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共4页。
4 用尺规作三角形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2.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3.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经历尺规作图的过程,能根据条件作三角形.【教学难点】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05~P10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依据是SAS;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依据是ASA;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依据是SSS.2.下列条件中,用尺规作图不可以作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是( D )A.已知三边B.已知两边及夹角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3.已知线段a、b、m,求作△ABC,使BC=a,AC=b,BC边上的中线AD=m.下面作法的合理顺序是③①②.(填序号)①延长CD到B,使BD=CD;②连结AB;③作△ADC,使DC=a,AC=b,AD=m.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探究一: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讨论1:若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如何求作这个图形呢?已知:线段a、c,∠α.求作:△ABC,使BC=a,AB=c,∠ABC=∠α.作法与示范作法示范(1)作一条线段BC=a(2)以点B为顶点,以BC为一边,作∠DBC=∠α(3)在射线BD上截取线段BA=c(4)连结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交流: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教师点拨:用前面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说明其合理性.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教师点拨: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再在角的两条边上分别截取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从而作出三角形.探究二: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讨论2:若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如何求作这个图形呢?已知:∠α、∠β,线段c.求作:△ABC,使∠A=∠α,∠B=∠β,AB=c.作法与示范作法示范(1)作∠DAF=∠α(2)在射线AF上截取线段AB=c(3)以B为顶点,以BA为一边,作∠ABE=∠β,BE交AD于点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交流: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教师点拨:用前面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说明其合理性.探究三: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讨论3:若已知三边,如何求作一个三角形?已知:线段a、b、c.求作:△ABC,使AB=c,AC=b,BC=a.作法与示范作法示范(1)在射线AF上,截取线段AB,使AB=c(2)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3)连结AC、B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交流: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教师点拨:用前面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说明其合理性.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完成教材P107“习题4.9”第1~3题.略2.如图,已知∠α,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得底边为a,底角为∠α.(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解:如图,△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教师点拨:先画一底边为a,再从线段的两端分别作两角为α,角的边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另一顶点.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 图形的全等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用尺规作角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