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冰物质挥发形成
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C 2.A 解析:第1题,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摩擦生热。第2题,根据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据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土星。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3、4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
A.水域面积大
B.大气层太薄
C.距离太阳太远
D.距离恒星太近
3.B 4.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该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仅40光年,这表明这颗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太阳系之外的银河系,选B。第4题,根据材料“'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选D。
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后,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
6.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5.B 6.D 解析:第5题,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受影响的是地球本身。正是因为地球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中止自转虽仍然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昼夜交替周期很长,面对太阳一侧温度较高,背对太阳一侧则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变化范围变大。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太阳光照但依然较稳定。因此正确答案选B。第6题,地球虽然弹射出太阳系,然后又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但依然位于银河系之内。正确答案选D。
(2020·双鸭山模拟)2020年4月15日NASA宣布,天文学家很有可能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开普勒-1649c。它距地球300光年,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四分之一大小的红矮星(恒星)运行,其轨道位于红矮星宜居带,温度、大小与地球相似,还可能有液态水。下图为开普勒-1649c与红矮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红矮星和开普勒-1649c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等同于(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8.开普勒-1649c未来能否成为人类第二家园,还需要确认其( )
A.是否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B.接收恒星辐射是否适中
C.公转周期长短是否适中
D.周围是否有卫星在绕转
7.C 8.A 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判断,结合材料可知,开普勒-1649c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四分之一大小的红矮星(恒星)运行,说明该天体系统是由行星绕恒星运动构成,因此为恒星系,与太阳系平级,C正确。第8题,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以及液态水三者,而开普勒-1649c目前已经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温度及液态水的存在,若要适宜生物生存,还需继续确认是否存在适宜生物体呼吸的大气,故选A。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因月球自转与绕地公转周期相同,月球背面永远背对地球。观察发现,地球表面、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天体撞击坑数量存在差异。与月球正面相比,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月球无大气层存在。据此完成9~11题。
9.地球表面月球正面与月球背面的天体撞击坑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
A.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地球表面
B.月球背面、月球正面、地球表面
C.月球背面、地球表面、月球正面
D.地球表面、月球背面、月球正面
10.造成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天体撞击坑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作用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更大 ③地球表面长时期的风化侵蚀 ④撞向地球的天体更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无地球无线电信号干扰
B.晴天更多,能见度更高
C.观测数据更易传回地球
D.着陆更易,更方便观测
9.B 10.C 11.A 解析:第9题,太阳系存在着数目众多的小行星和彗星,这些小天体在运行中有时会接近、甚至撞上其他天体。对于地月系来说,陨石的物质主要来自太阳系较外围轨道的天体,如小行星带。由于这些小天体主要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其更容易降落在月球背面,形成撞击坑;月球没有大气层,降落的小天体不受大气摩擦消耗,更多降临月球;月球正面对着地球,该方向来的流星体许多被引力更大的天体吸引走,所以天体撞击坑数量正面比背面少;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保护,小天体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消耗殆尽,对地球的影响降低了,故天体撞击坑的数量月球背面最多,地球表面最少,故选B。第10题,由上题可知,撞击坑的数量地球表面少于月球表面。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保护,小天体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消耗殆尽,故地球的天体撞击坑的数量较少,①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大,天体引力更大,容易导致小天体降落地球,与地球天体撞击坑数量较少矛盾,②④错误;地球表面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减少地球表面的天体撞击坑,③正确。第11题,月球正面距地球更近,获得的数据更易传回地球,排除C;而月球本身对信号有阻挡和屏蔽作用,使月球背面无地球无线电信号干扰,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A可能;由材料可知,月球无大气层存在,故月球表面没有天气现象,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是晴天,排除B;月球表面物质是一样的,但月球正面面向地球,有助于地球科学家观测着陆情况,更有助于着陆,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太阳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太阳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下图为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
(3)与太阳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有无危害,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解析:第(1)题,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不是真的黑,而是温度比周围低,其实仅是暗一些。第(2)题,从图中不难得到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是2022年。第(3)题,太阳耀斑与太阳黑子是同步发生的,所以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就预示着太阳活动的强弱。第(4)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干扰无线电短波,即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产生磁暴,即地球磁场受到影响。
答案:(1)光球 由于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其实仅是暗一些
(2)2022
(3)太阳耀斑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有。太阳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此外,电离层发生强烈扰动,从而使宇航员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大磁暴使电网超载、造成输电线路中断等。(答案合理即可)
13.(创新培优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材料三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 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距离最近的地级城市是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
(1)(区域认知)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区域认知)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综合思维)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4)(综合思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材料三,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
解析:第(1)题,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甲地日照时数是3 600~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因此晴天日数多,日照时间长,所以日照时数多。乙地日照时数是2 400~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所以日照时数较少。第(3)题,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这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土地廉价。第(4)题,该基地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晴天多,云量少,为发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但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风沙多等为航天发射的不利条件。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原因: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原因: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
(4)优势: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劣势: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风沙多,生存环境较差。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 第1章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 第1章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