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城镇化1.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拓展延伸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值越大,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
3.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3)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1)有利影响: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2)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2.解决措施: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1.判断题(1)城镇化水平可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镇人口规模。( )(3)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答案:(1)√ (2)× (3)×
2.选择题(1)关于城镇化的标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B.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镇人口数量增加(2)下列叙述中属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特点的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城镇化水平高 ③城镇化快于生产力发展 ④起步晚、发展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衡的关键在于( )A.绿化面积少B.人口过度膨胀C.交通拥挤严重D.环境污染加重答案:(1)A (2)A (3)B
城镇化的特点和地域差异问题探究材料一 1800—2000年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示意。
材料二 世界城镇化进程。结合材料探究:(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哪一个早?为什么?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早。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开始早,城镇化开始的时间早。
(2)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哪一个高?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3)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为什么?提示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4)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提示发展中国家处于中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后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名师精讲1.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2.不同国家城镇化的差异(1)世界城镇化趋势及特点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现象差异较大。
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都市带出现。③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④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3)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镇化差异
3.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易错警示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不能绝对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是一般规律,不能绝对化,如日本虽为发达国家,但其城镇化起步时间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经济发展才迅速提高;南美洲大多数国家如巴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经济发展,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典例剖析例题1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B.乙C.丙D.丁(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第(1)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乙表示全世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镇化进程。第(2)题,城镇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大,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答案:(1)D (2)A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探究材料一 2017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完成了“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得出了北京市新一轮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如下图)。
材料二 2018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各相关区达到非黑臭水质标准河段比例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 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有些垃圾露天堆放,给当地土地和人们带来严重影响。材料四 北京城镇化进程加快,新的大坝、道路、工厂、城镇等快速出现,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退化和破坏,北京近4年来可统计的即将消失的动物物种约有34种。
结合材料探究:(1)概括城镇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示城镇化过程会引起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用地紧张,地价、房价增高,就业困难,污染严重,地表排水不畅、洪涝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等。(2)近年来,随着雾霾问题的发展,“城市通风廊道”进入人们视野,但也有媒体质疑:北京修建通风廊道,大拆大建,到底能不能吹走雾霾?即使吹走了会不会吹向周边?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城市通风廊道主要是通过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达到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但如果在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且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肯定,它的形成对改善城市局部气候、促进污染物扩散有一定作用。
名师精讲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风道城市风道也叫城市通风廊道,就是在城市建设生态绿色走廊,在城市局部区域打开一个通风口,让郊区的风吹向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对城市的雾霾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夏天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通风廊道”更多的是一种对城市结构的改造,对城市功能的完善。打造城市“通风走廊”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绿色廊道”,即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铁路、河流、湖泊等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即城市的带状绿地;二是建设被誉为城市“绿色项链”的环城林带。两者双重复合,产生叠加效益,其整体的生态效益比起单独的一项都要强。
易错警示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利影响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并非都是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城镇化过程可以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从而改善环境。2.许多城市问题并不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城市问题并不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解决。
典例剖析例题22017年4月1日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以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绿色交通体系等为发展方向。新区内主要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居住区以公租房为主,不建设商品住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雄安新区摒弃传统公交,以轨道交通为主,主要目的是( )A.扩大出行范围B.提高客货运量C.完善出行方式D.减少污染物排放(2)雄安新区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主要是因为商品住宅( )A.不符合新区发展规划B.建设成本过高C.容纳的人口有限D.占用土地面积过大
解析:第(1)题,材料说明雄安新区要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绿色交通体系,因此新区内主要建设快速轨道交通,摒弃传统公交,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第(2)题,商品住宅以销售为主,利润较高,因此雄安新区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不是因为建设成本过高,排除B项。城市新区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排除C项。居住区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占比较大,排除D项。雄安新区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发展方向,内部不建设商品住宅,主要是因为商品住宅不符合新区发展规划,A项正确。答案:(1)D (2)A
下图为贵州和江苏2007—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江苏相比,贵州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 )A.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慢B.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D.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2.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地域文化C.地形地势D.城市布局
解析:第1题,江苏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低。与江苏相比,贵州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起步晚、水平低。2011年后,贵州城镇化速度比江苏快,故选D项。第2题,江苏经济发达,贵州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A项。答案:1.D 2.A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图,完成3~4题。3.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E~F反映的现象是( )A.城镇化B.逆城市化C.再城市化D.城乡差距扩大4.甲、乙表示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 )A.B时段 B.D时段C.E时段 D.F时段
解析:第3题,由A到E阶段,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到E时,城镇人口比重最高。由E到F,城镇化水平下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第4题,乙时期,农业就业比重约57%,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8%、25%,因此此时期应为城镇化水平低的B时段。答案:3.B 4.A
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影响,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完成5~6题。5.“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B.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D.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
6.有关“养老小镇”的建设不正确的是( )A.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B.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C.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D.“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
解析:第5题,我国的城市养老条件比农村好,A项错误;从经济条件看独生子女养活老人没有问题,B项错误;有些老人们喜欢安静,但并不都是这样,C项错误;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D项正确。故选D项。第6题,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但是医疗条件差,配套设施不齐全,不适宜建设“养老小镇”;小镇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既可以自食其力,又避免孤单;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方便老年人生活,故选A项。答案:5.D 6.A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材料二 见下图。说明:1.旧城区 2.英租界 3.美租界 4.法租界 5.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发展而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思维导引,2空间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优秀ppt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镇化,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市化呢,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城市内涝,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解决措施,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示范课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认知·自主学习,逆城市化,滞后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对点连线,能力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一城镇化进程,素养发展·图表应用,学情诊断·课堂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