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1)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1),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2.(2分)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
3.(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D.过滤
4.(2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稀有气体、高锰酸钾、天然气
D.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石油
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CO2都有毒,都是空气污染物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质相同
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能制氧气,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D.电器着火,自来水灭火
6.(2分)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Na2CO3﹣﹣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C.﹣﹣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D.﹣﹣“+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7.(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8.(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9.(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NaCO3B.硫酸 H2SO4
C.氧化铁 FeOD.氢氧化钾 K(OH)2
10.(2分)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二、选择题(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10分)
11.(2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2分)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混合物中有黑色固体,说明氧化铜有剩余
B.过滤时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二氧化锰的量越多,制得的氧气质量越大
D.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13.(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单质中组成元素只有一种,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无色透明的自然水都是纯净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14.(2分)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丁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甲和乙是反应物D.X=2.4
15.(2分)如图表示实验室制氧气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质量
B.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
D.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
三、填空题
16.(4分)选择①金刚石;②石墨;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一氧化碳等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2)用作铅笔芯的是 ;
(3)用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
(4)吸入人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的是 。
17.(5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的化学式是 ;
(2)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 ;
(3)标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4)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5)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6)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 。
18.(6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净化过程中,常利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3)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
(4)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电极的是 ;
(5)冶金工业中利用焦炭的 性冶炼金属;
(6)能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鉴别开的溶液是 。
四、简答题
19.(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3)电解水 。
(4)碳还原氧化铜 。
(5)碳酸分解 。
20.(7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小实验,请回答问题:
(1)A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可得到的结论是 ;反应的方程式 ;
(2)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水的作用是 ;
(3)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21.(5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常用染料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CH4.
(1)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天然气中常加入少量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从分子角度分析,天然气泄漏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得原因是 .
(3)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化学式CH4•8H2O,经过处理可得到CH4,点燃CH4前应 ;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还必须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 .
22.(5分)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碳做燃料时,为防止反应①的发生,你的建议是 。
(2)实验室常用⑦制取二氧化碳,若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五、实验题
23.(6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A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进液面以下,原因是 ,若要制取8.8克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克;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组合是 ,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该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序号)。
24.(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中试管A中溶液变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中的现象为 。
25.(7分)如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②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③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④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③④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
六、计算题
26.(3分)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CO(NH2)2中共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若CO(NH2)2中含有7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 g.
27.(6分)安徽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2分)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力发电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2分)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
【分析】A、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B、从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去分析解答;
C、从氢气燃烧后的产生是水,不污染环境去分析解答;
D、从天然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B、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C、氢气燃烧后的产生是水,不污染环境,故正确;
D、天然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故选:C。
3.(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D.过滤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2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稀有气体、高锰酸钾、天然气
D.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石油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洁净空气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共存物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CO2都有毒,都是空气污染物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质相同
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能制氧气,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D.电器着火,自来水灭火
【分析】A、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B、根据碳的单质分析;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D、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CO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但CO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性质不相同,故错误;
C、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因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D、电器着火用水灭火,会损坏电器,更会导致人触电,故错误;
故选:C。
6.(2分)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Na2CO3﹣﹣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C.﹣﹣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D.﹣﹣“+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Na2CO3是由Na、C、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选项A错误;
B、由图示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常省略不写,选项B错误;
C、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选项C正确;
D、由图示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2”表示镁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选项D错误。
故选:C。
7.(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分析】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
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
D、根据氢气燃烧分析。
【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故选:C。
8.(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解答】解: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选:D。
9.(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NaCO3B.硫酸 H2SO4
C.氧化铁 FeOD.氢氧化钾 K(OH)2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B。
10.(2分)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解答】解:在四个选项中食盐溶于水湿衣服晾干空气的液化分离均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只有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故选:D。
二、选择题(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10分)
11.(2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不能燃烧;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气味;
C、高温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不能燃烧,该选项方法正确;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气味,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高温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气带入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AD。
12.(2分)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混合物中有黑色固体,说明氧化铜有剩余
B.过滤时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二氧化锰的量越多,制得的氧气质量越大
D.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分析】A、根据木炭、氧化铜的颜色均为黑色,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混合物中有黑色固体,不能说明氧化铜有剩余,木炭也是黑色的,也可能是木炭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的二氧化锰的量不影响制得的氧气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单质中组成元素只有一种,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无色透明的自然水都是纯净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分析】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种类和组成元素种类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但不属于单质,是混合物,错误;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错误;
C、无色透明的自然水不一定是纯净物,无色透明只是说明水没有颜色,可能还含有可溶性的其它杂质,如钙镁离子化合物,错误;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正确;
故选:D。
14.(2分)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丁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甲和乙是反应物D.X=2.4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甲的待测值X;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6.4g+4.0g+3.2g﹣7.2g﹣2.4g﹣0.5g=4.0g,乙物质增加了3.2g,是生成物,丙物质减少了0.8g,是反应物,甲物质减少了2.4g,是反应物;
A、丁的质量不变,说明丁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甲和丙是反应物,乙是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g,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X=6.4g+4.0g+3.2g﹣7.2g﹣2.4g﹣0.5g=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
15.(2分)如图表示实验室制氧气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质量
B.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
D.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生成氧气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B、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故选:B。
三、填空题
16.(4分)选择①金刚石;②石墨;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一氧化碳等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③ ;
(2)用作铅笔芯的是 ② ;
(3)用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① ;
(4)吸入人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的是 ⑤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③;
(2)石墨质软,在纸上会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来制铅笔芯,故填:②;
(3)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可用来制钻探机钻头;故填:①;
(4)一氧化碳有剧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填:⑤。
17.(5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的化学式是 FeCl3 ;
(2)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 3Al3+ ;
(3)标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O ;
(4)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NaCl ;
(5)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6)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 AB 。
【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正确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4)根据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5)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
(6)根据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是FeCl3;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O;
(4)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NaCl;
(5)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6)由于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所以其分子的构成中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原子,且该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观察图示B符合以上特点,AB中都是只含有一种分子,且分子个数都是3,所不同的是A中是单质的分子。
故答案为:(1)FeCl3;
(2)3Al3+;
(3)O;
(4)NaCl;
(5)失去;
(6)B;AB。
18.(6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 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净化过程中,常利用 活性炭 吸附色素和异味;
(3)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
(4)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电极的是 石墨 ;
(5)冶金工业中利用焦炭的 还原 性冶炼金属;
(6)能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鉴别开的溶液是 澄清的石灰水 。
【分析】(1)根据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回答;
(4)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回答;
(5)根据碳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分析;
(6)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煮沸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所以日常生活中,可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由于活性炭水具有吸附性。在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3)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4)由于石墨中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石墨能用于制作电极;
(5)冶金工业中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6)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鉴别开的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故答案为:(1)煮沸;
(2)活性炭;
(3)氢气;
(4)石墨;
(5)还原;
(6)澄清的石灰水。
四、简答题
19.(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 。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2Mg+O22MgO 。
(3)电解水 2H2O2H2↑+O2↑ 。
(4)碳还原氧化铜 2CuO+C2Cu+CO2↑ 。
(5)碳酸分解 H2CO3=H2O+CO2↑ 。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2)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故填:2Mg+O22MgO。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故填:2H2O2H2↑+O2↑。
(4)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
故填:2CuO+C2Cu+CO2↑。
(5)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
故填:H2CO3=H2O+CO2↑。
20.(7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小实验,请回答问题:
(1)A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可得到的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反应的方程式 4P+5O22P2O5 ;
(2)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水的作用是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
(3)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
【分析】(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和结论,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以及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该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至刻度1,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故答案为:(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P+5O22P2O5;
(2)3Fe+2O2Fe3O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21.(5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常用染料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CH4.
(1)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天然气中常加入少量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从分子角度分析,天然气泄漏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得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3)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化学式CH4•8H2O,经过处理可得到CH4,点燃CH4前应 验纯 ;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还必须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 氢能 .
【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来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2)天然气中常加入少量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从分子角度分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所以天然气泄漏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由于CH4具有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故填:验纯;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22.(5分)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碳做燃料时,为防止反应①的发生,你的建议是 增加通入空气的量(合理即可) 。
(2)实验室常用⑦制取二氧化碳,若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
【分析】(1)根据①是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常用⑦制取二氧化碳,药品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的燃烧分析。
【解答】解:(1)①是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用碳做燃料时,为防止①的发生,可以增加通入空气的量(合理即可)。
(2)实验室常用⑦制取二氧化碳,药品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故答案为:
(1)增加通入空气的量(合理即可);
(2)CaCO3+2HCl=CaCl2+H2O+CO2↑;
(3)2CO+O22CO2(合理即可)。
五、实验题
23.(6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A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进液面以下,原因是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若要制取8.8克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20 克;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组合是 AC ,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
(3)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该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BD (填序号)。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及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设若要制取8.8克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二氧化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C收集;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该反应是固态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该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D。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20;A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BD。
24.(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中试管A中溶液变 红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3)C中的现象为 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
【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引起溶液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B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C中的现象为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1)红;CO2+H2O═H2CO3;
(2)CO2+Ca(OH)2═CaCO3↓+H2O;
(3)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25.(7分)如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红磷及水中的白磷没有变化 ;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②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③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④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①③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③④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 。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乙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O2C+2MgO ;
②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考虑: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2)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分析回答;
(3)根据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来考虑;
(4)根据题给的信息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重新来认识燃烧。
【解答】解:(1)甲图中的红磷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白磷达到了着火点再与空气接触就符合了燃烧的条件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故填:在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红磷及水中的白磷没有变化;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想探究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就必须其它条件相同,并且使一个与空气不接触(即①实验),另一个与空气接触(即③实验);因此,比较①和③两个实验即可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同理可知,比较③和④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故填:①③;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
(3)由于磷燃烧的产物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故填:乙;
(4)由题意可知,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C+2MgO;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从而知道镁可以在不能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中燃烧,也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同时可以知道镁若着火不能用水或是二氧化碳来灭火。故填:①2Mg+CO2C+2MgO;②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六、计算题
26.(3分)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CO(NH2)2中共含有 4 (填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0 ;
(3)若CO(NH2)2中含有7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 15 g.
【分析】(1)根据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尿素的化学式是CO(NH2)2可知,尿素是由碳、氧、氮、氢4种元素组成的.故填:4;
(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故填:60;
(3)若CO(NH2)2中含有7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15g;故填:15.
27.(6分)安徽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0g+12.5g﹣188.1g=4.4g
(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22 10:52:18;用户:兴义民族中学;邮箱:xymz@xyh.cm;学号:41406921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
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燃烧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红热的碳层
D
除去CO2气体中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4.0
3.2
0.5
反应后质量(g)
X
7.2
2.4
0.5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80g
12.5g
188.1g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
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燃烧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红热的碳层
D
除去CO2气体中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4.0
3.2
0.5
反应后质量(g)
X
7.2
2.4
0.5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80g
12.5g
188.1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3),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