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1课时-【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23426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1课时-【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23426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1课时-【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23426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同步精品教案
-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案-【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教案 8 次下载
- 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2课时-【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3课时-【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2.2 计算机系统互联 第一课时 教案-【新教材】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教案 4 次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2 计算机系统互联精品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2 计算机系统互联精品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通过网络进行电子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电子阅读”,通过活动1“探讨不同的电子阅读方式”,要求学生结合实际体验观察网络的不同连通方式;通过活动2“在互联网上阅读图书”了解不同网络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类型及其传输速率和费用的问题,进而理解带宽、速率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学会如何评价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
3. 知道网络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类型。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指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导入
1.大家都喜欢上网,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将计算机系统互联,可以把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2.多媒体网络机房的构成
教师提问:网络机房都有哪些设备组成?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解析:教师总结多媒体网络机房中有多台计算机、传输线缆(网线)、网络设备(交换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安装了相同的通信协议。可见,将计算机系统互联,可以把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二)活动1 探讨不同的电子阅读方式
1. 选择不同的电子阅读方式
大部分人都喜欢电子读物,因为它不仅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阅读,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阅读。在网络上阅读需要怎样的网络环境呢? 通过什么方式上网,网络速度如何,需要多少费用?
表2.2.1 网络阅读方式比较表
观察网络连通方式
(1)观察利用手机信号连通互联网的过程,探讨Wi-Fi、移动数据两种方式的连通方法,比较其优先级别及速度。
(2)观察计算机以有线方式连通互联网的过程,描述学校、家庭有线连通互联网的过程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1、网络硬件设备 2、水晶插头的双绞线和网络集成器
3、网络通信协议 4、设置网络参数。
(3)通过移动设备或计算机以无线方式连通互联网,体验加密Wi-Fi的连通方法,交流当地Wi-Fi的普及现状及特点。
(三)活动2 在互联网上阅读图书
如图所示,用有线网络下载图书资源或视频资源,探讨下载速率、带宽及它们之间的影响。
观看视频“网速与设备的关系”得出结论,网速的快慢与设备有关系。
(四)带宽与网络传输速率
计算机网络以数字形式传输信号。比特( 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单位。1比特能存储二进制数的一个1或0。
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为B),8比特为一个字节。字节单位太小,常用的存储单位有KB(千),MB(兆),GB(吉)等。
1B(字节)=8b(比特)
1KB= 210B = 1024B=8192b(1024*8)
1MB= 210KB =1024KB= 220B = 1048576B=8388608b
1GB = 210MB = 1024MB=220KB = 1048576KB=230B = 1073741824B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数据量”。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
一般地,互联网接入的带宽大小能够影响信息传输的速率,从而影响网络运行的速度。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设备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 data rate )或比特率(bit rate)。(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不同的网络一般比特率不同,相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电缆也可以达到不同的比特率。)速率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速率的单位是比特每秒(b/s,目前也常用bps表示)。
通常描述网络的速率,如网速为100M,而实际的意思是速率为100Mb/s。
(五)课堂练习
1.下载速率300KB/s相当于多少bps?
解答:300KB/s=300* 210B /s=300*1024*8b/s=2457600bps
2.某文件为2MB,下载速率是300bps,在理论上需要多久能下载完?
解答:h=2*1024*1024*8/300(秒)
(六)计算机网络类型
局域网(LAN):范围较小,如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本教学楼内局部网络等单独构成教育网。
城域网(MAN):一个城市范围内,主要采用光纤传输,如很多地方教育网就是城域网。
广域网(WAN):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围比较广。可以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几大洲或整个地球。互联网( Intemet)是最大的广域网,它是由许多小的网络互联成的一个逻辑网, 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不同方式上网,了解了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及网络的类型,体验并感受了不同带宽对网速的影响。知道了什么要带宽,什么是速率,以及二者的区别。手机、流量
移动数据
电信套餐
地点方便
电脑
有线
免费
数据量大,地点不方便
平板电脑、WIFI
无线
网络套餐
数据量大,
地点相对方便
终端软件
有线或无线
部分收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2 计算机系统互联获奖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2 计算机系统互联优质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2 计算机系统互联优秀第三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子网掩码与网关的作用,观察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