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 中国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雕刻木质印字活板 B.使用火药
C.粮食酿酒 D.冶炼金属
2.(2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大量使用燃煤发展火力发电,既解决电力紧张,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中的燃料问题
3.(2分)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4.(2分)如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环境
B.化学与生活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化学与安全
D.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5.(2分)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6.(2分)目前,多个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多数疫苗用甲醛(CH2O)溶液处理破坏其感染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醛不属氧化物
B.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甲醛溶液不能用于水产品保鲜
D.甲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2分)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B.用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可以使硬水的硬度下降
D.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各收集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向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通过观察变浑浊的程度,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8.(2分)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燃烧
B.铁置换出金属铜
C.过氧化氢分解
D.碳酸钠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9.(2分)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金属热处理时,淬火后的缝衣针不能弯曲成钓鱼钩
B.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生锈
C.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腐蚀,说明它们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D.合金都是混合物,赤铁矿是一种含铁元素的合金
10.(2分)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2个氮气分子:2N2
B.2个铁离子:2Fe2+
C.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1.(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
B.铝和稀盐酸反应:Al+2HCl═AlCl2+H2↑
C.实验室制H2:2H2O2H2↑+O2↑
D.证明铁比银活泼:Fe+2AgNO3═Fe(NO3)2+2Ag
12.(2分)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B.Ⅱ中Fe、Al氧化均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
C.S、P、Mg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3.(2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4.(2分)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C.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D.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15.(2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A.x等于6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16.(2分)NSR技术通过 BaO和 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 NOx 排放可以减少空气中酸雨的形成
B.储存时,吸收 NOx(如 NO,NO2)的物质是 Pt
C.还原时,发生的反应是:5CO+Ba(NO3)2 N2+BaO+5CO2
D.若有 28gCO 参与反应,则生成 CO2的质量为 44g
17.(2分)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①
CaCl2溶液
盐酸
过量CaCO3,过滤
②
KCl
KClO3
加入MnO2,加热
③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④
CuSO4溶液
Fe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19.(2分)如图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液体B呈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1的名称是蒸发
B.操作2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C.固体A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D.液体B质量比反应前增加
20.(2分)已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都成正比。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
A.33.3% B.50% C.67% D.75%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共26分)
21.(10分)化学用语填空:
(1)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两个氩气分子 ;
(2)标出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3)已知亚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3,则亚硫酸钾的化学式为 ;
(4)黄铜(铜锌合金,因颜色与黄金(Au)极为相似,常被用于冒充真黄金。请你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鉴别真假黄金实验方案:①灼烧 ;②滴加稀盐酸 ;③滴加硝酸银溶液 。
22.(8分)社会发展离不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1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x的值是 。
②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全球能原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如图2通过光催化剂可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
①在该反应中,光催化剂的质量 (填“变”或“不变”)。
②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国家正在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8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 (填字母代号)。
a.易加工
b.密度小
c.熔点高
d.耐腐蚀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c.生铁不能完全溶解到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
d.可以用相同质量的锌、铁分别与适量的盐酸反应,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不与酸反应、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
a.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价。
b.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镁反应生成金属Ti和另一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往往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 除去。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个小题,共26分)
24.(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5.(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
(2)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有 ,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 的质量。
(5)步骤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6.(8分)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 。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 。
方案2:取10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至完全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过程中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虚线框内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该装置的作用有检验并吸收生成CO2和 等。
【数据处理】
①若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重新称量氢氧化钙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了6.6g,则该氢氧化钙溶液吸收CO2生成沉淀质量为 ;原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四、计算题(8分)
27.(8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3)过滤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注意:(2)、(3)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 中国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雕刻木质印字活板 B.使用火药
C.粮食酿酒 D.冶炼金属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雕刻木质印字活板只是雕刻成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使用火药过程中包含着为物质燃烧,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冶炼金属是还原剂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金属,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2.(2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大量使用燃煤发展火力发电,既解决电力紧张,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中的燃料问题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科学发展观;
B.开发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科学发展观;
C.大量使用燃煤发展火力发电既浪费化石能源,又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中的燃料问题,符合科学发展观。
故选:C。
3.(2分)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以防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用自来水清洗过的滴管取取用试剂,会造成试剂的污染,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故选:C。
4.(2分)如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环境
B.化学与生活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化学与安全
D.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以及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①焚烧植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原说法错误,故A不合题意;
B、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原说法均正确,故B符合题意;
C、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以防将煤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原说法均错误,故C不合题意;
D、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是因为氧气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造成的,而不能说明分子很小,原说法错误,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分)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分析】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乱可根据情况进行自救或求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
【解答】解:
A、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电话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故A正确;
B、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加剧燃烧,故B正确;
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C正确;
D、山林中遇到火灾,顺风方向是火势蔓延的方向,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故D错误。
故选:D。
6.(2分)目前,多个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多数疫苗用甲醛(CH2O)溶液处理破坏其感染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醛不属氧化物
B.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甲醛溶液不能用于水产品保鲜
D.甲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甲醛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D.根据甲醛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C.甲醛有毒,所以甲醛溶液不能用于水产品保鲜,选项说法正确;
D.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分)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B.用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可以使硬水的硬度下降
D.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各收集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向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通过观察变浑浊的程度,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分析】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以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B、用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各收集一瓶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向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可以观察变浑浊的程度,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C。
8.(2分)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燃烧
B.铁置换出金属铜
C.过氧化氢分解
D.碳酸钠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有空气中的气体参加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9.(2分)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金属热处理时,淬火后的缝衣针不能弯曲成钓鱼钩
B.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生锈
C.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腐蚀,说明它们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D.合金都是混合物,赤铁矿是一种含铁元素的合金
【分析】A、进行金属热处理时,淬火后的缝衣针韧性减弱;
B、铁的表面镀锌,锌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锌保护膜,能防止铁生锈;
C、金化学性质不活泼,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解答】解:A、进行金属热处理时,淬火后的缝衣针韧性减弱,不能弯曲成钓鱼钩,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的表面镀锌,锌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锌保护膜,从而隔绝了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能防止铁生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金化学性质不活泼,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容易腐蚀,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不是合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2分)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2个氮气分子:2N2
B.2个铁离子:2Fe2+
C.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D、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
【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故选:B。
11.(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
B.铝和稀盐酸反应:Al+2HCl═AlCl2+H2↑
C.实验室制H2:2H2O2H2↑+O2↑
D.证明铁比银活泼:Fe+2AgNO3═Fe(NO3)2+2Ag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6HCl═2AlCl3+3H2↑,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的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2分)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B.Ⅱ中Fe、Al氧化均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
C.S、P、Mg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一个是氧化铁,一个是四氧化三铁,正确;
B、Ⅱ中Al氧化均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没有铁,错误;
C、P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放出热量,错误;
故选:A。
13.(2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分析】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改进后的优点是: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
【解答】解:A、改进后,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操作更方便,所以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故正确;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故正确;
C、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换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将烧瓶中的固体改为石灰石(或锌粒),铁丝换成燃着的木条,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故正确;
D、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故选:D。
14.(2分)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C.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D.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分析】A、根据甲中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中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丙左侧导管刚刚露出塞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中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行了尾气处理,无需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中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左侧导管刚刚露出塞子,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2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A.x等于6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x=40+40+10+32﹣12﹣10=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后a、d质量减小,是反应物,b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因此b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40﹣12):32=7: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2分)NSR技术通过 BaO和 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 NOx 排放可以减少空气中酸雨的形成
B.储存时,吸收 NOx(如 NO,NO2)的物质是 Pt
C.还原时,发生的反应是:5CO+Ba(NO3)2 N2+BaO+5CO2
D.若有 28gCO 参与反应,则生成 CO2的质量为 44g
【分析】A、根据酸雨的形成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溶于水形成的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储存时,氧化钡、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硝酸钡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酸雨的形成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溶于水形成的物质,所以降低 NOx 排放可以减少空气中酸雨的形成,故A正确;
B、储存时,氧化钡、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硝酸钡,所以储存时,吸收 NOx(如 NO,NO2)的物质是氧化钡,故B错误;
C、还原时,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氮气、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5CO+Ba(NO3)2 N2+BaO+5CO2,故C正确;
D、5CO+Ba(NO3)2 N2+BaO+5CO2,
140 220
28g x
=
x=44g,故D正确。
故选:B。
17.(2分)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①
CaCl2溶液
盐酸
过量CaCO3,过滤
②
KCl
KClO3
加入MnO2,加热
③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④
CuSO4溶液
Fe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①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②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
③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④足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②④方法错误。
故选:C。
18.(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分析】A、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而导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可以据此分析;
C、等质量的+2价金属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可以据此解答;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可以据此结合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A、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图中二氧化碳的起点不是在原点,故A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而导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是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等质量的+2价金属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故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要多,根据氢元素守恒可以知道,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也多,并且锌要比铁活泼,故C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该反应中铁和铜的质量关系为:Fe+CuSO4═Cu+FeSO4
56 63.5
所以可以判断加入的铁的质量比生成铜的质量要少,即固体的质量要增加,但是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固体,所以起始固体的质量为0.所以固体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故D错误;
故选:B。
19.(2分)如图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液体B呈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1的名称是蒸发
B.操作2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C.固体A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D.液体B质量比反应前增加
【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液体B呈蓝色,说说明了溶液中有未置换出的铜,锌粉完全参加了反应,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于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液体B呈蓝色,说明了溶液中有未置换出的铜,锌粉完全参加了反应。
A、由实验的流程图可知,操作1能将固液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锌粉没有剩余,一定有置换出的银,可能有铜,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气泡生成,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A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故C正确;
D、由于锌与硝酸银反应能是溶液的质量增加,与硝酸铜的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由于反应物的量不能确定,液体B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20.(2分)已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都成正比。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
A.33.3% B.50% C.67% D.75%
【分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N2)占78.08%,氧气(O2)占20.95%,氩气(Ar)占0.93%,二氧化碳(CO2)占0.03%.根据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体积二氧化碳生成的一氧化碳的体积。再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体积。两者相加就是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空气体积﹣反应掉的氧气体积+氧气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然后根据体积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和足量的碳反应可以得到2体积的一氧化碳(C+CO22CO )。
因为原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仅占0.03%.所以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一氧化碳忽略不计。
原空气中一共有0.2体积的氧气。所以氧气和碳反应后(2C+O22CO)得到0.4体积的一氧化碳。
所以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1(空气)﹣0.2(反应掉的氧气)+0.4(氧气生成的一氧化碳)+2(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3.2体积。
一氧化碳的体积为0.4+2=2.4体积。
所以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00%=75%。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共26分)
21.(10分)化学用语填空:
(1)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两个氩气分子 2Ar ;
(2)标出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Fe2 ;
(3)已知亚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3,则亚硫酸钾的化学式为 K2SO3 ;
(4)黄铜(铜锌合金,因颜色与黄金(Au)极为相似,常被用于冒充真黄金。请你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鉴别真假黄金实验方案:①灼烧 2Cu+O22CuO ;②滴加稀盐酸 Zn+2HCl=ZnCl2+H2↑ ;③滴加硝酸银溶液 Zn+2AgNO3=2Ag+Zn(NO3)2(或Cu+2AgNO3=2Ag+Cu(NO3)2) 。
【分析】(1)根据离子结构以及分子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氟原子的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为9,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氟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氩气的化学式为Ar,两个氩气分子表示为2Ar;故填:;2Ar;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硫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可表示为:Fe2;故填:Fe2;
(3)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已知亚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3,则亚硫酸根显﹣2价,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所以亚硫酸钾的化学式为K2SO3,故填:K2SO3;
(4)灼烧时,金与氧气不反应,而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金属于不活泼金属,与稀盐酸不反应,而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金的活动性小于银,所以金与硝酸银不反应,而锌和铜的活动性均大于银,所以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故填:2Cu+O22CuO;Zn+2HCl=ZnCl2+H2↑;Zn+2AgNO3=2Ag+Zn(NO3)2(或Cu+2AgNO3=2Ag+Cu(NO3)2)。
22.(8分)社会发展离不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1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x的值是 18 。
②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 GaN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
(2)全球能原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如图2通过光催化剂可将H2O、CO2转化为CH4和一种气体单质,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
①在该反应中,光催化剂的质量 不变 (填“变”或“不变”)。
②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 氧气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
(3)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国家正在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分析】(1)①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②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①根据催化剂的特征分析回答;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写出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
(3)根据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解:(1)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因此x=31﹣2﹣8﹣3=18;故填:18;
②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因此氮化镓中镓元素化合价是+3,氮元素化合价是﹣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化镓的化学式是GaN;故填:GaN;+3;
(2)①由催化剂的特征可知,在该反应中,光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填:不变;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由C、H、O三种元素,反应后甲烷中只有C、H两种元素,因此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H2OCH4+2O2,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填:氧气;1:1;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23.(8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 d (填字母代号)。
a.易加工
b.密度小
c.熔点高
d.耐腐蚀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代号)。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c.生铁不能完全溶解到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
d.可以用相同质量的锌、铁分别与适量的盐酸反应,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4)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不与酸反应、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
a.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4 价。
b.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镁反应生成金属Ti和另一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TiCl4+2Mg2MgCl2+Ti 。
c.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往往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 稀盐酸 除去。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生铁的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铁与稀水盐酸反应的生成物进行书写;
(4)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方程式的写法进行分析书写;
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要排在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才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故答案为:d;
(2)a选项: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等,故a错误;
b选项: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故b正确;
c选项:生铁不能完全溶解到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因为其中含有碳,碳不与酸反应,故c正确;
d选项:在相同温度下,可以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锌、铁分别与适量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故答案为:bc;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除铁锈就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
(4)a、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铁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钛元素化合价为x,则+2+x+(﹣2×3)=0,x=+4,钛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案为:+4;
b、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镁反应生成金属钛和另一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为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2MgCl2+Ti;故答案为:TiCl4+2Mg2MgCl2+Ti;
c、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往往看有少量金属杂质,该杂质应是过量未反应的镁,钛常温下不与酸反应,可加入稀盐酸除去;故答案为:稀盐酸。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个小题,共26分)
24.(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锥形瓶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A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试管口没有棉花团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AC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BD (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分析】(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锥形瓶;A;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没有棉花团;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氧气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故答案为:b;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故答案为:AC;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D;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
25.(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
(2)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有 铁、铜、锌 ,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取固体D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固体D中不含有锌,说明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 。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 固体D 的质量。
(5)步骤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 。
【分析】(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2)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由于反应生成了部分硫酸锌,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5)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答】解:(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故填: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2)X是锌,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有锌和硫酸亚铁、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铁、铜和过量的锌;
步骤①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
故填:铁、铜、锌;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取固体D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固体D中不含有锌,说明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
故填:取固体D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固体D中不含有锌,说明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由于反应生成了部分硫酸锌,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 固体D的质量。
故填:>。
(5)步骤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故填:烧杯、漏斗、玻璃棒。
26.(8分)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 铜粉、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 。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 (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 固体不溶解 。
方案2:取10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至完全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过程中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虚线框内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该装置的作用有检验并吸收生成CO2和 收集CO 等。
【数据处理】
①若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
②若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重新称量氢氧化钙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了6.6g,则该氢氧化钙溶液吸收CO2生成沉淀质量为 15g ;原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
【分析】【提出猜想】根据物质的可能组成情况来分析;
【设计实验】方案1:根据铜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方案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数据处理】①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②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铜粉、氧化铁粉末。故填:铜粉、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1: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因此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固体不溶解。故填:稀盐酸;固体不溶解;
方案2: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因此实验过程中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虚线框内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其作用有检验并吸收生成CO2和收集CO;故填:收集CO;
【数据处理】①若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
②氢氧化钙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了6.6g,这就是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6.6g x
=
x=15g
设生成6.6g二氧化碳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y。
Fe2O3+3CO2Fe+3CO2
160 132
y 6.6g
=
y=8g
原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
故填:15g;80%。
四、计算题(8分)
27.(8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3)过滤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注意:(2)、(3)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3)根据有关数据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10g+93.7g﹣103.5g=0.2g
(2)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98 2
y x 0.2g
y=6.5g
x=9.8g
答: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
(3)过滤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
103.5g﹣(10g﹣6.5g)=100g
答:过滤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100g。
故答案为:
(1)0.2;
(2)9.8g;
(3)100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22 10:52:25;用户:兴义民族中学;邮箱:xymz@xyh.com;学号:414069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3),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9),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30分),2gB.1,8g,9%)③;,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6g,2 g,3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