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359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至十单元教学课件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导学思练,板块边界,生命财产,泥石流,整体向下滑动,松散固体物质,突发性,河道堰塞,关键能力·层级突破,思路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质灾害读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1)衡量指标。①震级:衡量地震释放_____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1个)。
(2)分布。①地震分布地带:_________及板块内部的_____活动带。
(3)危害:地震会导致建筑物_____、道路损坏、资源环境破坏等,给人们的_________造成重大损失。
二、洪涝1.洪水:河湖水位超过_____或堤坝高度而发生的溢流现象或堤坝溃决导致的水流下泻。
3.灾害损失:仅次于_____灾害。4.形成原因:
【探索应用】2020年6月起到7月中旬,长江流域的平均降雨量是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的。截至7月13日早7时,此次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已经致使全国27个省、区、市3 873万人受灾,141人死亡失踪,倒塌房屋2.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61.6亿元。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该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提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变率大;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基础考点1 主要气象灾害【研析考题】例题 龙卷风(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龙卷风发生的频率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因此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应该是位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结合锋面的形成,能导致湿热气团抬升的气流,应该是冷气团,冷气团主要来自北部的北冰洋冷气流南下;结合基础知识,导致气流、水流等发生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地转偏向力。第(2)题,中部平原地形对龙卷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地形平坦,阻挡作用弱,利于气旋的形成;二是东西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地形区呈南北纵列分布,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湿热气流北上,也利于北冰洋南下的冷气流长驱直入,进而导致冷暖气团交汇。第(3)题,主要考虑春季北部受寒冷气流影响,而南部纬度较低,升温较快,导致南北温差大,因此冷暖气团相遇频繁,导致龙卷风多发。第(4)题,要明确人们之所以关注,一是被其景观特点所吸引,二是联系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其行进路线不固定、不易预测预警、破坏力强等。
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例2 洪涝、干旱灾害(2016·全国卷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析】从图中明显看出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是北多南少,原因是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相对较小。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关联知识】关联1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关联2 旱灾的成因(1)自然因素:包括降水、蒸发、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如一个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少,气温又较高,蒸发量大的情况下,易发生旱灾。(2)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增长、生产水平及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等。农业的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决定了需水量的大小。如果一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则易发生旱灾;城市规模越大,需水量越大,人口越多、生产水平越高,需水量越大,易发生旱灾;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不足,易发生旱灾。
【对点训练】 读“西北太平洋台风每个月的主要路径”图,回答1、2题。
1.西北太平洋台风( )A.生成在较高纬度的海域B.中心附近气流呈逆时针旋转C.路径夏季向北,秋季向西D.冬季登陆将使沿岸遭受冻害
2.可能登陆日本的台风( )A.主要出现在冬季风形成之后 B.路径受副热带高压位置影响C.会扩大日本暖流的影响范围D.对日本西海岸造成损失更大
【解析】1选B,2选B。第1题,读图可知,西北太平洋台风形成于较低纬度的海域。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台风路径大致夏秋季节向西北和东北方向移动。沿岸遭受低温冻害是受寒潮的影响,而非热带气旋台风。第2题,登陆日本的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之交时期。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大多产生于副热带高压的南缘,并沿着副热带高压的外围移动。台风不能扩大洋流的范围。台风对日本东、西海岸造成的损失都比较大。
基础考点2 主要地质灾害【研析考题】例题 泥石流灾害(2020·天津等级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思路分析】
【解析】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地势起伏大、短时间内有强大的水流以及地表多松散物质。由图1可以看出,贵州地势起伏大;由图3可以看出,贵州年降水量大;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以及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地表碎屑物多,所以泥石流灾害多发。答案:山地坡度较大(相对高度差大);年降水量较大;地表多碎屑物。
【关联知识】关联1 地震的量度指标
关联2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与异同 (1)成因。
【方法技巧】分析地震烈度大小的方法 地震发生时,烈度大小要考虑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表建筑物和发生时间等因素。如下图所示:
【对点训练】 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旱灾B.地震C.沙尘暴D.泥石流2.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C.地壳运动的结果D.降水多,坡度大
【解析】1选B,2选C。第1题,该自然灾害位于板块边缘交界地区,故应为地震。第2题,由上题可知,图示灾害为地震,地震发生与气候、人类活动无关。
读我国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3~5题。
3.图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4.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5.人类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塌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3选B,4选C,5选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地区是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第4题,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地区主要为山区,平原地区发生少。第5题,破坏植被后,地面缺乏植被保护,为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条件。
【加固训练】 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A.49 B.99 C.149 D.199 (2)依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B.地势陡峻,降水丰富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图中相邻两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差值为50,则甲地降水量为700~750 mm,乙地降水量为800~850 mm,两地差值为50~150。第(2)题,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势陡峻,降水丰富,植被稀疏的地区,图中显示乙地区是泥石流危害重点区。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2020年8月11日17时45分北京市门头沟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12日08时至13日08时,门头沟区将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局地大暴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小时雨强5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强降水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城市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积水,请注意防范。同日20时,北京市气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关键词句】暴雨、地质灾害【命题导向】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
【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1)北京最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地区是( )A.山区B.平原区C.北京市区D.河流下游地区(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北京市发布此次黄色预警的主要依据。
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选择题或综合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地势起伏大;降水量大,易诱发泥石流等灾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母材料】1.2020年淮河洪水: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2020年7月26日介绍,综合考虑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2020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约10年一遇),其中正阳关以上发生区域性大洪水。7月14日以来,淮河流域出现3次强降雨过程,流域累积面雨量17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9%,列1961年以来第2位。其中上游259毫米,列第2位;中游193毫米,列第1位;累积最大点雨量安徽六安响洪甸639毫米。
受强降雨影响,淮河17日出现2020年第1号洪水。淮河干流河南踅子集至江苏盱眙河段全线超警戒水位,王家坝至鲁台子河段超保证水位,润河集、汪集、小柳巷河段水位超历史。王家坝最高水位29.76米,自有实测资料以来第2位;润河集最高水位27.92米,最大流量为8 690立方米每秒,自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优秀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根据成因和特点划分,岩石圈,内力作用,超过岩石承受限度,内能释放,地震波,地面震动地震,相关要素,曼谷洪涝灾害成因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图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异常,人员伤亡,人口密度,垂直向上,构造运动,地震波,外力作用,板块边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板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泥石流,合作探究,气象灾害,龙卷风,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