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练习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442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练习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442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练习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442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20江苏苏州中考)贝尔选择在①地拍摄有关茂密雨林的纪录片,下列四图能反映该地气候类型的是( )
2.(2020江苏苏州中考)贝尔打算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与③地的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③地( )
A.冬季风带来大风大雪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
C.海拔高度较低 D.人类文明历史悠久
3.(2020甘肃天水中考)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
A.4月20日 B.5月1日
C.7月20日 D.10月31日
5.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上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6.下图反映的是我国东部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甲、乙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甲地气温高,乙地空气湿润
B.甲地气温低,乙地有海洋对气温的调节
C.甲地可以观雪景,乙地适宜阳光浴
D.甲地可以眺望大海,乙地可以观赏日出
7.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辽宁沈阳滑雪,小丽去了海南岛领略了海岛风情。下图是他们拍摄的两张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读南极东方站图,完成下题。
8.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近 D.人类活动少
9.下列漫画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雾霾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11.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13.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
14.造成我国冬季南方比北方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势高低D.季风
读下面邮票:山下森林茂盛,山顶白雪皑皑,回答下题。
15.此图反映了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 )
A.0.6℃ B.6℃ C.10℃ D.0.1℃
16.暑假期间,亳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
C.海拔差异 D.海陆差异
17.(2020辽宁盘锦大洼田家学校12月月考)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却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度位置不同B. 海陆位置不同
C. 纬度位置不同D. 地形不同
18.( 2020辽宁辽阳第九中学第三次月考)对于下面两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D. 中国分布有气候类型乙
19.(2020广东湛江第二十二中学期中)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图,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 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B.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C.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D.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20.冬季,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比同纬度该大陆的西岸寒冷干燥,这是因为( )
A.亚欧大陆东岸吹西北季风
B.亚欧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地形阻挡冷空气
C.亚欧大陆东岸吹东南季风
D.亚欧大陆西岸主要是高原地形
二、综合题
21.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造成C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EF两地中, (填字母) 地植被类型更为丰富,原因是: 。
(2)最能体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的地点是: ,原因是: 。(前一空填字母)
22.赣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龙潭村进行野外考察,获取并整理出相关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材料一 龙潭村耕地面积2 020亩,山林面积8 962亩,人口3 568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610人,人均年收入约19 700元。
材料二 新平镇气候资料。
材料三 新平镇(部分)等高线图。
考察时,同学们了解到龙潭村附近河段夏季多洪涝灾害。请你帮忙探究原因。
有村民建议,将图中甲地的林地开垦为耕地。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3.(2019内蒙古通辽中考)我们在《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2)由图可知,非洲气候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3)当甲地进入雨季时,草原上的动物为追逐水源和食物,向 (北半球或南半球)迁徙,尼罗河进入 (汛期或枯水期)。
(4)图中A与B的过渡地带荒漠化严重,自然原因是 。
选择题
1. 答案 A ①地位于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选项中的A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符合①地气候。
2. 答案 B 图中的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植被以荒漠为主,③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大,是因为③地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
3. 答案 A 读图可知,该图表示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图中南坡为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升、遇冷、凝结,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差异明显;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4—5. 答案 C A 图示穿衣指数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南北温差较大,而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温相差不大,所以选项中最不可能的日期是7月20日。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6. 答案 B 夏季到甲地避暑,是因为甲地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到乙地避暑,是因为乙地濒临海洋,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气温较低。
7. 答案 C 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沈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因此冬季气温低,适合滑雪。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所以是一片阳光沙滩景象。
8. 答案 A 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太阳光线斜射,再加上地势高,加剧了南极酷寒的程度。
9. 答案 C 图中信息显示的各种现象均与紫外线有关,对紫外线有阻隔作用的是臭氧层。
10. 答案 A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该实验模拟的是全球变暖,故A选项正确。
11. 答案 D 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能源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们过度砍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少也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 答案 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符合低碳理念。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不符合低碳理念。
13.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图中A反映的是草场超载的问题,B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的问题,C反映的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D漫画“地球出汗了”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结果。
14. 答案 B 我国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15. 答案 B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16.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A项中气温在经度影响下没有变化规律;B项中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C项中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项中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一日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小,内陆地区一日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大。
17. 答案 B 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则比较湿润,是因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离海远,又受到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而北京离海近,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明显,比较湿润。
18. 答案 B 由图可知,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乙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乙两种气候在中国都没有分布。
19. 答案 B 读图,根据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与①地相比,②地冬季降水多,是地中海气候;①地夏季降水多且降水季节差异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0. 答案 A 冬季,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比同纬度该大陆的西岸寒冷干燥,这是因为亚欧大陆东岸吹西北季风,加剧了寒冷。
二、综合题
21.答案:(1)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E 迎风坡降水多,利于植被生长
(2)D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A地的纬度比较低,气温高,B地位于高纬度,气温低。C地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D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E地位于沿海地区的迎风坡,降水多,F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的是一天中昼夜温差大,据图判断D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22.答案:(1)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河道弯曲;地势低洼(平坦),排水不畅。
(2)(任答一种即可)
赞成。龙潭村(人均耕地少),开垦山林能增加耕地面积;甲地(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梯田;甲地位于阳坡,光照强,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劳动力较多,经济收入较高,具备开垦耕地的劳动力、资金等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不赞成。当地降水量大、集中性强、多暴雨,甲地为山坡,开垦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甲地发展林果业经济的环境效益更明显。(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题目,特别是第(2)题。第(1)题,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有:①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大而集中;②排水系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③地形地势,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第(2)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是否可以开垦为耕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②社会因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政策等。
23.答案 (1)热带 (2)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
(3)南半球 枯水期(4)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分干、湿两季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2)由图可知,非洲气候的分布具有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3)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当甲地进入雨季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草原上的动物为追逐水源和食物,向南半球迁徙,尼罗河进入枯水期。(4)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与B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荒漠化严重,自然原因是: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同步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实验验证出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4章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世界的气候及其影响因素练习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地中,甲、乙两地位于,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上述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