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六单元
第18课 童年的水墨画
1.会认“墨、染、碎、浪”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腾”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梳妆、蜻蜓、扑腾”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描述的意境;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1.(重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2.(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谁想要分享一下呢?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老师觉得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别人的童年有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师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请学生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墨、染、碎、浪等,指名请学生认读。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着重分析指导“墨、染、竿、腾、爽”。
“墨”是上下结构,注意在书写的过程中,上面的“黑”要比下面的“土”大。
“染”是上下结构,注意与“柒”的区别,一个是“九”,一个是“七”。
“竿”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竹字头,注意不要写成草字头。
“腾”是左右结构,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左窄右宽。
“爽”是镶嵌字,部首是“大”,注意书写顺序。
(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4)读写新词语。
三、品读课文,深度欣赏。
1.朗读课文。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将读音读准确。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将字音读正确了,有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请三名学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入情入境。
2.理解诗意,放飞想象。
第一节《溪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见过的场景与文中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体会“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样的动感画面。
第二节《江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想象描述的画面,理解文中描述的场景。想一想文中把什么比作“鸭群”呢?(戏水的孩子。)哪句话写出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的热闹景象?(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第三节《林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想象雨后孩子们采蘑菇的场面是怎样的呢?(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松树怎么会洗澡呢?(刚下过雨。)
3.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写了童年的哪些事?
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2)诗歌中第一节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笑声”为什么会蹦跳?
笑声随着鱼儿的跳动而此起彼伏。
四、板书总结,梳理全文。
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的欢乐和童真
五、中心思想体悟。
课文通过写溪边垂钓、在江上戏水、在林中采蘑菇的童年场景,表现出童年的欢乐和纯真。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把课文内容读正确、流利,然后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轻重起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这样的阅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七、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她买了一把漂亮的扇( shàn )子。
(2)那只蝴蝶扇( shān )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一双双 )小手 ( 一串串 )雨珠 ( 一朵朵 )山花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__溪水被垂柳当作梳妆的镜子。__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童年的水墨画教案</a>,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童年的水墨画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