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专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课后素养落实(十二)(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滥伐森林 B.草场退化C.土壤污染 D.沙尘暴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1.A 2.D [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滥伐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林产品短缺,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3.B 4.A [第3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第4题,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 这里曾经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可是现在污染非常严重,尤其乡镇后面的池塘,已经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据此回答5~6题。5.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农业废水 ④酸雨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6.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5.C 6.A [第5题,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第6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读图,完成7~8题。① ②③ ④7.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8.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C 8.A [第7题,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时,出现环境污染;图示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第8题,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便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图中①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 km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9.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10.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9.C 10.D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三个地区的霾日数差异最大。第10题,河北冬季霾日数季节差异较大,冬季霾日数明显比夏季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燃煤取暖。]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4)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A地区为我国内蒙古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开垦及过度放牧,致使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而且在风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沙尘暴现象。B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易产生酸雨。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黄河、珠江部分河段水质较差,其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答案]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4)该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十分发达,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且该区降水较丰沛,易形成酸雨(5)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大量排放到河流中[素养培优练]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2~13题。12.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非洲 B.西欧C.北美 D.大洋洲13.上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12.A 13.C [第12题,非洲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符合图中所显示的现象。第13题,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4~15题。14.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14.A 15.C [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以及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第15题,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水循环破坏、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破坏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①②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重,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沙尘较少;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不会引发人口急剧增加,③④错误。]16.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 第(1)题,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从企业数量、技术水平和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回答。第(2)题,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可从车辆尾气污染、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煤炭散落和煤粉飘浮等方面回答。第(3)题,属于发散思维类。生产过程中的措施可从清洁生产采用减排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回答,运输过程中的措施可从修建铁路运输专用线及封闭运输等方面回答。[答案] (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图中反映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