甲所示,移动白纸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测量出该点到透镜光心距离即为焦距。小红指出小明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方法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
(2)为了使得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认为应该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而小红则认为只要将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光心调至如图乙所示的一条倾斜直线上即可。在进行多次实验比较后,发现小明的方法更为合理,结合你实验操作的经验,请指出:如果按照小红的方法进行实验,可能给后续实验操作带来的不便是 ;
(3)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当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至图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 (缩小/放大/等大)的实像;若保持丙图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至 cm时,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实验时,光屏上已经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捏住凸透镜防止其移动,则光屏上 (有/没有)手指的像或影子,光屏上蜡烛的像 (完整/不完整)。
(5)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 (选填“亮”或“暗”)了。
(6)实验完成之后,小红将小丽同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小丽同学的眼睛为 (近视眼/远视眼)。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眼睛与眼镜的度数
如图甲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近视、远视所造成的视力模糊可以配戴眼镜。
通常把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2m﹣1。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虽然配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但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与照相机不同,人眼是真正的变焦系统,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填“大”或“小”)。
(3)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B.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
C.透镜的焦距越长,镜片的度数越高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
(4)小明同学配眼镜时的验光单上医师标注左眼焦度﹣3.00,右眼焦度﹣2.75,矫正视力1.0,则小明矫正视力需选用图乙中的 (填字母)透镜,右眼所配镜片的度数是 度。
(5)小明的爷爷配的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 cm。他不带眼镜时看铅笔成像情况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 )
A.监测核爆炸 B.B超
C.声呐测量距离 D.清洗眼镜
【分析】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
【解答】解:A、核爆炸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监测核爆炸是次声波的应用,故C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声呐测量距离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超声波及次声波的用途,属于简单题。
2.(2分)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光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小华: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小光: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A.小华正确 B.小光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所以,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故小华的判断正确;
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光的判断正确。
故选:C。
【点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3.(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B、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C、放大镜使光会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手影也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4.(2分)如图,“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说的是( )
A.云向西飘移,就等于月亮向东运动
B.月亮向东运动,就等于云向西飘移
C.以大地为参照物时,云向西飘可说成月亮向东运动
D.以向西飘移的云做参照物时,月亮就向东运动
【分析】先找出这句话中的两个物体分别是什么,然后再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参照物是哪个。
【解答】解:“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中提到了两个物体,分别是“云”和“月亮”。由这句话可知,描述的对象是月亮,月亮在向东运动,而参照物就是云。所以月亮是以云为参照物,在向东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哪个物体是参照物,哪个物体是研究对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
5.(2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
②“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
综上分析,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B。
【点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2分)根据中所示几种固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单位:℃)情况,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海波
银
金
﹣117
﹣39
48
962
1064
A.常温下海波是液态的
B.银块掉入金水中会熔化
C.酒精在﹣117℃﹣定是固态
D.我国北方冬季局部气温可达﹣50℃,测量气温时可选择水银温度计
【分析】(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凝固点。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
(2)读取表格中的内容可知,表中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固态物质的熔点,也就是这种物质在液态时的凝固点,根据这一信息,结合各选项中的内容可做出相应的判断。
【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为48℃,常温时的温度要低于48℃,所以常温下海波为固态,故A错误;
B、银的熔点为962℃,金的熔点为1064℃,银块掉入金水中会熔化,故B正确;
C、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当温度在﹣117℃时,固态酒精可能处于熔化过程,它可能是固液共存态、液态或固态,故C错误;
D、我国北方冬季局部气温可达﹣50℃,而水银在﹣39℃时会凝固,所以水银温度计不能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的熔点的定义和应用,正确理解表中的内容,从中获取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并能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照,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7.(2分)以下与中学生相关的物理量估测最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8℃
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
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8m/s
D.头发丝的直径约为70μm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30dB~40dB,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张纸的厚度在75μm左右,人的头发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70μm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8.(2分)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勤、门禁、监控等,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以内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解答】解:
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刷脸时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
9.(2分)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
A.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
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D.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C、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故A正确、C错误;
BD、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了弯折的原因,故B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分)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分析】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答】解: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要使屏幕上的画面变大,则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这样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将变大。
故选:D。
【点评】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来解决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需要;注意物距是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投影机与幕布之间的距离,要注意区分。
11.(2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
【解答】解:
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
故选:D。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从路程与时间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的路程、速度等相关物理量;关键是明白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2.(2分)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解:发声的音叉的振动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采用的是转换法。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3分)(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边长为 3.60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 337.5 s;
(3)如图丙所示,读数时视线 (A/B/C)是正确的。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3)常用温度计读数时,要先确认分度值和量程,并且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4.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60cm﹣1.00cm=3.60cm;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3)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故答案为:(1)3.60;(2)337.5;(3)B。
【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以及温度计的读数方法,难度不大。
14.(3分)(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 折射 现象。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能观察到 红色 光。
(2)在原有器材基础上,再添加测量工具 温度计 ,还可以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
(3)生活中电视机遥控器通过 红外线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而炎炎夏日涂防晒霜则是为了防止 紫外线 过量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分析】(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2)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
(3)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解答】解:(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即光的色散,属于折射现象;
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各种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光屏上红光照射的地方是红色的,其余的地方是黑色的。
(2)因为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所以在原有器材基础上,再添加温度计,可以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
(3)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经常晒太阳会引起皮肤粗糙,所以炎炎夏日涂防晒霜则是为了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故答案为:(1)折射;红色;(2)温度计;(3)红外线;紫外线。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等,属于光学综合题目,难度不大。
15.(3分)今年冬天极寒的天气,学校要求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避免同学们摔倒受伤。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内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解答】解:
在低温下拖地后,地面上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
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侧形成冰花;
由于室外温度较低,眼镜片的温度高于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眼镜上不会蒙上一层水雾。
故答案为:凝固;内;不会。
【点评】此题从实际生活入手,考查了我们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与生活联系密切,难度不大。
16.(3分)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凸透镜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实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f<u<2f (填“f<u<2f”或“u>2f”)。
【分析】透明物质可以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该凸透镜能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由乙图可知,此时的老鼠的像与甲图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颠倒的实像,所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u<2f。
故答案为:凸透镜;实;f<u<2f。
【点评】水、玻璃、水晶、冰等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相同,成像性质相同。
17.(3分)“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高 (选填“高”或“低”),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分析】(1)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3倍;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
(1)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表示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变为原来的3倍,则频率变为原来的3倍,所以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2)老师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控制噪声的产生,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高;声源处。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目。
18.(3分)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乙自拍杆增大了 物距 (选填“像距”或“物距”)。
【分析】二维码会反射光线;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自拍杆可以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
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将二维码靠近手机摄像头。
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
故答案为:反射;靠近;物距。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基础题。
19.(3分)小明和小红配合做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
(1)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落的 时间 (时间/路程)比较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应该选用纸锥锥角 较大 (较大/较小)的纸锥。
(2)两位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丽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原因是 没有控制两纸锥质量相等 。
【分析】(1)实验中若纸锥下落较快,则时间较难测量;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
(2)制作纸锥时,从同样大小的纸上剪去了大小不等的一部分,造成了纸锥的轻重不同。
【解答】解:(1)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纸锥的锥角越大,下落的越慢,所以需要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进行实验;
(2)根据纸锥一开始的制作方法,由于剪去部分的大小不同,所以纸锥的质量会不同。
故答案为:(1)时间;较大;(3)没有控制两纸锥质量相等。
【点评】在本实验的探究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考查了运动快慢的比较,实验中要尽量的增大下落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20.(3分)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 明亮的室外 (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明亮的室外,塑料薄膜在暗室内,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分析成像的情况,根据像距的变化分析像的变化。
【解答】解: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明亮的室外,塑料薄膜在暗室内,让光线通过小孔进入筒内,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像距变大,看到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明亮的室外;实;变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比较基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2分)
21.(2分)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SS′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再找到入射点O,连接S′O并延长到B,则OB即为反射光线。
【解答】解:已知S'是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则连接SS′,作出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镜面;延长SA交镜面于点O,延长S′O就得到SA的反射光线OB,如下图所示:
【点评】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找出平面镜的位置,会根据反射定律准确找出反射光线。
22.(2分)装有水的烧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眼睛在B处看到硬币的像在C处,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分析】由于从硬币反射的光经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向下偏折),当折射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解答】解:
当折射光线射入人眼时,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C处,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由题可知,像在C处,眼睛在B处;先连接B、C两点,与水面交于O点,则O为入射点;连接AO,标上箭头为入射光线,则OB为折射光线,并标上箭头,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要知道:折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上发出的。
23.(2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4.(9分)连镇高铁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北起连云港市,向南经淮安、扬州市,跨过长江后到达镇江市,形成纵贯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中轴铁路主通道。全线长约304.5公里,设计标准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南京至阜宁新增城际列车班线2对,2020年12月10日18时开始售票,如表是长度为215m的C3666/3/6次城际列车从盐城到南京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盐城
建湖
阜宁南
……
镇江
南京
到站时刻
07:53
8:03
……
10:26
发车时刻
07:39
07:55
8:05
……
(1)城际列车由阜宁南驶往南京,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若城际列车从阜宁南到镇江经过的路程为475km,则镇江站的到站时刻为多少;
(3)若城际列车途经一座长为7285米的大桥,则城际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
【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城际列车由阜宁南驶往南京的时间,根据s=vt求出所经过的路程;
(2)知道城际列车从阜宁南到镇江经过的路程和速度,根据t=求出列车从阜宁南到镇江的时间,然后求出镇江站的到站时刻;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列车和大桥的长度之和,根据t=求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由题知列车时速250公里,即v=250km/h,
城际列车由阜宁南驶往南京所用的时间为:t=10:26﹣8:05=2h21min=2.35h,
则所经过的路程为:s=vt=250km/h×2.35h=587.5km;
(2)动车从阜宁南到镇江的时间:t2===1.9h=1h54min,
则镇江站的到站时刻为8:05+1h54min=9:59;
(3)列车完全通过的路程为:s′=L桥+L车=7285m+215m=7500m=7.5km,
则城际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0.03h=108s。
答:(1)城际列车由阜宁南驶往南京,所经过的路程是587.5km;
(2)则镇江站的到站时刻为9:59;
(3)则城际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108s。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能从表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5.(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同一 (同一/不同)平面内;此时,反射光 依然存在 (选填“依然存在”或“不存在”)。
【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
(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依然存在。
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2)OA;可逆;(3)不能;同一;依然存在。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26.(7分)九年级六班的同学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 铁圈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图乙是A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96 ℃。
(3)如表是在实验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A组的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5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98
98
…
实验现象
水未沸腾
水未沸腾
水未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水沸腾
…
(4)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是相同的,但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时水的质量不同 (写出一种即可)。
【分析】(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温度计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4)缩短沸腾时间的方法:减少水量、提高初始温度或者加盖。
【解答】解:(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所以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
(2)图乙是A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分度值1℃,此时水的温度是96℃;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第8min沸腾,温度应不再变化,错误的数据是第10min的95℃;
(4)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象,沸点相同,沸腾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铁圈;(2)96;(3)95;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4)实验时水的质量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水沸腾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7.(7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 竖直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棋子A的像 重合;
(3)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的关系;
次数
1
2
3
4
5
l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B/cm
/
5.40
6.80
8.50
9.60
(4)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其值为lB= 4.00 cm;
(5)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MM’对齐(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 ;
(6)小红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进行实验,好处是 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如图丙所示,将棋子放在A处,并在B处观察,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a/b/c/d)处。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3)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4)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像的大小分析;
(6)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应将玻璃板竖直放置,这样成的像都能在水平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大小相等;
(3)实验中的两棋子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长度为40.0mm=4.00cm;
(5)因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棋子A是通过玻璃板的左侧面MM’成像,故应测量物体和像到玻璃板的左侧面MM’的距离,实验中发现lB总是小于lA,出现差别的原因可能是测量的是像到玻璃板的右侧面NN’的距离,正确做法是: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MM’对齐(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
(6)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A的像和A关于镜面对称,故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b处;
故答案为:(1)竖直;(2)棋子A的像;(3)像与物的大小;(4)4.00;(5)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MM’对齐(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6)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8.(9分)小明和小红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透镜对着太阳,如图甲所示,移动白纸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测量出该点到透镜光心距离即为焦距。小红指出小明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方法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
(2)为了使得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认为应该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上 ,而小红则认为只要将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光心调至如图乙所示的一条倾斜直线上即可。在进行多次实验比较后,发现小明的方法更为合理,结合你实验操作的经验,请指出:如果按照小红的方法进行实验,可能给后续实验操作带来的不便是 不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 ;
(3)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当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至图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 放大 (缩小/放大/等大)的实像;若保持丙图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至 65.0 cm时,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实验时,光屏上已经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捏住凸透镜防止其移动,则光屏上 没有 (有/没有)手指的像或影子,光屏上蜡烛的像 完整 (完整/不完整)。
(5)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 暗 (选填“亮”或“暗”)了。
(6)实验完成之后,小红将小丽同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小丽同学的眼睛为 近视眼 (近视眼/远视眼)。
【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焦点上;
(2)实验中,需要将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若不在同一高度上,不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3)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5)用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发光体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少,据此分析现象;
(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焦点上,所以实验中应使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2)为了使得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可以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如果按照小龙的方法进行实验,由于物距和像距是一条斜线,不容易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3)由图丙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0cm,像距为30.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为30.0cm时,像距为15.0cm,此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将凸透镜移至65.0cm时,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用手指捏住凸透镜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成像,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光屏上没有手指的像或影子;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但像仍完整,仅亮度会变暗;
(5)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6)小红将小丽同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说明像推迟会聚了,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该眼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2)主光轴上;不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3)放大;65.0;(4)没有;完整;(5)暗;(6)近视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物距之间的关系。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眼睛与眼镜的度数
如图甲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近视、远视所造成的视力模糊可以配戴眼镜。
通常把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2m﹣1。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虽然配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但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C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与照相机不同,人眼是真正的变焦系统,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小 (填“大”或“小”)。
(3)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B.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
C.透镜的焦距越长,镜片的度数越高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
(4)小明同学配眼镜时的验光单上医师标注左眼焦度﹣3.00,右眼焦度﹣2.75,矫正视力1.0,则小明矫正视力需选用图乙中的 A (填字母)透镜,右眼所配镜片的度数是 ﹣275 度。
(5)小明的爷爷配的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 25 cm。他不带眼镜时看铅笔成像情况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
【分析】(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2)根据“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来解答此题;
(3)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4)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
(5)由眼镜度数,求出透镜焦度(透镜焦度φ×100=眼镜度数),由透镜焦度求出透镜的焦距(φ=);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AB、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因焦度φ=,所以,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故AB正确;
C、由文中信息可知,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所以透镜的焦距越长,折光本领越小,透镜的焦度越小,镜片的度数越低,故C错误;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故D正确。
(4)由材料中“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可知,这个同学配的眼镜是近视镜;用图乙中的A为凹透镜,BC为凸透镜,D为平面镜,则小明矫正视力需选用图乙中的A透镜;
由表格数据可知,其右眼所配镜片的焦度﹣2.75,
则由文中信息可知,其右眼所配镜片的度数为﹣2.75×100=﹣275度;
(5)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φ=,即400=×100,
则f=m=0.25m=25cm;
小明的爷爷配的眼镜是老花镜,老花镜属于凸透镜,在丙图的B图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B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故答案为:(1)C;(2)小;(3)C;(4)A;(5)25;B。
【点评】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很有实际意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17 17:05:56;用户:张家港二中;邮箱:zjg2z@xyh.com;学号:41479226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